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视场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28  8


本技术属于检测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相机视场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相机视场是指相机拍摄出来的画面的视角大小,相机视场大小决定了相机拍摄出来的画面能够包含多少场景和细节。一般情况下,视场角的大小取决于相机的焦距和传感器大小,不同的焦距和传感器大小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视场角。

2、目前相机视场检测装置一般为大型设备,检测精度较高但一般操作比较复杂,占地面积大且仅应用于某些特定场合的特定相机视场检测,无法适用于普通相机视场,且无法快速对相机视场进行检测。

3、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小型检测设备,但其检测精度无法保证,例如,公开号为209043238u的专利,其公开了相机视场测试和标定装置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垂直地面设置;导轨,所述导轨平铺于地面且中心线垂直于所述背板设置,所述导轨的侧面设置有刻度尺;法兰,所述法兰用于安放被测设备,并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但上述专利中没有通过设置机械装置以满足不同角度下对相机的测试,使其不能很好的在测试的过程中对所检测的相机进行多角度测试,导致实验的角度范围十分有限。

4、综上,现有技术仍存在以下缺陷:

5、一方面,现有检测精度较高的设备一般为大型智能设备,无法满足日常快速检测需求;

6、另一方面,目前小型的检测设备由于结构过于简单,无法进行旋转而导致无法保证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相机视场检测装置,其结构紧凑、检测过程简单易实施且能很好的保证检测精度。通过转台上的垂直转台和水平转台的相互配合,使得相机能多角度多范围的进行测试,从而满足不同相机的视场的检测需求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相机视场检测装置,其包括转台、驱动箱、手轮和控制盒;

4、所述手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盒的输入端,所述控制盒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箱的输入端,所述驱动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台;所述转台包括垂直转台、安装台和水平转台;所述垂直转台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垂直电机、配重块和转轴,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均为空心板,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板的空心处,且所述转轴的外轴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内轴与所述安装台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垂直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空心处,所述垂直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台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台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均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呈垂直状态,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垂直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的内轴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水平转台安装的凹槽;所述水平转台包括水平电机和设备固定工装,所述水平电机设置在所述凹槽内部,所述设备固定工装的下表面与所述水平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箱包括电源和驱动板,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转台、手轮以及控制盒连接。

5、可优选的,所述手轮通过传输线与所述控制盒连接,所述控制盒通过传输线与所述驱动箱连接,所述驱动箱通过传输线与所述转台连接。

6、可优选的,所述手轮上设置有清零按键、复位按键、功能开关、转台速度调节开关和手轮脉冲发生器。

7、可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具有1cm-3cm的空隙。

8、可优选的,所述设备固定工装的上表面的中心处安装待测设备。

9、可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安装板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的侧面设置有多个连接凸起,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各自与第一连接板的连接处开设有供第一连接板的连接凸起安装的凹槽;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端设置有供第二安装板与第三安装板连接的连接凸起,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各自与第一安装板的连接处开设有供第一安装板的连接凸起安装的孔洞。

10、可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上端均为三角形空心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下端为矩形板结构,所述孔洞开设在矩形板结构上。

11、可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板为三角形空心结构,所述凹槽设置在空心处的下方。

12、可优选的,所述转轴包括外轴和内轴,所述内轴的长度大于所述外轴的长度,所述外轴通过转轴支架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内轴穿过转轴之间和第三连接板后与所述第三安装板连接,所述内轴套设在所述外轴的内侧,且所述内轴与所述外轴之间设置有多个滚珠。

13、可优选的,所述传输线为柔性传输线。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台中设置垂直平台使得相机能够进行上下幅度的测试,同时转台中水平转台的设置,使得本装置能进行左右幅度的测试,而且通过手轮控制垂直转台和水平转台中垂直电机和水平电机的转动,使得垂直转台和水平转台相互配合进而满足各种测试角度的需求。

16、(2)本实用新型在垂直转台上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在进行上下幅度测试时能保持相机的稳定,使得测试的数据更加精准;本装置中转台的位置没有进行固定,使得本装置在测试范围上不受距离的限制,从而满足不同的测试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相机视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转台、驱动箱、手轮和控制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视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通过传输线与所述控制盒连接,所述控制盒通过传输线与所述驱动箱连接,所述驱动箱通过传输线与所述转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视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上设置有清零按键、复位按键、功能开关、转台速度调节开关和手轮脉冲发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视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具有1cm-3cm的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视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固定工装的上表面的中心处安装待测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视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安装板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的侧面设置有多个连接凸起,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各自与第一连接板的连接处开设有供第一连接板的连接凸起安装的凹槽;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端设置有供第二安装板与第三安装板连接的连接凸起,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各自与第一安装板的连接处开设有供第一安装板的连接凸起安装的孔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机视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上端均为三角形空心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下端为矩形板结构,所述孔洞开设在矩形板结构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机视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为三角形空心结构,所述凹槽设置在空心处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视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外轴和内轴,所述内轴的长度大于所述外轴的长度,所述外轴通过转轴支架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内轴穿过转轴之间和第三连接板后与所述第三安装板连接,所述内轴套设在所述外轴的内侧,且所述内轴与所述外轴之间设置有多个滚珠。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视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为柔性传输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相机视场检测装置,其包括转台、驱动箱、手轮和控制盒;手轮通过控制盒和驱动箱与转台连接;转台包括垂直转台、安装台和水平转台;垂直转台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垂直电机、配重块和转轴,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两端,且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均与第一连接板呈垂直状态,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均为空心板,转轴设置在第三连接板的空心处,且转轴的外轴与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转轴的内轴与安装台的第二端连接,垂直电机设置在第二连接板的空心处,垂直电机的输出端与安装台的第一端连接。本技术通过转台上垂直转台和水平转台的相互配合以满足相机的多种角度的测试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谷刚,于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思托瑞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5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92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