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变储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29  12


本技术涉及相变储热,尤其涉及一种相变储热装置。


背景技术:

1、人类活动的绝大多数能量是通过热能的形式和环节被转化和利用的,在我国,热能的转化和利用比例高达90%以上。随着社会发展和对能源利用技术的不断改进,储热技术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尤其是在能源的集中供应端和用户端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相变储热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储热方式。相变储热技术具有优秀的储能密度、储热过程中温差变化小等优点。然而,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低,储放热效率低,严重的制约相变储热的发展,因此提高相变储热技术换热效率是尤为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变储热装置,能够提高储热装置的换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包括:

3、外壳;

4、呈螺旋形的碳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碳结构的内部用于容纳相变材料;

5、所述碳结构为多孔结构,所述碳结构的孔径由螺旋形最内端到螺旋形最外端的延伸方向逐渐减小,以使所述碳结构的表面浸润性由螺旋形最内端到螺旋形最外端的延伸方向逐渐降低。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壳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碳结构采用活性炭材料制成。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最外圈的所述碳结构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相贴。

9、本实验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通过设置外壳和呈螺旋形的碳结构,碳结构设置于外壳的内部,碳结构的内部用于容纳相变材料;碳结构为多孔结构,碳结构的孔径由螺旋形最内端到螺旋形最外端的延伸方向逐渐减小,以使碳结构的表面浸润性由螺旋形最内端到螺旋形最外端的延伸方向逐渐降低,从而强化相变材料与螺旋形碳结构的对流换热,实现储热装置的快速吸放热,降低能量在利用时的时空不均一性,提高储热装置的换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结构(2)采用活性炭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相变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外圈的所述碳结构(2)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1)的内表面相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相变储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变储热装置。该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外壳;呈螺旋形的碳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碳结构的内部用于容纳相变材料;所述碳结构为多孔结构,所述碳结构的孔径由螺旋形最内端到螺旋形最外端的延伸方向逐渐减小,以使所述碳结构的表面浸润性由螺旋形最内端到螺旋形最外端的延伸方向逐渐降低。本方案能够提高储热装置的换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卧龙,张炳成,倪煜,孙衍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93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