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皮脱鳞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01  5


本技术涉及鱼皮脱鳞装置及食品加工,具体为一种鱼皮脱鳞装置。


背景技术:

1、鱼鳞,指鱼外表保护自身,防止水流失的外壳,一般呈扇状。鱼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还有铁、锌、钙、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胶质。鱼鳞中还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积聚,具有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以及心脏病等功效。在某些地区鱼鳞还可以被用作装饰。

2、鱼在日常食用时其鳞片都会选择褪去,以方便腌制入味,但在脱鳞过程中鱼表面光滑难以固定,脱去鱼鳞十分麻烦且容易破坏鱼皮表面导致口感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皮脱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皮脱鳞装置,包括装置握把、驱动电机,所述装置握把底端设有电源接口,所述装置握把的底端还设有电源开关;

3、所述装置握把的侧表面设有档位开关,所述装置握把的下方设有菱形脱鳞板,所述菱形脱鳞板通过连接支架安装在转动轴上。

4、优选的,所述装置握把为圆柱形握把其底端设有所述电源接口该接口为三孔式充电接口,所述装置握把底端设有电源开关,该档位开关为滑动调节,上述均为表面安装。

5、优选的,所述电源接口为一种三头式充电接口,下方设有相应的储蓄电池为所述驱动电机提供动能。

6、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上通过连接着的转动轴带动套接在所述转动轴上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为两种筒状结构,一大一下,互相同圆心,并通过横置圆柱连接杆连接。

7、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架中的横置连接杆共有两组分布在所述转动轴的上下两部分,每组共六支支架,分别以60°的角度分布在内圈桶状结构的表面。

8、优选的,所述菱形脱鳞板为一种菱形网状结构,通过菱形的凹槽形成菱形边缘突起,通过这种菱形凸起形成脱鳞结构,所述菱形脱鳞板为一种环状套筒,套接在所述连接支架的外圈筒状结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鱼皮脱鳞装置,通过档位开关可以调整电机功率从而应对不同鱼种的鱼鳞厚度,硬度等情况来使用对应功率,从而达到对鱼皮伤害最小化的处理。

10、通过菱形状脱磷板可以极大地提高对鱼鳞的清理效率,其表面略带有一定弧度可以使脱鳞板和鱼身的接触面积增大,其菱形网状的表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鱼皮的冲击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鱼皮脱鳞装置,包括装置握把(1)、驱动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握把(1)底端设有电源接口(2),所述装置握把(1)的底端还设有电源开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皮脱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握把(1)为圆柱形握把其底端设有所述电源接口(2)该接口为三孔式充电接口,所述装置握把(1)底端设有电源开关(3),该档位开关为滑动调节,上述均为表面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皮脱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口(2)为一种三头式充电接口,下方设有相应的储蓄电池为所述驱动电机(4)提供动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皮脱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4)上通过连接着的转动轴(6)带动套接在所述转动轴(6)上的连接支架(7),所述连接支架为两种筒状结构,一大一下,互相同圆心,并通过横置圆柱连接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鱼皮脱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7)中的横置连接杆共有两组分布在所述转动轴(6)的上下两部分,每组共六支支架,分别以60°的角度分布在内圈桶状结构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皮脱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脱鳞板(8)为一种菱形网状结构,通过菱形的凹槽形成菱形边缘突起,通过这种菱形凸起形成脱鳞结构,所述菱形脱鳞板(8)为一种环状套筒,套接在所述连接支架(7)的外圈筒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皮脱鳞装置,一种鱼皮脱鳞装置,包括装置握把、驱动电机,装置握把底端设有电源接口,装置握把的底端还设有电源开关;装置握把的侧表面设有档位开关,装置握把的下方设有菱形脱鳞板,菱形脱鳞板通过连接支架安装在转动轴上,装装置握把底端设有电源开关驱动电机上通过连接着的转动轴带动套接在转动轴上的连接支架,连菱形脱鳞板为一种菱形网状结构,通过菱形的凹槽形成菱形边缘突起,通过这种菱形凸起形成脱鳞结构,套接在连接支架的外圈筒状结构,通档位开关可以调整电机功率从而达到对鱼皮伤害最小化的处理。通过菱形状脱磷板可以极大地提高对鱼鳞的清理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鱼皮的冲击力。

技术研发人员:曾云龙,曾云彪,杨妃阳,陈妃冠,袁建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雷州市龙之润水产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9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94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