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建筑施工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建筑施工领域的建筑机器人,普遍仅能实现独立的一种工艺,无法实现稳定可靠地完成多种施工要求。此外,现有的建筑机器人通常将施工机械臂与施工模块集成在一个自动导航车上,使得自动导航车的负载非常大,增加了自动导航车的成本,从而使得整个建筑机器人的成本较高,为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多种功能,且能够使用低负载、低成本的行走车的智能建筑施工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建筑施工系统,该智能建筑施工系统能够同时满足多种施工工艺的要求,且将施工机械臂与施工装置拆分到两个低负载、低成本的行走车上,降低了智能建筑施工系统的成本。
2、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施工系统,包括:工作站,所述工作站具有多个停靠位;施工装置,所述施工装置包括底座、施工模块和供料模块,所述施工模块和所述供料模块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支撑于所述工作站,且位于所述停靠位的上方;施工运输车,所述施工运输车能够停靠于所述停靠位,且用于搬运所述施工装置;行走施工车,所述行走施工车包括自动导航车和设在所述自动导航车上的施工机械臂;其中:所述施工运输车能够与所述自动导航车同步运动,且所述施工机械臂能够与所述施工模块配合以完成施工。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施工机械臂的末端设有夹持模块,所述夹持模块用于夹持所述施工模块的施工端;或者:所述施工机械臂的末端设有第一快拆结构,所述施工模块的施工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快拆结构配合的第二快拆结构。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施工车还包括第二升降模块,所述第二升降模块设在所述自动导航车上,且用于驱动所述施工机械臂升降。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施工车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在所述自动导航车上;雷达模块,所述雷达模块设在所述行走施工车的前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施工运输车上设有第一升降模块,所述第一升降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施工装置上升或者下降,以使得所述施工装置放回或者脱离所述工作站。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站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停靠结构;每个所述停靠结构均包括: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框架单元间隔设置;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框架单元的后侧;其中:两个所述框架单元及所述支撑梁合围出所述停靠位。
9、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停靠结构还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框架单元上,两个所述支撑板均止抵于所述底座。
10、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11、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停靠结构的底部设有地脚和万向轮,所述地脚的高度可调。
12、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停靠结构的底壁还设有安装板,所述地脚穿设于所述安装板且与所述安装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万向轮通过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13、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建筑施工系统的有益效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施工运输车可以根据施工工序将能够进行不同施工装置运输至与行走施工车对应的位置,行走施工车上的施工机械臂就能够与施工模块配合以完成施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建筑机器人通常将施工机械臂与施工模块集成在一个自动导航车上,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建筑施工系统能够自动运输施工装置使其与行走施工车同步运动,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与行走施工车配合的施工装置,实现了一种行走施工车实现多种施工工艺的功能,且将施工机械臂与施工装置拆分到两个低负载、低成本的行走车上,降低了智能建筑施工系统的成本。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无需如现有技术一样更换人工更换施工装置,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升了施工效率。增设的工作站能够将多个施工装置放置在指定位置,从而方便地设置中控系统控制施工运输车的指令,提升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程度。
1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智能建筑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机械臂(42)的末端设有夹持模块(43),所述夹持模块(43)用于夹持所述施工模块(22)的施工端;或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施工车(40)还包括第二升降模块(45),所述第二升降模块(45)设在所述自动导航车(4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施工机械臂(42)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施工车(40)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运输车(30)上设有第一升降模块(31),所述第一升降模块(31)用于驱动所述施工装置(20)上升或者下降,以使得所述施工装置(20)放回或者脱离所述工作站(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站(10)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停靠结构(11);每个所述停靠结构(11)均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建筑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靠结构(11)还包括两个支撑板(113),两个所述支撑板(113)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框架单元(111)上,两个所述支撑板(113)均止抵于所述底座(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建筑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3)上设有定位柱(1131),所述底座(21)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1131)配合的定位孔(21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建筑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靠结构(11)的底部设有地脚(114)和万向轮(115),所述地脚(114)的高度可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建筑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靠结构(11)的底壁还设有安装板(116),所述地脚(114)穿设于所述安装板(116)且与所述安装板(11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万向轮(115)通过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