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钢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装配牵拉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钢结构装配目前大量采用方钢管柱钢结构,具有截面承载效率高,抗扭模量大,施工方便的特点。
2、传统的钢结构装配通常采用现场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需要施工人员在高处带设备操作,操作复杂、焊接技术依赖性高且有危险;
3、近来出现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将横梁固定连接与竖梁两侧,然而通常的螺栓连接方式中,需要在竖梁两侧分别采用螺栓将横梁固定连接,连接的螺栓量大,并且由于横梁各自分开固定于竖梁两侧,当横梁承重受力时,连接处受力较为集中,影响了连接处的稳定性,容易造成连接处的钢结构变形。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提升钢结构之间连接稳定性的钢结构装配牵拉连接装置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升钢结构之间连接稳定性的钢结构装配牵拉连接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钢结构装配牵拉连接装置,包括竖直钢构件,所述竖直钢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钢构件,两个所述水平钢构件的端部之间通过牵拉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钢构件的侧面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顶部与所述水平钢构件的底部相抵接,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通过牵拉机构固定连接。
3、优选地,所述牵拉机构具有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竖直钢构件的高强双头螺杆,所述水平钢构件的端部、所述支撑件的一侧通过螺母与对应的所述高强双头螺杆的端部装配固定连接。
4、优选地,所述螺母与所述水平钢构件的端部之间、所述螺母与所述支撑件的一侧之间的所述高强双头螺杆的外侧套装有垫板。
5、优选地,所述垫板为钢制腰形板体结构,所述垫板上对称开设有两个与所述高强双头螺杆相匹配的通孔。
6、优选地,所述水平钢构件具有h型钢,所述h型钢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与所述牵拉机构相配合连接。
7、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具有相垂直固定设置在一起的顶板及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牵拉机构相配合连接,所述顶板的顶部与所述水平钢构件的底部相抵接。
8、优选地,所述顶板的顶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水平钢构件的两侧相对应的挡沿。
9、优选地,所述顶板与侧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中,水平钢构件的端部与竖直钢构件的侧面之间通过均匀设置有四组牵拉机构固定连接,能够将竖直钢构件两侧的水平钢构件同时与其进行连接,保证连接强度要求,简化连接方式,提升安装效率;
12、(2)通过牵拉机构对水平钢构件的端部与竖直钢构件的侧面之间进行牵拉连接,能够使水平钢构件的端部与竖直钢构件的侧面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连接的整体性和刚度;
13、(3)通过支撑件在水平支撑件的底部对其端部进行支撑,能够进一步提升水平支撑件端部的稳定性,避免其产生相对滑移变形。
1.一种钢结构装配牵拉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钢构件,所述竖直钢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钢构件,两个所述水平钢构件的端部之间通过牵拉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钢构件的侧面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顶部与所述水平钢构件的底部相抵接,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通过牵拉机构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装配牵拉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机构具有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竖直钢构件的高强双头螺杆,所述水平钢构件的端部、所述支撑件的一侧通过螺母与对应的所述高强双头螺杆的端部装配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装配牵拉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与所述水平钢构件的端部之间、所述螺母与所述支撑件的一侧之间的所述高强双头螺杆的外侧套装有垫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装配牵拉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为钢制腰形板体结构,所述垫板上对称开设有两个与所述高强双头螺杆相匹配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装配牵拉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钢构件具有h型钢,所述h型钢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与所述牵拉机构相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装配牵拉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有相垂直固定设置在一起的顶板及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牵拉机构相配合连接,所述顶板的顶部与所述水平钢构件的底部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结构装配牵拉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顶部两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水平钢构件的两侧相对应的挡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结构装配牵拉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侧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