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WO3-xIn2O3异质结的宽光谱自驱动光电探测器及制备方法

专利2025-04-29  10


本发明涉及光电探测器,尤其是一种基于wo3-x/in2o3异质结的宽光谱自驱动光电探测器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宽光谱光电探测器是一种可以检测并记录广泛光谱范围的仪器。它能够接收和记录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内的多个波长范围内的光信号,可以满足复杂环境下的检测需求。在光谱学,遥感成像,光通信等领域具有着广泛的应用。

2、但当下的宽光谱光电探测器研究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传统的硅基光电探测器由于硅材料自身的禁带宽度较窄,在紫外波段的光电响应较弱。宽禁带半导体,例如gan在紫外波段响应灵敏,但在其他波段响应很弱。为了制备在多个波段灵敏响应的光电探测器,研究工作者把目光投向了新的半导体材料和异质结结构。同时,能源消耗问题和探测环境要求对当下的光电探测带来了新的挑战,低功耗化和无人化的光电探测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而自驱动光电探测器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自驱动光电探测器可以在无外加电源的条件下自发探测光信号,将之转化为电信号,具有能源消耗低的特点,可以在深海,宇宙空间之类的无人工干预的特色环境中实现连续,实时的光电探测,具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自驱动探测器也存在着响应光谱范围不够全,在部分波段处响应低的问题,无法很好的满足宽光谱探测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目前光电探测器存在的在部分光波段响应弱的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均可自驱动工作,具有明显光电响应特点的基于wo3-x/in2o3异质结的宽光谱自驱动光电探测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wo3-x/in2o3异质结的宽光谱自驱动光电探测器,包括wo3-x层,在wo3-x层上制备in2o3纳米网层,wo3-x层和in2o3纳米网层组成wo3-x/in2o3异质结,在in2o3纳米网层上设置顶部电极,wo3-x层向下设置底部电极,底部电极的下方设置单面导电铜箔,单面导电铜箔上设置铜箔上电极,顶部电极和铜箔上电极之间连接外接测试电路。

3、所述顶部电极和铜箔上电极均采用银浆制成,所述银浆的厚度均为2μm,所述底部电极采用铟镓合金制成,所述铟镓合金的厚度为1至3μm。

4、宽光谱自驱动光电探测器的光吸收谱上具有两个lspr特征吸收峰,分别位于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光波段;宽光谱自驱动光电探测器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均具有光电响应,其中在紫外波段光电响应是基于wo3-x层和in2o3纳米网层的本征光吸收,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光电响应基于wo3-x层的lspr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

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wo3-x/in2o3异质结的宽光谱自驱动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6、(1)将wo3-x材料放到退火炉中,在氢气氛围下高温退火增加内部氧空位,900℃下退火3小时,再压成片状作为wo3-x层;

7、(2)在wo3-x层的上表面静电纺丝in2o3前驱体,静电纺丝的时间为20s,转入退火炉中在含氧气氛围下退火,退火温度为400℃,时间2小时,in2o3前驱体转化为in2o3纳米网层;

8、(3)在in2o3纳米网层的上表面选择部分区域用注射器涂抹银浆,涂抹完成后放置于电热台上,在90℃下加热5分钟,使银浆凝固作为顶部电极;

9、(4)在wo3-x层的下表面涂敷铟镓合金作为底部电极,将涂敷有铟镓合金的器件放置在单面导电铜箔上,在单面导电铜箔上制备铜箔上电极,底部电极和铜箔上电极之间导通,之后将顶部电极和铜箔上电极连接于外接测试电路的两端用于测试。

10、在步骤(4)中,所述在单面导电铜箔上制备铜箔上电极具体是指:在单面导电铜箔的上表面选择部分区域用注射器涂抹银浆,涂抹完成后放置于电热台上,在90℃下加热5分钟,使银浆凝固作为铜箔上电极。

11、所述铟镓合金的厚度为1至3μm。

12、所述银浆的厚度为2μm。

1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第一,本发明制备的wo3-x材料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波段同时具有lspr吸收特性,大大拓宽了器件的光电响应范围,实现了单一材料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同时具有明显的光电响应;第二,本发明构建了wo3-x/in2o3异质结,利用异质结界面电场快速分离光生载流子,实现了器件在紫外-可见-近红外三个波段下的的自驱动工作;第三,本发明表面具有的in2o3纳米网结构具有增强光吸收能力,提升了对入射光子的捕获能力,相比较于平面光电探测器,可以更有效的吸收部分反射光和散射光;第四,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未经过光刻、磁控溅射薄膜等昂贵工艺,成本较低,对实验条件要求较小,制作过程环保,没有环境污染的副产物产生;第五,本发明选用银浆和铟镓合金作为电极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相较于其他金,合金电极制备工艺,无需真空或热蒸发、高温退火过程,可以简单低成本的实现欧姆接触。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wo3-x/in2o3异质结的宽光谱自驱动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wo3-x层,在wo3-x层上制备in2o3纳米网层,wo3-x层和in2o3纳米网层组成wo3-x/in2o3异质结,在in2o3纳米网层上设置顶部电极,wo3-x层向下设置底部电极,底部电极的下方设置单面导电铜箔,单面导电铜箔上设置铜箔上电极,顶部电极和铜箔上电极之间连接外接测试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o3-x/in2o3异质结的宽光谱自驱动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电极和铜箔上电极均采用银浆制成,所述银浆的厚度均为2μm,所述底部电极采用铟镓合金制成,所述铟镓合金的厚度为1至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o3-x/in2o3异质结的宽光谱自驱动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宽光谱自驱动光电探测器的光吸收谱上具有两个lspr特征吸收峰,分别位于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光波段;宽光谱自驱动光电探测器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均具有光电响应,其中在紫外波段光电响应是基于wo3-x层和in2o3纳米网层的本征光吸收,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光电响应基于wo3-x层的lspr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wo3-x/in2o3异质结的宽光谱自驱动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在单面导电铜箔上制备铜箔上电极具体是指:在单面导电铜箔的上表面选择部分区域用注射器涂抹银浆,涂抹完成后放置于电热台上,在90℃下加热5分钟,使银浆凝固作为铜箔上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铟镓合金的厚度为1至3μm。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浆的厚度为2μ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O<subgt;3‑x</subgt;/In<subgt;2</subgt;O<subgt;3</subgt;异质结的宽光谱自驱动光电探测器,包括WO<subgt;3‑x</subgt;层,在WO<subgt;3‑x</subgt;层上制备In<subgt;2</subgt;O<subgt;3</subgt;纳米网层,WO<subgt;3‑x</subgt;层和In<subgt;2</subgt;O<subgt;3</subgt;纳米网层组成WO<subgt;3‑x</subgt;/In<subgt;2</subgt;O<subgt;3</subgt;异质结,在In<subgt;2</subgt;O<subgt;3</subgt;纳米网层上设置顶部电极,WO<subgt;3‑x</subgt;层向下设置底部电极,底部电极的下方设置单面导电铜箔,单面导电铜箔上设置铜箔上电极,顶部电极和铜箔上电极之间连接外接测试电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WO<subgt;3‑x</subgt;/In<subgt;2</subgt;O<subgt;3</subgt;的宽光谱自驱动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构建了WO<subgt;3‑x</subgt;/In<subgt;2</subgt;O<subgt;3</subgt;异质结,利用异质结界面电场快速分离光生载流子,实现了器件在紫外‑可见‑近红外三个波段下的的自驱动工作;表面具有的In<subgt;2</subgt;O<subgt;3</subgt;纳米网结构具有增强光吸收能力,提升了对入射光子的捕获能力,相比较于平面光电探测器,可以更有效的吸收部分反射光和散射光。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娟,高爽,韩卓,张晓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93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