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结构,具体为一种防水抗拉的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由于城市地铁工程的迅速发展地铁车站、局部区间明挖等也涉及量的基坑工程,在双线交叉的地铁车站,基坑深达20-30m,无论是高层建筑还是地铁的深基坑工程,由于都是在城市中进行开挖,基坑周围通常存在交通要道、已建建筑或管线等各种构筑物;
2、例如公告号为cn208917848u的中国授权专利(基坑支护结构):包括与基坑侧壁进行贴合的支撑板、对支撑板进行支撑且楔入基坑坑底的支撑桩以及用于将支撑板和支撑桩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组件;一块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支撑板的支撑桩以及多个用于将支撑板和多个支撑桩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组件;支撑桩为预制桩且竖直楔入基坑坑底,在基坑中的坑底未用混凝土进行加固时,基坑支护结构对于基坑侧壁的支撑力相对较小,在基坑侧壁的压力较大时,基坑支护结构可能没有较好的支撑效果的问题,从而让基坑更为稳定。
3、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基坑支护机构在使用时抗拉性能较差,基坑在受到雨水侵蚀或者其他原因的影响下,会使基坑向内部位移,严重时会出现坍塌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水抗拉的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抗拉的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基坑支护机构在使用时抗拉性能较差,基坑在受到雨水侵蚀或者其他原因的影响下,会使基坑向内部位移,严重时会出现坍塌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抗拉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坑底,所述基坑的两侧均设置有土体,所述土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板;
3、还包括:
4、第一支撑机构,其设置在基坑内部的一侧端面,所述基坑内部的另一侧端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的一侧端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底板;
5、支撑桩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支撑桩机构上设置有管桩,且所述管桩设置有若干个。
6、优选的,所述底板和背板的内部均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排水管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
7、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和底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一共设置有四个。
8、优选的,四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安装有若干个。
9、优选的,所述管桩的内部设置有填充砂石,所述管桩之间安装有连接板。
10、优选的,所述管桩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杆,且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有若干个。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和支撑桩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利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基坑的内壁和顶部进行支撑连接,两个支撑机构的第二支撑板和底板之间设置第一支撑杆起到前撑的作用,支撑桩机构之间和外侧分别设置侧连接板和第二支撑杆形成后拉的作用,前撑和后拉作用形成抵抗力矩,且第一支撑杆抗压,第二支撑杆抗拔,提高了整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抗倾覆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基坑支护机构在使用时抗拉性能较差,基坑在受到雨水侵蚀或者其他原因的影响下,会使基坑向内部位移,严重时会出现坍塌的问题。
13、2、通过在背板和底板的内部分别设置排水管,排水管的一侧设置了进水口,顶部设置了出水口,将出水口与抽水泵进行连接,可以随时通过排水管的进水口将基坑内部的水体抽出,对基坑内部起到防集水和排水的作用。
1.一种防水抗拉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坑(1),所述基坑(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坑底(2),所述基坑(1)的两侧均设置有土体(3),所述土体(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拉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和背板(11)的内部均安装有排水管(12),所述排水管(12)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13),所述排水管(12)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拉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9)的下表面和底板(10)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板(15),且所述安装板(15)一共设置有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拉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安装板(15)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6),且所述第一支撑杆(16)安装有若干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拉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5)的内部设置有填充砂石(17),所述管桩(5)之间安装有连接板(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拉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5)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9),且所述第二支撑杆(19)设置有若干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