一种抗体存放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10  6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抗体存放盒。


背景技术:

1、抗体分子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用途最为广泛的蛋白质分子,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等领域。肿瘤特异性抗原或肿瘤相关性抗原、抗体特异性决定族、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激素及一些癌基因产物等均作为靶分子,利用传统的免疫学方法或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在生物医学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便于抗体的存放,因此需要将抗体装在与之相适应的容器内。

2、目前所使用的一种抗体存放盒,经检索发现,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8578405u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抗体存放盒,所述盒体内部竖直滑动设置有一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多组承载槽,每个所述承载槽内均设置有用于存放抗体的承载件,所述承载板的两侧与盒体之间均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盒体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盒体上的锁止杆,所述锁止杆与卡接块抵接配合。用于盛放抗体的承载件通过承载槽安装槽承载板上,需要寻找或者拿取承载件时,通过向上驱使承载板,从而使得承载板向上滑动,滑动至既定位置后,通过锁止杆将卡接块固定,因此能够将承载板固定,此刻承载板带动承载件位于盒体上方,便可以根据工作所需拿取相对应的抗体,提高效率,使用效果好。

3、以上专利中虽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但是还是存在以下不足:1.其存放盒中的内腔温度不具备调节性,因此在存放时,使得存放盒中的温度无法满足抗体的存放需求,进而导致抗体的结合能力下降,不利于后续实验的展开;2.其存放盒中依靠缓冲件来实现缓冲功能,该缓冲方式所展现的缓冲效果不佳,使得抗体试管容易因震动力而损坏,进而影响了存放盒对抗体的存放效果,不利于后续的使用。

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抗体存放盒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体存放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抗体存放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卡扣,所述盒体的顶部设置有盒盖,所述盒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盒盖的后侧固定设置有卡钩,所述盒体的内部开设有存放仓,所述存放仓的内部底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支座和缓震器,所述固定支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橡胶球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缓震器的外侧匹配套设有缓震弹簧,所述缓震器的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承载盘,所述承载盘的顶部表面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有存放盘,所述存放盘的顶部表面均开设有试管孔,所述存放仓的外侧设置有冷冻机构;

4、所述冷冻机构包括真空腔、液氮仓、环形槽、环形块和保温棉,所述真空腔和液氮仓均开设在盒体的内部,所述液氮仓内壁的顶端右侧开设有填充口,所述环形槽开设在盒体的顶部表面,所述环形块和保温棉均固定安装在盒盖的底部表面。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卡扣与卡钩之间卡接配合。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存放仓的顶部内壁与盒体的顶部表面相平齐,所述承载盘和存放盘的外侧表面与存放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试管孔的内壁均设置有软垫。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板位于橡胶球的上方,且其的外侧表面与空腔的内壁贴合滑动,所述移动杆的顶端贯穿于空腔的顶端内壁并与承载盘的底部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真空腔位于液氮仓的外侧,所述液氮仓包裹设置在存放仓的外侧,所述填充口的顶部延伸至盒体的顶部表面,且其的内部密封设置有密封塞。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环形槽的横截面结构与环形块相匹配,所述保温棉的外侧表面与存放仓的内壁密封接触。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一种抗体存放盒,从而利用冷冻机构中的结构设计,实现了真空腔和液氮对存放仓的包裹设置以及保温棉与存放仓的接触,进而满足了抗体试管的存放需求,有效的保证了抗体的结合能力,有利于后续实验的展开。

1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一种抗体存放盒,从而利用固定支座、空腔、橡胶球、限位板、移动杆、缓震器和缓震弹簧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橡胶球对限位板、移动杆的支撑以及缓震弹簧对承载盘的弹性支撑,进而起到了对存放盒所展现的缓冲效果进行提高的目的,提高了存放盒的存放效果,有利于后续的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抗体存放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卡扣(101),所述盒体(1)的顶部设置有盒盖(102),所述盒盖(1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1021),所述盒盖(102)的后侧固定设置有卡钩(1022),所述盒体(1)的内部开设有存放仓(103),所述存放仓(103)的内部底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支座(1031)和缓震器(1032),所述固定支座(103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033),所述空腔(103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橡胶球(1034)和限位板(1035),所述限位板(103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杆(1036),所述缓震器(1032)的外侧匹配套设有缓震弹簧(1037),所述缓震器(1032)的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承载盘(104),所述承载盘(104)的顶部表面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有存放盘(105),所述存放盘(105)的顶部表面均开设有试管孔(1051),所述存放仓(103)的外侧设置有冷冻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体存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01)与卡钩(1022)之间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体存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仓(103)的顶部内壁与盒体(1)的顶部表面相平齐,所述承载盘(104)和存放盘(105)的外侧表面与存放仓(103)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试管孔(1051)的内壁均设置有软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体存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035)位于橡胶球(1034)的上方,且其的外侧表面与空腔(1033)的内壁贴合滑动,所述移动杆(1036)的顶端贯穿于空腔(1033)的顶端内壁并与承载盘(104)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体存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201)位于液氮仓(202)的外侧,所述液氮仓(202)包裹设置在存放仓(103)的外侧,且其的内部填充设置有液氮,所述填充口(206)的顶部延伸至盒体(1)的顶部表面,且其的内部密封设置有密封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体存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203)的横截面结构与环形块(204)相匹配,所述保温棉(205)的外侧表面与存放仓(103)的内壁密封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体存放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设置有盒盖,所述盒体的内部开设有存放仓,所述存放仓的内部底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支座和缓震器,所述固定支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橡胶球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缓震器的外侧匹配套设有缓震弹簧,所述缓震器的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承载盘,所述承载盘的顶部表面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有存放盘,所述存放盘的顶部表面均开设有试管孔,所述存放仓的外侧设置有冷冻机构,通过设置的一种抗体存放盒,进而满足了抗体试管的存放需求,有效的保证了抗体的结合能力,有利于后续实验的展开。

技术研发人员:谢朋辉,贺建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艾柏森(江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06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83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