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11  6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视镜,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


背景技术:

1、车后视镜本来是为了扩大驾驶者视野,以利于了解汽车周边环境从而提高驾驶安全。然而,周围的不良问题也可能通过后视镜作用到驾驶者身上,这种影响有时候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的。比如,在夜晚驾驶时,后方汽车的远光灯会通过后视镜强烈刺激驾驶者的双眼,这会严重干扰驾驶者的正常行驶。虽然目前有的带触控显示功能的后视镜在开启显示屏时可以部分抵消这种眩光干扰,但是,这种后视镜仍然具有较高的反射率,这种眩光污染仍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cn206297470u公开了一种后视镜,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液晶反射镜以及控制电路,所述后视镜还包括:可以从所述壳体内自动推出的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表面设置有与控制电路相连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能够根据用户的触摸指令调节所述液晶显示屏的当前属性,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液晶显示屏相连,用于根据用户在所述触摸屏上的触摸指令控制所述液晶显示屏执行与所述触摸指令对应的操作。所述壳体内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的轨道,所述液晶显示屏通过可伸缩支架与所述轨道连接,用于根据开/关指令控制所述液晶显示屏的推出/复位。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关按钮,用于控制所述液晶显示屏的推出/复位。所述液晶显示屏通过所述控制电路与安装在车体上的多个摄像头连接。所述摄像头为广角摄像头,并可进行180°的旋转。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双向连接的显示控制电路、轨道驱动电路和视频预处理电路。

3、该专利中,该后视镜的壳体内设置有可以自动推出的液晶显示屏,壳体上设置有控制该液晶显示屏推出/复位的开关按钮,在用户需要使用液晶显示屏时,可以按下开关按钮,控制电路便会根据该开关指令驱动壳体内的轨道。显然,该专利无法解决现有的眩光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包含盖板玻璃,所述的盖板玻璃的下部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的液晶显示屏与所述的盖板玻璃粘接连接,所述的盖板玻璃包含矩形的玻璃本体,所述的玻璃本体的边缘设有环形的丝印油墨区,所述的丝印油墨区内涂覆有黑色油墨,所述的丝印油墨区的底部设有第一半透区,所述的第一半透区内涂覆有第一半透油墨,所述的第一半透区的背面设有一光感应模组,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包含矩形的液晶显示本体,所述的液晶显示本体上设有fpc电路板,所述的液晶显示本体的边缘设有环形的粘贴区,所述的液晶显示本体的底部设有避让切口,所述的避让切口的位置与所述的光感应模组相适应。所述的第一半透油墨的透光率为15%~30%。当前车遇到后车强光时,后方汽车的远光灯会投射到第一半透区背面的光感应模组。于是,光感应模组将光强信号通过fpc电路板输送到车载电脑,车载电脑根据光感应模组的光强信号使得液晶显示本体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大大降低盖板玻璃的眩光干扰,有效提高夜间驾车的安全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包含盖板玻璃,所述的盖板玻璃的下部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的液晶显示屏与所述的盖板玻璃粘接连接,

4、所述的盖板玻璃包含矩形的玻璃本体,所述的玻璃本体的边缘设有环形的丝印油墨区,所述的丝印油墨区内涂覆有黑色油墨,所述的丝印油墨区的底部设有第一半透区,所述的第一半透区内涂覆有第一半透油墨,所述的第一半透区的背面设有一光感应模组,

5、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包含矩形的液晶显示本体,所述的液晶显示本体上设有fpc电路板,所述的液晶显示本体的边缘设有环形的粘贴区,所述的液晶显示本体的底部设有避让切口,所述的避让切口的位置与所述的光感应模组相适应。

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半透油墨的透光率为15%~30%。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光感应模组与所述的玻璃本体粘接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半透区呈圆角矩形。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避让切口的深度在3毫米~4毫米之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玻璃本体的面积大于所述的液晶显示本体。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液晶显示本体为tn型液晶面板。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丝印油墨区的上部设有第二半透区,所述的第二半透区内涂覆有第二半透油墨,所述的第二半透区的背面设有辅助光感应模组,所述的液晶显示本体的上部设有辅助避让切口,所述的辅助避让切口的位置与所述的辅助光感应模组相适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半透油墨和第二半透油墨的透光率均为15%~30%。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半透油墨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的第二半透油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当前车遇到后车强光时,后方汽车的远光灯会投射到第一半透区背面的光感应模组。于是,光感应模组将光强信号通过fpc电路板输送到车载电脑,车载电脑根据光感应模组的光强信号使得液晶显示本体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大大降低盖板玻璃的眩光干扰,有效提高夜间驾车的安全性。

17、另外,可以使得该丝印油墨区的上部设有第二半透区,该第二半透区内涂覆有第二半透油墨,该第二半透区的背面设有辅助光感应模组,该液晶显示本体的上部设有辅助避让切口,该辅助避让切口的位置与该辅助光感应模组相适应。该第一半透油墨和第二半透油墨的透光率均为15%~30%。当前车遇到后车强光时,后方汽车的远光灯会投射到第一半透区背面的光感应模组和第二半透区背面的辅助光感应模组。于是,光感应模组和辅助光感应模组将光强信号同时通过fpc电路板输送到车载电脑,车载电脑根据光感应模组、辅助光感应模组的光强信号使得液晶显示本体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大大降低盖板玻璃的眩光干扰,有效提高夜间驾车的安全性。由于利用双光感应模组探测模式,即使其中一个光感应模组发生损坏,也不会影响光感应模组的功能,稳定性好。

18、另外,可以使得该第一半透油墨的透光率小于该第二半透油墨。由于第一半透区直接面对强光,容易受到强光的伤害,该第一半透油墨的透光率小于该第二半透油墨,可以使得光感应模组受到的光强辐照低于辅助光感应模组,避免光感应模组被强光辐照而发生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包含盖板玻璃(1),所述的盖板玻璃(1)的下部设有液晶显示屏(2),所述的液晶显示屏(2)与所述的盖板玻璃(1)粘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半透油墨(131)的透光率为1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感应模组(3)与所述的玻璃本体(11)粘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半透区(13)呈圆角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让切口(24)的深度在3毫米~4毫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本体(11)的面积大于所述的液晶显示本体(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显示本体(21)为tn型液晶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印油墨区(12)的上部设有第二半透区(14),所述的第二半透区(14)内涂覆有第二半透油墨(141),所述的第二半透区(14)的背面设有辅助光感应模组(4),所述的液晶显示本体(21)的上部设有辅助避让切口(24),所述的辅助避让切口(24)的位置与所述的辅助光感应模组(4)相适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半透油墨(131)和第二半透油墨(141)的透光率均为15%~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半透油墨(131)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的第二半透油墨(14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后视镜组件,包含盖板玻璃,盖板玻璃的下部设有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与盖板玻璃粘接连接,盖板玻璃包含矩形的玻璃本体,玻璃本体的边缘设有环形的丝印油墨区,丝印油墨区内涂覆有黑色油墨,丝印油墨区的底部设有第一半透区,第一半透区内涂覆有第一半透油墨,第一半透区的背面设有一光感应模组,液晶显示屏包含矩形的液晶显示本体,液晶显示本体的边缘设有环形的粘贴区,液晶显示本体的底部设有避让切口。车载电脑根据光感应模组的光强信号使得液晶显示本体显示不同的颜色,大大降低盖板玻璃的眩光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立,陈仕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2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84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