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后车厢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11  7


本技术涉及车厢防护,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隐藏式后车厢防护罩。


背景技术:

1、隐藏式后车厢防护罩是一种安装在车辆后车厢上的防护装置,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车辆后部货物或乘客,防止货物或乘客在行驶过程中受到损害。这种防护罩通常采用轻质、坚固的材料制成,如塑料、玻璃纤维等,可以折叠或伸缩,不使用时可以收起,使用时可以快速展开,在皮卡车、面包车、suv等车型上应用比较广泛。

2、其中,经检索发现,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401378.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车厢防护结构,其包括张紧带、固定板和锁紧板,锁紧板的内侧嵌设在滑槽内,锁紧板通过滑槽与固定板滑动连接;还包括限位件,锁紧板通过限位件实现在固定板上的定位;还包括卷轴;

3、该结构在使用时,通过锁紧板滑动连接在固定板上,并设置限位件,便于锁紧板在固定板上的固定,从而便于调节锁紧板的高度;凸条的设置,有效节约固定板的厚度,凹槽与凸条配合,也加强了锁紧板与固定板的连接紧密性;拉件通过横杆带动连接杆向外移动,使连接杆脱离第一插孔,便于调节锁紧板的位置;通过锁紧栓插接在第二限位孔内对转动轴的转动进行限制,不需使用扳手即可对转动轴的转动进行调节;

4、但是该结构在使用时,不易于进行适当的角度调节,同时结构收纳在一起挡板不易于与车厢直接接触,从而造成空间占用率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藏式后车厢防护罩,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后车厢防护罩,包括用于防护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组件;

3、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防护板端部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角度可调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角度可调的第二连接件;

4、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角度可调的加强块,所述加强块延伸至防护板上并与防护板可拆卸连接;

5、所述加强块远离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加强块面向防护板的一侧开设有与防护板相卡接的限位卡槽;

6、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护板能够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支撑座上进行适当的角度调节,通过弹性卡扣的设置,以便于防护板打开之后,弹性卡扣能够卡在车厢上,提高装置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7、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连接件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错位口,所述第一错位口内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第一限位轴,所述第一限位轴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第二限位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部延伸至第一限位轴上并与第一限位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部延伸至第二限位轴上并与第二限位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错位口的表面一侧开设有用于错位的第二错位口,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支撑座进行定位的底座块,所述第二错位口的表面两侧且位于支撑座上均开设有定位孔;

8、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护板发生位移带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沿着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第一限位轴和第二限位轴连接处的轴心点旋转,从而使得防护板、加强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角度得以发生改变,而通过第二错位口的设置,当防护板闭合在支撑座上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层叠在一起的同时并卡在第二错位口内,错开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防护板和支撑座之间的干涉,减少防护板复位的空间占用率。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通过设置支撑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体设计结构合理,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防护板能够沿着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第一限位轴和第二限位轴连接处的轴心点旋转,从而使得防护板、加强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角度得以发生改变,对防护板的防护角度进行调节;

11、而通过第二错位口的设置,当防护板闭合在支撑座上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层叠在一起的同时并卡在第二错位口内,错开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防护板和支撑座之间的干涉,减少防护板复位的空间占用率,弹性卡扣能够卡在车厢上,提高装置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隐藏式后车厢防护罩,包括用于防护的防护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后车厢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连接件(6)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错位口(3),所述第一错位口(3)内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第一限位轴(4),所述第一限位轴(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第二限位轴(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藏式后车厢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6)的底部延伸至第一限位轴(4)上并与第一限位轴(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7)的底部延伸至第二限位轴(5)上并与第二限位轴(5)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后车厢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块(8)远离防护板(1)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卡扣(10),所述加强块(8)面向防护板(1)的一侧开设有与防护板(1)相卡接的限位卡槽(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藏式后车厢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错位口(3)的表面一侧开设有用于错位的第二错位口(11),所述支撑座(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支撑座(2)进行定位的底座块(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隐藏式后车厢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错位口(11)的表面两侧且位于支撑座(2)上均开设有定位孔(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隐藏式后车厢防护罩,具体涉及车厢防护技术领域,包括用于防护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防护板端部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角度可调的第一连接件。本技术通过防护板、加强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角度得以发生改变,对防护板的防护角度进行调节,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层叠在一起的同时并卡在第二错位口内,错开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防护板和支撑座之间的干涉,减少防护板复位的空间占用率,弹性卡扣能够卡在车厢上,提高装置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成栋,白瑞斌,巴国伟,邹粉宝,张朋朋,牛建丽,牛中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安耐德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3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84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