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蔬菜栽培,具体为一种蔬菜立体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1、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无土栽培由于不受外界环境条件限制,温、光、水、气、肥等生长因子可调、可控,具有植物生长速度快、病虫害少、可周年生产、免受土壤污染、省工、节水、节肥等优点,成为现代农业尤其是特优蔬菜、名贵花卉等的主要栽培模式。
2、温室投资较大,空间非常宝贵,目前生产上采用的栽培苗床多为平面,占用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低,生产上采用的栽培槽多为砖砌的固定结构,不仅投入大,而且无法移动,非常不便,劳作时需要弯腰下蹲,劳动强度大。
3、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栽培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蔬菜立体栽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蔬菜立体栽培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固定有托盘,所述托盘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立柱,所述托盘的表面还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立柱的外侧,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有承托环,所述立柱的表面固定有承托板,所述承托环和承托板之间设置有培养皿,所述培养皿的底部安装有过滤阀板,所述过滤阀板上安装有滤芯,所述立柱远离托盘的一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管路,所述顶板的表面固定有喷洒头,所述喷洒头与管路相互连通,所述顶板的表面还安装有植物灯。
3、优选的,所述托盘和水箱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托盘和水箱之间的连通口内设置有过滤块,所述过滤块为梯形台结构。
4、优选的,所述立柱为中空结构,所述立柱与顶板内的管路相互连通,所述水泵上安装有软管,该软管与立柱远离顶板的一端相互连通。
5、优选的,所述承托环在支撑杆上等间距焊接,所述承托板在立柱表面等间距固定,所述承托环与承托板之间为一一相互对应。
6、优选的,所述培养皿在立柱的外侧呈等间距层状分布,每层所述培养皿等角度分布。
7、优选的,所述过滤阀板与培养皿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过滤阀板底部开设有透水孔。
8、优选的,所述喷洒头在顶板上等角度分布。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蔬菜立体栽培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培养皿通过在支撑杆上等间距分布的承托环和立柱表面的承托板进行承托放置,方便培养皿在立柱的外侧逐层进行摆放,能够降低占用面积,提升空间利用率,同时该栽培装置,能够通过搬运水箱、托盘以及立柱对该装置整体进行转移,提升使用灵活性,工人劳作时也无需长时间弯腰下蹲,水泵能够抽取水箱内的水分或者营养液通过中空的立柱、管路以及喷洒头进行均匀喷洒,方便对培养皿内栽培的蔬菜进行浇灌,多余的水分或者营养液还能够透过过滤阀板以及滤芯集中向下滴落,直至水分或者营养液滴落至托盘内汇聚流入水箱中进行集中收集,避免水分或者营养液造成过度损耗浪费。
1.一种蔬菜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的内部安装有水泵(2),所述水箱(1)的上表面固定有托盘(3),所述托盘(3)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立柱(5),所述托盘(3)的表面还固定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位于立柱(5)的外侧,所述支撑杆(6)上安装有承托环(7),所述立柱(5)的表面固定有承托板(8),所述承托环(7)和承托板(8)之间设置有培养皿(9),所述培养皿(9)的底部安装有过滤阀板(10),所述过滤阀板(10)上安装有滤芯(11),所述立柱(5)远离托盘(3)的一端固定有顶板(12),所述顶板(12)的内部开设有管路(13),所述顶板(12)的表面固定有喷洒头(14),所述喷洒头(14)与管路(13)相互连通,所述顶板(12)的表面还安装有植物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3)和水箱(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托盘(3)和水箱(1)之间的连通口内设置有过滤块(4),所述过滤块(4)为梯形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5)为中空结构,所述立柱(5)与顶板(12)内的管路(13)相互连通,所述水泵(2)上安装有软管,该软管与立柱(5)远离顶板(12)的一端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环(7)在支撑杆(6)上等间距焊接,所述承托板(8)在立柱(5)表面等间距固定,所述承托环(7)与承托板(8)之间为一一相互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9)在立柱(5)的外侧呈等间距层状分布,每层所述培养皿(9)等角度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阀板(10)与培养皿(9)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过滤阀板(10)底部开设有透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头(14)在顶板(12)上等角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