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矿山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防堵尾矿浆沉淀分离装置及尾矿浆再造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矿山尾砂充填技术领域,涉及到尾矿浆的砂水沉淀分离、矿浆再造(原尾矿浆通常较稀,而充填矿浆则需要一定的浓度)等步骤,现有技术中,尾矿浆的沉淀分离、矿浆再造通常采用不同的设备进行,这不利于节约尾矿浆的处理成本;此外,现有的矿浆再造方式,成品矿浆(充填矿浆)的浓度均匀性相对较差,这势必会影响充填质量。
2、为克服上述弊端,申请号为202111185092.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尾矿浆沉淀分离及再造一体装置,其通过布置矿浆均布锥体,实现了尾矿浆在矿浆沉降器(矿浆布料器)内的均匀布料,实现了尾矿浆在矿浆沉降器内的均匀快速沉降布料。但矿浆均布锥体位置固定,且靠近尾矿浆进料管布置,当尾矿浆进料流量大时,受限于矿浆均布锥体与矿浆沉降器内壁之间的间隙,容易出现进料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防堵尾矿浆沉淀分离装置及尾矿浆再造方法,以便避免尾矿浆进料堵塞,同时,提高充填矿浆的浓度均匀性。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3、一种自适应防堵尾矿浆沉淀分离装置,包括沉降砂仓和尾矿浆进料管,所述沉降砂仓的顶部设置有倒t型的布料通道,所述布料通道内设置有矿浆均布锥体,所述矿浆均布锥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布料通道固定连接,所述矿浆均布锥体通过弹性伸缩组件与支撑架连接;所述尾矿浆进料管与布料通道的顶部连通。
4、进一步,所述弹性伸缩组件包括滑动套接装配的上杆体和下管体,所述上杆体的顶端与矿浆均布锥体固定连接,所述下管体的底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杆体位于下管体内的一端通过弹簧与下管体内壁连接。
5、进一步,所述沉降砂仓的顶部设置有矿浆阻泥板。
6、进一步,所述矿浆阻泥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一级矿浆阻泥板、二级矿浆阻泥板和三级矿浆阻泥板。
7、进一步,所述一级矿浆阻泥板、二级矿浆阻泥板和三级矿浆阻泥板按不同的角度布置。
8、进一步,所述矿浆均布锥体布置在沉降砂仓的中心位置。
9、一种采用上述的自适应防堵尾矿浆沉淀分离装置的尾矿浆再造方法,尾矿浆通过尾矿浆进料管输送至矿浆均布锥体顶部,通过矿浆均布锥体将矿浆均匀的分布在布料通道内,再通过布料通道均匀布料在沉降砂仓内沉降;矿浆在沉降砂仓底部沉淀压实后,向矿浆内输送混合气水,实现砂浆再造。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1、本申请的自适应防堵尾矿浆沉淀分离装置及尾矿浆再造方法,该自适应防堵尾矿浆沉淀分离装置包括沉降砂仓和尾矿浆进料管,所述沉降砂仓的顶部设置有倒t型的布料通道,所述布料通道内设置有矿浆均布锥体,所述矿浆均布锥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布料通道固定连接,所述矿浆均布锥体通过弹性伸缩组件与支撑架连接;所述尾矿浆进料管与布料通道的顶部连通。采用本申请的自适应防堵尾矿浆沉淀分离装置,避免了尾矿浆进料堵塞,同时,提高了充填矿浆的浓度均匀性。
1.一种自适应防堵尾矿浆沉淀分离装置,包括沉降砂仓和尾矿浆进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砂仓的顶部设置有倒t型的布料通道,所述布料通道内设置有矿浆均布锥体,所述矿浆均布锥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布料通道固定连接,所述矿浆均布锥体通过弹性伸缩组件与支撑架连接;所述尾矿浆进料管与布料通道的顶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防堵尾矿浆沉淀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组件包括滑动套接装配的上杆体和下管体,所述上杆体的顶端与矿浆均布锥体固定连接,所述下管体的底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杆体位于下管体内的一端通过弹簧与下管体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防堵尾矿浆沉淀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砂仓的顶部设置有矿浆阻泥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防堵尾矿浆沉淀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浆阻泥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一级矿浆阻泥板、二级矿浆阻泥板和三级矿浆阻泥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防堵尾矿浆沉淀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矿浆阻泥板、二级矿浆阻泥板和三级矿浆阻泥板按不同的角度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防堵尾矿浆沉淀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浆均布锥体布置在沉降砂仓的中心位置。
7.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防堵尾矿浆沉淀分离装置的尾矿浆再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尾矿浆通过尾矿浆进料管输送至矿浆均布锥体顶部,通过矿浆均布锥体将矿浆均匀的分布在布料通道内,再通过布料通道均匀布料在沉降砂仓内沉降;矿浆在沉降砂仓底部沉淀压实后,向矿浆内输送混合气水,实现砂浆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