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拌混凝土中截入空气含量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4-28  10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新拌混凝土中截入空气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是由粗细集料、胶凝材料、水和外加剂搅拌而成的建筑材料。在搅拌过程中,混凝土中会引入或裹入空气,而在混凝土硬化后形成孔洞。其中,引入空气是由添加剂引入的球形气孔,其直径多在200μm以下;截入空气是指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和振捣过程中未能排除的空气,并非故意引入,而是在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过程中无可避免地被裹入的。截入空气的孔洞通常比添加剂引入的气孔大,且形状和大小不规则。

2、工程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显示,适量的引入空气对混凝土的耐久性(特别是抗冻融性能和抗渗性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对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而截入空气由于尺寸较大(通常在1mm以上),会显著降低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强度、弹性模量等)。因此,新拌混凝土浇筑前,快速检测截入空气含量对于初步判断混凝土力学性能有着重要意义。

3、现有技术采用气压法测试新拌混凝土的含气量,但其测试结果是引入空气和截入空气的总和。例如,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行业标准jtg 3420–20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第127页明确提到:“上述方法只能测定总含气量,而不能区分引入空气与截入空气。”因此,该技术无法将二者区分开来。另一种技术(硬化混凝土气孔分析)虽然能根据气孔形状不同将引入空气和截入空气区分开来,但需要等到混凝土硬化,无法满足浇筑前及时获取数据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新拌混凝土中截入空气含量的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气压法测试新拌混凝土,无法检测截入空气含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新拌混凝土中截入空气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获取新拌混凝土的表观密度;

4、将所述新拌混凝土分离出筛出砂浆,并获取所述筛出砂浆的表观密度;

5、基于所述新拌混凝土的配合比,分别计算获得水、细骨料、外加剂、粗骨料的质量相对于胶凝材料的质量比;

6、获取所述粗骨料的表观密度;

7、通过计算公式计算获得所述新拌混凝土的截入空气含量,所述计算公式为:

8、

9、其中,b为截入空气含量,γ为所述新拌混凝土的表观密度,γ为所述筛出砂浆的表观密度,w、x、y、z分别为所述水、所述细骨料、所述外加剂、所述粗骨料与所述胶凝材料的质量比,ρg为所述粗骨料的表观密度。

10、进一步的,所述新拌混凝土通过4.75mm的方孔筛筛分出所述筛出砂浆。

11、进一步的,在筛分所述新拌混凝土时,揉搓所述新拌混凝土,通过水平方向剪切力使水泥浆与骨料之间的气泡充分暴露并破裂。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新拌混凝土中截入空气含量的检测方法,可精准获取截入空气含量。与已有的新拌混凝土含气量测试方法相比,本发明可进一步地将空气含量分为截入空气与引入空气,精准捕捉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较为显著的那部分空气含量(即截入空气含量)。

13、本发明的新拌混凝土中截入空气含量的检测方法,可快速及时地获取截入空气含量。与已有的硬化混凝土气孔分析方法相比,本发明可在混凝土浇筑前快速测试并计算截入空气含量,工程技术人员可根据测试结果对混凝土做出品质判定,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振捣、退货等)。

14、本发明的新拌混凝土中截入空气含量的检测方法中采用截入空气的计算公式计算截入空气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混凝土性能分析常常涉及各原材料的密度;而本发明只需要粗骨料表观密度,且粗骨料表观密度相较于其他原材料波动范围小,因此计算结果可重复性良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新拌混凝土中截入空气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拌混凝土中截入空气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拌混凝土通过4.75mm的方孔筛筛分出所述筛出砂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拌混凝土中截入空气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筛分所述新拌混凝土时,揉搓所述新拌混凝土,通过水平方向剪切力使水泥浆与骨料之间的气泡充分暴露并破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拌混凝土中截入空气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新拌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将所述新拌混凝土分离出筛出砂浆,并获取所述筛出砂浆的表观密度;基于所述新拌混凝土的配合比,分别计算获得水、细骨料、外加剂、粗骨料的质量相对于胶凝材料的质量比;获取所述粗骨料的表观密度;通过计算公式计算获得所述新拌混凝土的截入空气含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气压法测试新拌混凝土,无法检测截入空气含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圣婴,凌立群,张营卜,王贵成,陈扬,王超,郑为升,刘小飞,桂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92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