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29  12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组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池组,是指分串联和并联,并联的电池组要求每个电池电压相同,输出的电压等于一个电池的电压,并联电池组能提供更强的电流.串联电池组没有过多的要求。

2、对于传统的电池组进行使用时,为了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往往会将其安装于外壳内部,同时又需要对外壳处设置散热结构以备电池的散热。

3、授权公告号为cn21526643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用散热结构及带有该散热结构的电池组,其包括包裹在电池组外的散热壳,散热壳与连接片之间设有导热垫,散热壳通过导热垫与连接片抵紧。通过导热垫与连接片贴合紧密,提高了热量在导热垫与连接片之间的传导速度,进而提高连接片以及电池组内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壳的速度,其具有加速电池组内部的热量散失,解决电池组内部容易聚集热量的问题,降低电池组内部的温度,保证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减缓电池的性能衰退的效果。

4、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5、仅对于散热壳内部具有一定的散热效果,但是对于功耗较大的电池组而言,仅靠导热垫而言无法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对于电池组的接线端也需要进行散热,防止高温导致线路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和电池组,所述散热壳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固定有用于固定电池组的固定板,所述电池组安装于固定板顶部开设的卡槽内部,所述底座的四个侧面均开设有散热槽,所述顶盖的顶部安装有进气管,所述底座侧面用于输出的若干个接头端的外部均套设有接头降温结构,所述进气管通过分流管分别与若干个接头降温结构相连通。

2、进一步地,所述接头降温结构包括风冷套筒,分冷套筒包括通过合页铰接的u型的套件i和套件ii,套件i和套件ii的拼接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与红外温度探针的固定插槽,套件i和套件ii的内壁均固定有相对称的绝缘材质的固定层,且固定层的内壁通过固定的若干个球形触头对供电接线的外部限位,套件ii的外表面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的内侧壁均开设有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活动槽,活动槽的内部卡接有长度值大于调节槽宽度值的挡板,挡板的表面固定有与分流管的分流端相连通的连接阀,套件i和套件ii的内壁均开设有一组导风通道,两组导风通道拼接后相连通且组成螺旋状风槽,螺旋状风槽各条槽的输入端均被挡板遮挡,且与连接阀相适配,螺旋状风槽的出风口分别开设于套件i和套件ii的内壁,且出风口的风口朝向固定层。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套件i和套件ii的使用可以实现对接线端形成降温腔室,通过外部注入的气流实现对此处的降温处理,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耗通过调节连接阀的位置来实现不同的风速需求,从而改变降温强度,在使用时还可以进行温度的检测。

4、进一步地,所述风冷套筒套为圆台状,两个固定层拼接后形成直筒状。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改变内部风道,使风道直径逐渐缩小,从而实现增加气流强度的功能。

6、进一步地,所述套件i和套件ii靠近底座的一侧均匀固定有耐高温橡胶材质的环形密封垫。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对风冷套筒与底座之间密封,防止气流由间隙处流出导致散热效率的降低。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为梯形,且底部开设有若干条相互连通的通风槽,固定板斜面的底端与底座的内壁相贴合,且与散热槽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梯形的设计可以使顶部进入的气流通过斜面进行导流,方便内部热量由各个散热槽处排出。

10、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槽的内部均安装有滤网。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灰尘、异物由此处进入散热壳的内部,对电池组造成腐蚀、损坏。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对于放置电池组的散热壳处具有散热效果,对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实现高效的降温处理;

14、2、同时对于电池组的接线端通过接头降温机构实现此处的降温处理,且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并对降温强度进行调整,防止接线端因高温导致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组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和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固定有用于固定电池组的固定板,所述电池组安装于固定板顶部开设的卡槽内部,所述底座的四个侧面均开设有散热槽,所述顶盖的顶部安装有进气管,所述底座侧面用于输出的若干个接头端的外部均套设有接头降温结构,所述进气管通过分流管分别与若干个接头降温结构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降温结构包括风冷套筒,分冷套筒包括通过合页铰接的u型的套件i和套件ii,套件i和套件ii的拼接端均开设有用于安装与红外温度探针的固定插槽,套件i和套件ii的内壁均固定有相对称的绝缘材质的固定层,且固定层的内壁通过固定的若干个球形触头对供电接线的外部限位,套件ii的外表面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的内侧壁均开设有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活动槽,活动槽的内部卡接有长度值大于调节槽宽度值的挡板,挡板的表面固定有与分流管的分流端相连通的连接阀,套件i和套件ii的内壁均开设有一组导风通道,两组导风通道拼接后相连通且组成螺旋状风槽,螺旋状风槽各条槽的输入端均被挡板遮挡,且与连接阀相适配,螺旋状风槽的出风口分别开设于套件i和套件ii的内壁,且出风口的风口朝向固定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套筒套为圆台状,两个固定层拼接后形成直筒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i和套件ii靠近底座的一侧均匀固定有耐高温橡胶材质的环形密封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为梯形,且底部开设有若干条相互连通的通风槽,固定板斜面的底端与底座的内壁相贴合,且与散热槽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的内部均安装有滤网。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和电池组,所述散热壳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固定有用于固定电池组的固定板,所述电池组安装于固定板顶部开设的卡槽内部,所述底座的四个侧面均开设有散热槽,所述顶盖的顶部安装有进气管,所述底座侧面用于输出的若干个接头端的外部均套设有接头降温结构,所述进气管通过分流管分别与若干个接头降温结构相连通;对于放置电池组的散热壳处具有散热效果,对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实现高效的降温处理;同时对于电池组的接线端通过接头降温机构实现此处的降温处理,且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并对降温强度进行调整,防止接线端因高温导致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阳柳,任科轩,杨芳营,王康,李增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天新长征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4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93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