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4-17  9


本发明涉及降水井封堵,特别是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深基坑开挖完成后,需停止降水,并要对承压水层的降水井进行封堵,由于承压水层的含水量丰富、水头压力高、流量大,如何有效地对承压水层的降水井封堵是一个较大难题,常规降水井封堵方法在停止降水后,利用多层防水装置或者利用粗砂、黏土球、干水泥等通过回压将涌水水头压住,往往由于承压水的水头压力大及水量丰富等原因,使得水泥或混凝土在硬化之前,承压水会挤压或穿透地下室底板混凝土,造成底板混凝土形成气孔或裂缝,很难保证降水井在无水环境下进行封堵,易造成封堵失效,而且封堵失效后需要对封口处进行特殊处理,具有施工复杂、费用高、工期长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承压水会挤压或穿透地下室底板混凝土,造成底板混凝土形成气孔或裂缝,很难保证降水井在无水环境下进行封堵,易造成封堵失效,而且封堵失效后需要对封口处进行特殊处理,具有施工复杂、费用高、工期长等不足。

2、技术方案:本发明降水井封堵结构,其包括,预封堵组件,包括钢套管、顶盖、预埋抽水管、中部管以及封堵件,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钢套管顶端,所述预埋抽水管设置于所述钢套管内,所述顶盖中部开设有抽水孔,所述中部管固定于所述抽水孔内,所述封堵件设置于所述中部管内;以及,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中部管顶端,包括连接管、触发件、调节件、活动管以及限位件,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于所述中部管内,所述触发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管内,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管表面,并与所述触发件配合,所述活动管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管顶部,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活动管一侧。

3、进一步说,该方法封堵件包括封堵环、封堵块、固定架、导向杆以及第一弹簧,所述封堵环固定于所述中部管内,所述封堵块滑动于所述封堵环内,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中部管内壁,且位于所述封堵块下方,所述导向杆固定于所述封堵块底部,并滑动于所述固定架内,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封堵块固定。

4、进一步说,该方法封堵件还包括侧板以及凸块,所述侧板固定于所述封堵块四周,所述凸块固定于所述侧板顶部,所述封堵环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凸块插接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封堵块四周及中部均开设有排水孔。

5、作为本发明所述降水井封堵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触发件包括安装架、固定管、活动杆、触发杆、限位环、触板以及第二弹簧,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连接管内,所述固定管滑动于所述安装架内,所述活动杆设置于所述固定管底端,所述触发杆固定于所述活动杆底端,所述限位环固定于所述固定管表面,并位于所述安装架底部,所述触板固定于所述固定管顶端,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架和所述触板固定。

6、进一步说,该方法触发件还包括滑块、连接块以及第三弹簧,所述滑块滑动于所述固定管内,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滑块底部,其底端与所述活动杆顶端固定,所述第三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和所述固定管内壁固定。

7、进一步说,该方法调节件包括调节环以及调节杆,所述调节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管表面,所述调节杆固定于所述活动杆两侧,所述调节环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底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调节杆端部延伸至所述矩形槽内。

8、进一步说,该方法调节件还包括密封环,其固定于所述连接管表面,且位于所述调节环顶部和底部。

9、进一步说,该方法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架以及顶杆,所述连接架固定于所述活动管内,所述顶杆固定于所述连接架底部。

10、进一步说,该方法限位件包括固定块、插杆、固定环以及第四弹簧,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活动管一侧,所述插杆滑动于所述固定块内,所述调节环顶部开设有与其配合的插孔,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所述插杆表面,且位于所述固定块下方,所述第四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环和所述固定块固定。

11、进一步说,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施工方法:

12、设计制作对应的钢套管,并将其安装在降水井口;

13、将预封堵组件和连接组件分别对应安装在钢套管中部预留的抽水孔内;

14、外部软管和真空泵持续进行抽水操作;

15、通过钢套管与降水井之间的小缝隙进行填充封堵降水井;

16、继续进行降水作业,待填充材料凝固后,将连接组件拆除并马上关掉抽水泵,然后用螺纹帽进行密封,并可浇注于底板内,防水封堵完毕。

17、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优点为:该方法通过预封堵组件与连接组件的配合,可在封堵降水井时起到更好的降水作用,以避免降水井内的水发生喷洒等情况,给施工带来较大的不便,同时该施工方法可有效简化施工步骤,安全性也更加高。



技术特征:

1.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水井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105)包括封堵环(105a)、封堵块(105b)、固定架(105c)、导向杆(105d)以及第一弹簧(105e),所述封堵环(105a)固定于所述中部管(104)内,所述封堵块(105b)滑动于所述封堵环(105a)内,所述固定架(105c)固定于所述中部管(104)内壁,且位于所述封堵块(105b)下方,所述导向杆(105d)固定于所述封堵块(105b)底部,并滑动于所述固定架(105c)内,所述第一弹簧(105e)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架(105c)和所述封堵块(105b)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水井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105)还包括侧板(105f)以及凸块(105g),所述侧板(105f)固定于所述封堵块(105b)四周,所述凸块(105g)固定于所述侧板(105f)顶部,所述封堵环(105a)上开设有通孔(k),所述凸块(105g)插接于所述通孔(k)内,所述封堵块(105b)四周及中部均开设有排水孔(p)。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降水井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202)包括安装架(202a)、固定管(202b)、活动杆(202c)、触发杆(202d)、限位环(202e)、触板(202f)以及第二弹簧(202g),所述安装架(202a)固定于所述连接管(201)内,所述固定管(202b)滑动于所述安装架(202a)内,所述活动杆(202c)设置于所述固定管(202b)底端,所述触发杆(202d)固定于所述活动杆(202c)底端,所述限位环(202e)固定于所述固定管(202b)表面,并位于所述安装架(202a)底部,所述触板(202f)固定于所述固定管(202b)顶端,所述第二弹簧(202g)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架(202a)和所述触板(202f)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水井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202)还包括滑块(202h)、连接块(202i)以及第三弹簧(202j),所述滑块(202h)滑动于所述固定管(202b)内,所述连接块(202i)固定于所述滑块(202h)底部,其底端与所述活动杆(202c)顶端固定,所述第三弹簧(202j)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202h)和所述固定管(202b)内壁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水井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03)包括调节环(203a)以及调节杆(203b),所述调节环(203a)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管(201)表面,所述调节杆(203b)固定于所述活动杆(202c)两侧,所述调节环(203a)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v1),所述矩形槽(v1)底部开设有弧形槽(v2),所述调节杆(203b)端部延伸至所述矩形槽(v1)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水井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03)还包括密封环(203c),其固定于所述连接管(201)表面,且位于所述调节环(203a)顶部和底部。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降水井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00)还包括连接架(206)以及顶杆(207),所述连接架(206)固定于所述活动管(204)内,所述顶杆(207)固定于所述连接架(206)底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水井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5)包括固定块(205a)、插杆(205b)、固定环(205c)以及第四弹簧(205d),所述固定块(205a)固定于所述活动管(204)一侧,所述插杆(205b)滑动于所述固定块(205a)内,所述调节环(203a)顶部开设有与其配合的插孔(n),所述固定环(205c)固定于所述插杆(205b)表面,且位于所述固定块(205a)下方,所述第四弹簧(205d)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环(205c)和所述固定块(205a)固定。

10.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降水井封堵结构,还包括如下施工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封堵组件,包括钢套管、顶盖、预埋抽水管、中部管以及封堵件,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钢套管顶端,所述预埋抽水管设置于所述钢套管内,所述顶盖中部开设有抽水孔,所述中部管固定于所述抽水孔内,所述封堵件设置于所述中部管内;以及,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中部管顶端,包括连接管、触发件、调节件、活动管以及限位件。本发明通过预封堵组件与连接组件的配合,可在封堵降水井时起到更好的降水作用,以避免降水井内的水发生喷洒等情况,给施工带来较大的不便,同时该施工方法可有效简化施工步骤,安全性也更加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祥,葛鹏,邵苏文,丁前,姚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地质基桩工程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87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