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12  11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1、空气处理设备作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必不可少的使用设备,为人们创造出了舒适、适宜的空间环境。例如,空调器、空气净化器、加湿器、除湿器等。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于这类空气处理设备的功能的多样性也具有极大的需求。例如,空调器的新风功能。

2、目前,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新风模块会通过新风管将室外空间的新风气流输送至室内空间中,以实现新风功能。但是,空调器运行的大部分时间段,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和室外空间的环境温度之间具有较大差值。例如,在冬季,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或者,在夏季,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这样一来被新风模块输送到室内的新风气流与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具有很大的温差,这样会给空调器的使用用户带来极大的不适,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项缺陷的立式空调室内机。

2、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缩减新风气流与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的温差,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3、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4、外壳,其上设置有第一循环风口,其前侧面上设置有换热出风口和第一通风口,换热出风口用于流出流过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换热气流;

5、新风机构,设置于外壳内,连通于第一循环风口和室外空间,用于将室外空间的新风气流引入其内,还用于通过第一循环风口将立式空调室内机所处的室内空间的室内气流引入其内,且用于促使新风气流和室内气流混合形成混风气流;

6、风道壳,设置于外壳内,其内设置有第一出风风道,第一出风风道的进风端连通于新风机构,第一出风风道的出风端连通于第一通风口,第一出风风道用于将混风气流经过第一通风口输送至室内空间,且第一出风风道内和/或者第一通风口处设置有导风面,导风面的出风端朝第一通风口倾斜设置,以引导混风气流朝换热出风口的前方流动与换热气流混风。

7、进一步地,第一通风口位于换热出风口的下方;并且,

8、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9、第一导风件,设置于第一出风风道内,且靠近第一出风风道的出风端设置,包括第一导流板,第一导流板沿混风气流在第一出风风道内流动的方向倾斜向上布置,导风面包括第一导流板的顶侧面。

10、进一步地,风道壳自新风机构朝前延伸至第一通风口处,且风道壳包括左右相扣合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第一壳体位于第二壳体的左侧,第一出风风道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以及,

11、第一导流板的左端连接于第一壳体的左侧内壁,第一导流板的右端向第二壳体的右侧内壁延伸;

12、第一导风件还包括:

13、第二导流板,其右端连接于第二壳体的右侧内壁,其左端向第二壳体的左侧内壁延伸,且沿混风气流在第一出风风道内流动的方向倾斜向上布置,导风面包括第二导流板的顶侧面;

14、第一支撑板,在上下方向上布置,其端部连接于第一壳体的顶壁和/或者底壁,位于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且第一导流板的右端连接于第一支撑板;

15、第二支撑板,在上下方向上布置,且其端部连接于第二壳体的顶壁和/或者底壁,位于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且第二支撑板的左端连接于第二支撑板。

16、进一步地,第一出风风道的出风端偏于第一通风口的右侧设置,且第二支撑板的前端向左倾斜设置。

17、进一步地,外壳的后侧面设置有第二通风口;并且,

18、风道壳向后延伸于第二通风口处,且风道壳内设置有第二出风风道,第二出风风道的进风端连通于新风机构,第二出风风道的出风端连通于第二通风口,第二出风风道用于将混风气流经过第二通风口输送至室内空间。

19、进一步地,外壳的后侧面上设置有换热进风口,换热进风口和换热出风口之间连通有换热风道,且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换热风道内,第二通风口位于换热进风口的下方;并且,

20、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21、第二导风件,设置于第二通风口处,包括第二导流板,且第二导流板沿混风气流流动的方向倾斜向上布置,以促使由第二通风口流出的混风气流向换热进风口的后方流动。

22、进一步地,新风机构包括:

23、新风管,其进风端连通于室外空间;

24、离心风机,设置于外壳内,其进气口连通于新风管的出风端以及第一循环风口,其出气口连通于第一出风风道的进风端和第二出风风道的进风端。

25、进一步地,新风机构还包括:

26、连通件,设置于外壳内,其连接于新风管和离心风机,且其内设置有连通风腔,连通风腔连通于新风管的出风端和进气口之间,且连通件上开设有第二循环风口,第二循环风口连通于第一循环风口。

27、进一步地,连通件上相邻第二循环风口开设有新风口,且新风管通过新风口与连通风腔相连通;并且,

28、新风机构还包括:

29、调节板,沿新风口和第二循环风口相对布置的方向活动地设置于连通风腔内,遮盖于新风口和/或者第二循环风口上,用于调节新风口和/或者第二循环风口的进风面积,以调节流入连通风腔的新风气流和/或者室内气流的流量。

30、进一步地,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31、过滤杀菌组件,设置于连通风腔内,位于第二循环风口和进气口之间以及新风口和进气口之间,用于对流入到新风机构内的新风气流和室内气流进行过滤杀菌。

32、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由于其具有新风机构和风道壳,并且新风机构可以将新风气流和室内气流进行一次混风后输送至室内空间中,以缩减新风气流与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的温差。同时,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内和/或者所述第一通风口处设置有导风面,所述导风面的出风端朝所述第一通风口倾斜设置,进而导风面可以将一次混风形成的所述混风气流朝所述换热出风口的前方流动与所述换热气流进行二次混风,再将二次混风后的混风气流输送至室内空间,以进一步地缩减新风气流与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的温差。因此,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可以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

33、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其上设置有第一循环风口,其前侧面上设置有换热出风口和第一通风口,换热出风口流出换热气流;新风机构,设置于外壳内,连通于第一循环风口和室外空间;风道壳,设置于外壳内,其内设置有第一出风风道,第一出风风道的进风端连通于新风机构,第一出风风道的出风端连通于第一通风口,第一出风风道用于将混风气流经过第一通风口输送至室内空间,且第一出风风道内和/或者第一通风口处设置有导风面,导风面的出风端朝第一通风口倾斜设置,以引导混风气流朝换热出风口的前方流动与换热气流混风。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可以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赵建宝,孙婷,成汝振,刘庆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84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