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17  9


本申请涉及脚手架,具体为一种移动脚手架。


背景技术:

1、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

2、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本体和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顶部与脚手架本体底部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脚手架本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在开启伺服电机,将脚手架本体支撑起来,随后推动脚手架本体使脚手架本体跨过翘起的地毯等物品,解决了脚手架在移动时依靠滚轮进行移动,但是滚轮在遇到施工地内翘起的地毯等物品时,滑轮组件会发生阻挡卡死的现象,此时就需要人工将脚手架抬起,浪费人力和浪费移动效率的问题,达到了防止脚手架遇到翘起物品无法移动的效果。

3、上述专利解决了脚手架在移动时依靠滚轮进行移动,但是滚轮在遇到施工地内翘起的地毯等物品时,滑轮组件会发生阻挡卡死的现象,此时就需要人工将脚手架抬起,浪费人力和浪费移动效率的问题,达到了防止脚手架遇到翘起物品无法移动的效果,但是脚手架使用时,在脚手架的底部加装滚轮虽然能够实现移动,但是在建筑工地路面不平整的情况下,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侧翻,安全可靠系数低,为此提出一种移动脚手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脚手架,具备安全可靠的优点,解决了在脚手架的底部加装滚轮虽然能够实现移动,但是在建筑工地路面不平整的情况下,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侧翻,安全可靠系数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脚手架,包括两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移动轮,两个所述固定支架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有加强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方设置有施工平台,两个所述固定支架相背的一侧均设有适应性调节机构,所述施工平台的下表面设有高度调节组件;

3、所述适应性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支架相背的一侧的连接块,左右两侧所述连接块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固定有调节螺筒,所述调节螺筒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上表面固定有握把,所述调节螺杆远离握把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底座。

4、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适应性调节机构的设置使脚手架底部具备适应性调节的功能,提高了脚手架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防止出现侧翻的情况

5、进一步,所述施工平台的上表面固定有护栏,所述施工平台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有爬梯。

6、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护栏的设置起到防止施工人员坠落的作用。

7、进一步,所述调节螺筒的形状为内部中空且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缺失的圆柱,所述调节螺筒的内部开设有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

8、进一步,所述调节螺杆的长度大于调节螺筒的长度,所述支撑底座的下表面固定有防滑垫。

9、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防滑垫的设置增大了支撑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同时提高了支撑底座的防滑性能。

10、进一步,两个所述固定支架对称分布于施工平台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所述调节螺筒与固定支架平行。

11、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施工平台下表面的插接块,所述固定支架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插接块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接孔,所述固定支架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接槽。

12、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高度调节组件的设置使该脚手架能够调节施工平台的高度,进而能够满足不同施工现场的使用需求,提高了脚手架的实用性。

13、进一步,所述插接块插接在插接槽的内部。

14、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当调节螺母完全拧入插接孔中后,插接块与固定支架固定。

15、进一步,所述插接孔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插接块的数量为两个。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移动脚手架,在该移动脚手架中设置了适应性调节机构,经适应性调节机构中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设置连接块、支撑架、调节螺筒、调节螺杆、握把和支撑底座,提高了该脚手架的安全系数,通过支撑底座增加了脚手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脚手架的稳定性,当遇到路面不平整的情况时,通过调节螺筒、握把和调节螺杆,使脚手架底部具备适应性调节的功能,提高了脚手架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防止出现侧翻的情况。

18、2、该移动脚手架,在该移动脚手架中设置了高度调节组件,经高度调节组件中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设置插接块、调节螺母、插接孔和插接槽,使该脚手架能够调节施工平台的高度,进而能够满足不同施工现场的使用需求,提高了脚手架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脚手架,包括两个固定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移动轮(2),两个所述固定支架(1)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有加强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1)的上方设置有施工平台(4),两个所述固定支架(1)相背的一侧均设有适应性调节机构(5),所述施工平台(4)的下表面设有高度调节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4)的上表面固定有护栏,所述施工平台(4)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有爬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筒(503)的形状为内部中空且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缺失的圆柱,所述调节螺筒(503)的内部开设有与调节螺杆(504)螺纹连接的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504)的长度大于调节螺筒(503)的长度,所述支撑底座(506)的下表面固定有防滑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支架(1)对称分布于施工平台(4)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所述调节螺筒(503)与固定支架(1)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6)包括固定在施工平台(4)下表面的插接块(601),所述固定支架(1)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602),所述插接块(60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接孔(603),所述固定支架(1)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接槽(6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601)插接在插接槽(604)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603)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插接块(601)的数量为两个。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脚手架,包括两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固定支架的上方设置有施工平台,两个所述固定支架相背的一侧均设有适应性调节机构,所述施工平台的下表面设有高度调节组件。该移动脚手架,在该移动脚手架中设置了适应性调节机构,通过设置连接块、支撑架、调节螺筒、调节螺杆、握把和支撑底座,提高了该脚手架的安全系数,通过支撑底座增加了脚手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脚手架的稳定性,当遇到路面不平整的情况时,通过调节螺筒、握把和调节螺杆,使脚手架底部具备适应性调节的功能,提高了脚手架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防止出现侧翻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吴凡,魏振宏,汪春,王琪,王金飞,黄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合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87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