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浦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4-17  9


本发明涉及柑浦茶,具体为一种柑浦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柑普茶,它用广东新会大红柑或小青柑和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普洱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茶,是普洱茶的一种;其特点一是入口甘醇、香甜,有独特的花香味和陈香味,这是由于新会柑的果香味特别,普洱茶长期吸附了柑皮的果香味所致;二是保健作用突出,发挥出新会陈皮“理气”的功效,然而现有技术中暂时没人用绿茶做柑浦茶,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柑浦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柑浦茶的制作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柑浦茶的制作方法,

3、s1:采摘,人工采摘及筛选采果;

4、s2:洗果,对新鲜柑果进行多次清洗,确保大红柑小青柑的干净卫生、无农药残留;

5、s3:筛果,按照不同直径大小分为不同的级别;

6、s4:挖果,在大红柑小青柑果顶部切一个圆形切口;改人工开皮去柑肉:对清洗过后的小青柑进行人工挖去大红柑小青柑肉,只留下小青柑果皮并保留小青柑的原本外形和小青柑底部留有个小孔;

7、s5:风干,让大红柑小青柑鲜果壳在阳光下慢慢脱干水分;

8、s6:入茶,将有机绿茶手工填入掏空的大红柑小青柑腹中,并人工压实果腹内的茶叶;

9、s7:杀青,将填好茶叶的大红柑小青柑进行杀青,杀青温度应控制在85到105度℃之间,杀青时间则应根据茶叶的湿度和大小来调整,一般在5到30分钟之间;

10、s8:半生晒工艺,将填好茶的大红柑小青柑果放在太阳底下晒若干天后,再将其放入到烘焙室;温度选择在50℃-60℃之间;

11、s9:人工开皮去柑肉:对清洗过后的小青柑进行人工挖去大红柑小青柑肉,只留下小青柑果皮并保留小青柑的原本外形和小青柑底部留有个小孔;

12、s10:陈化,柑浦茶风干后,经检验后放入恒温室进行陈化工艺。

13、优选的,所述在7-9月可选取油室饱满、香气馥郁、果品均匀的大红柑小青柑。

14、优选的,所述统一每个级别的果实大小,以保证成品的大小一致。

15、优选的,所述通过切口取出果肉,并将柑果内部掏空,并在果品底部开挖透气孔。

16、优选的,所述杀青的目的是取出小青柑果的涩味。

17、优选的,所述半生晒工艺可使茶与柑的香气、活性物质相互渗透。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发明采用绿茶与大红柑的小青果配伍,研究制作“柑浦茶”,该茶不但是一道上品茶,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它保留了青皮的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功效,治肝郁滞证、气滞脘腹疼痛、食积腹痛、癥瘕积聚、久疟痞块的功效基础上,加上绿茶具有清热、去火降燥等功效,绿茶的寒性中和了青皮的温性特点,特别适宜胃热、肺热、消化不良、结节、息肉人群饮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柑浦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柑浦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7-9月可选取油室饱满、香气馥郁、果品均匀的大红柑小青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柑浦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一每个级别的果实大小,以保证成品的大小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柑浦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切口取出果肉,并将柑果内部掏空,并在果品底部开挖透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柑浦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的目的是取出小青柑果的涩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柑浦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生晒工艺可使茶与柑的香气、活性物质相互渗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柑浦茶的制作方法,采摘,人工采摘及筛选采果;洗果,对新鲜柑果进行多次清洗,确保大红柑小青柑的干净卫生、无农药残留;筛果,按照不同直径大小分为不同的级别;挖果,在大红柑小青柑果顶部切一个圆形切口;风干,让大红柑小青柑鲜果壳在阳光下慢慢脱干水分,采用绿茶与大红柑的小青果配伍,研究制作“柑浦茶”,该茶不但是一道上品茶,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它保留了青皮的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功效,治肝郁滞证、气滞脘腹疼痛、食积腹痛、癥瘕积聚、久疟痞块的功效基础上,加上绿茶具有清热、去火降燥等功效,绿茶的寒性中和了青皮的温性特点,特别适宜胃热、肺热、消化不良、结节、息肉人群饮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兴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87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