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多端口自由映射网络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15  9


本发明涉及射频终端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射频多端口自由映射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1、在许多射频性能测试环节,不仅需要用多个dut并行测试或多端口联合测试,还需要用到较多种不同的测试仪器,每种测试仪器只能测量一部分性能指标,这样造成测试过程中反复接线、反复更换开关/功分器/合路器等配件,测试仪器的利用率大大降低,测试效率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端口道自由映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种需要进行射频多端口测试的场景中。其可实现输入/输出端口间的任意映射,包括1对1映射、1对多映射、多对1映射,并且具有增益控制和输出信号监测功能。本专利构造简单、操作简单、灵活性高,可明显降低测试过程的复杂性,提高测试仪器的利用率,并大大提高测试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包括如下单元:开关矩阵1、幅相控制单元1、功分/合路/切换网络、开关矩阵2、幅度控制单元2和输出监测单元

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关矩阵1其输入端口为外部端口,接收从外部输入的rf信号。其输出端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后面幅相控制单元的输入接口相连接。

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幅相控制单元1:其输入接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前面的开关矩阵1的输出接口相连接。其输出接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后面的功分/合路/切换网络的输入接口相连接。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功分/合路/切换网络:其输入接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前面的幅相控制单元的输出接口相连接;其输出接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后面的开关矩阵2的输入接口相连接。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幅度控制单元2:其输入接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前面的开关矩阵的输出接口相连接。其输出接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后面的输出监测单元的输入接口相连接。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出监测单元:其输入接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前面的幅度控制单元的输出接口相连接。其输出接口为外部接口,用于对外输出rf信号和监测信号。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8、1.本专利可以将任意输入端口的信号,配置到任意输出端口进行输出。

9、2.本专利可以对任意端口的输入信号进行幅度、相位调制,然后输出。

10、3.本专利可以将任意输入端口的信号进行多路功分,然后多路输出。

11、4.本专利可以将任意几路输入信号进行合路,然后一路输出。

12、5.本专利可以在1~4功能中,多模式同时工作。

13、6.本专利具有输出信号监测功能。



技术特征:

1.射频多端口自由映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单元:开关矩阵1、幅相控制单元1、功分/合路/切换网络、开关矩阵2、幅度控制单元2和输出监测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多端口自由映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矩阵1其输入端口为外部端口,接收从外部输入的rf信号。其输出端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后面幅相控制单元的输入接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多端口自由映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幅相控制单元1:其输入接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前面的开关矩阵1的输出接口相连接。其输出接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后面的功分/合路/切换网络的输入接口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多端口自由映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分/合路/切换网络:其输入接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前面的幅相控制单元的输出接口相连接;其输出接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后面的开关矩阵2的输入接口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多端口自由映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度控制单元2:其输入接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前面的开关矩阵的输出接口相连接。其输出接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后面的输出监测单元的输入接口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多端口自由映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监测单元:其输入接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前面的幅度控制单元的输出接口相连接。其输出接口为外部接口,用于对外输出rf信号和监测信号。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射频多端口自由映射网络系统,包括如下单元:开关矩阵1、幅相控制单元1、功分/合路/切换网络、开关矩阵2、幅度控制单元2和输出监测单元,所述开关矩阵1其输入端口为外部端口,接收从外部输入的RF信号。其输出端口为内部接口,与其后面幅相控制单元的输入接口相连接;一种多通道射频自由映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种需要进行射频多端口测试的场景中。其可实现输入/输出端口间的任意映射,包括1对1映射、1对多映射、多对1映射,并且具有增益控制和输出信号监测功能。本专利构造简单、操作简单、灵活性高,可明显降低测试过程的复杂性,提高测试仪器的利用率,并大大提高测试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勇,王丽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钛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86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