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门锁,具体为一种改进执手连接方式的执手门锁。
背景技术:
1、申请号为cn201520597567.1,公开了一种执手门锁。它包含内执手、外执手、锁具内面板、锁具外面板、连接螺管,在所述锁具外面板上设有上、下螺孔柱,在所述锁具内面板上设有上、下螺钉安装孔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具内面板和锁具外面板的背后凹槽上分别设有第一加固铁片和第二加固铁片。其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提高锁具面板强度,同时不易被外力扭曲变形的执手门锁。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提高锁具防撬性能,保证锁具面板不易变形,保证锁具配件配合的准确性,降低锁具配件损坏,提高锁具整体美观度等优点,但存在不足是上述文件中采用连接螺管实现内执手组件和外执手组件的连接,安装时需要使用工具实现拧紧安装,不便于实现快速安装,同时安装后连接螺管的连接端不便于进行隐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进执手连接方式的执手门锁,包括:
3、外锁体,所述外锁体包括外执手、外盖体和外压块,所述外盖体和外压块均为环体结构,所述外盖体的内部配合安装有外压块,同时外盖体和外压块形成一个第一通槽,所述外执手的一端伸入第一通槽内,外执手的一端并与位于外压块内的螺母配合安装;
4、内锁体,所述内锁体包括内执手、内盖体和内压块,所述内盖体和内压块均为环体结构,同时内盖体和内压块形成一个第二通槽,所述内执手的一端伸出第二通槽内,内执手的一端并与位于内压块内的螺母配合安装;
5、所述内压块上配合安装有若干个第二扣体;
6、锁芯,所述锁芯安装在门体上设有的锁孔内,所述外压块的连接端与内压块的连接端伸入锁孔内相互配合,同时外压块和内压块分别位于锁芯的两侧。
7、进一步地,所述外执手和内执手伸入锁孔的端部均安装有锁杆,所述锁杆与锁芯之间配合安装。
8、进一步地,所述外执手的一端和内执手的一端均设有台阶面,台阶面上配合安装有轴承,轴承配合安装在外压块或内压块的圆孔内。
9、进一步地,所述外压块的一端等间距设有三个第一扣体,所述内压块的一端面上延伸有环体结构,环体结构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开口和三个槽体,所述开口与锁芯对应,三个槽体与三个第一扣体一一对应,所述槽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内压块内部连通导向孔,所述槽体内安装有第二扣体,所述第二扣体内侧设有的导向柱滑动安装在导向孔内,所述第一扣体伸入第二扣体的内侧,并与第二扣体内侧设有的内凸起限位配合。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扣体与槽体的一侧面之间安装有套接在导向柱上的弹簧,所述内盖体的外侧开设有三个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与槽体对应分布,所述外盖体的外侧面上开设有三个第一通槽,所述外盖体的外侧套接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的一侧设有三个柱体 ,所述柱体的端部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一通槽、槽体和第二通槽,并位于内盖体外侧套接的环体内,所述第二扣体的外侧设有外凸起,所述柱体位于外凸起的外侧,并推动外凸起向内压块的内侧滑动。
11、进一步地,所述内盖体与环体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所述内盖体与环体之间形成有环槽,所述柱体的端部位于环槽内。
12、进一步地,所述外盖体和内盖体均为锥形壳体结构。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外锁体与内锁体之间通过外压块与第二扣体之间配合,便于实现快速的安装,在拆卸时,通过拔出卡接件,在安装的弹簧的作用下推动第二扣体向外侧运动,实现第二扣体与第一扣体之间分离,便于实现拆卸。
15、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1.一种改进执手连接方式的执手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执手连接方式的执手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执手(1)和内执手(2)伸入锁孔的端部均安装有锁杆(12),所述锁杆(12)与锁芯(6)之间配合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执手连接方式的执手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执手(1)的一端和内执手(2)的一端均设有台阶面,台阶面上配合安装有轴承,轴承配合安装在外压块(5)或内压块(9)的圆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执手连接方式的执手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压块(5)的一端等间距设有三个第一扣体(5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执手连接方式的执手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体(10)与槽体(902)的一侧面之间安装有套接在导向柱(1003)上的弹簧(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执手连接方式的执手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体(7)与环体(8)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所述内盖体(7)与环体(8)之间形成有环槽,所述柱体(401)的端部位于环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执手连接方式的执手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体(3)和内盖体(7)均为锥形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