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击穿阻燃B1级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04  9


本技术属于电缆,特别涉及一种耐击穿阻燃b1级电缆。


背景技术:

1、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根据gb50016-20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超高层建筑应选择燃烧性能b1级及以上、产烟毒性为t0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0级的电线和电缆;一类高层建筑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电线电缆燃烧性能应选用燃烧性能b1级、产烟毒性为t1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1级;同时高层建筑、商场、学校、地铁站、机场、体育场、展览馆、医院等人口密集型公众场所即将广泛使用b1电缆。电缆的阻燃防火性能至关重要,现有的b1级电缆很难实现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0级的性能要求,并且在阻燃和电缆内部空间利用率方面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击穿阻燃b1级电缆,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耐击穿阻燃b1级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耐火绝缘线芯、填充层、阻燃包带层和外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绝缘线芯包括由内向外的异形实心导体、防火层和绝缘层,所述防火层采用双层云母带,所述绝缘层采用低烟无卤绝缘材料,所述填充层采用防火泥灌浆,所述阻燃包带层采用玻璃纤维带,所述外护套层采用聚烯烃护套料,阻燃包带层与外护套层之间设有陶瓷化硅橡胶层。

4、进一步的,所述异形实心导体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是圆形单线,所述第二导体是围绕第一导体环形排布的异形单线,所述第二导体至少设置两层。

5、进一步的,所述异形单线的形状角度在16°~60°之间。

6、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化硅橡胶层与外护套层之间设有金属铠装层,所述金属铠装层是镀锌金属带。

7、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包带层采用玻璃纤维带与低烟无卤包带的双层绕包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聚烯烃护套料的氧指数不低于39%,烟密度不低于70%。

9、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击穿阻燃b1级电缆,耐火绝缘线芯中,异形实心导体外侧依次设置双层云母和低烟无卤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异形实心导体中心是圆形单线,围绕中心圆形单线环形排布异形单线,并且异形单线设置多层,有利于提升电缆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和电缆的载流量,防火泥、玻璃纤维带和陶瓷化硅橡胶层配合形成柔性阻燃结构,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其中,陶瓷化硅橡胶层燃烧形成不易碎裂脱落的硬壳,有利于阻隔火势向电缆内部蔓延,金属铠装层从外部为陶瓷化硅橡胶层提供支撑,有利于提升电缆的抗冲击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耐击穿阻燃b1级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耐火绝缘线芯、填充层、阻燃包带层和外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绝缘线芯包括由内向外的异形实心导体、防火层和绝缘层,所述防火层采用双层云母带,所述绝缘层采用低烟无卤绝缘材料,所述填充层采用防火泥灌浆,所述阻燃包带层采用玻璃纤维带,所述外护套层采用聚烯烃护套料,阻燃包带层与外护套层之间设有陶瓷化硅橡胶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击穿阻燃b1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实心导体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是圆形单线,所述第二导体是围绕第一导体环形排布的异形单线,所述第二导体至少设置两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击穿阻燃b1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单线的形状角度在16°~60°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击穿阻燃b1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化硅橡胶层与外护套层之间设有金属铠装层,所述金属铠装层是镀锌金属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击穿阻燃b1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包带层采用玻璃纤维带与低烟无卤包带的双层绕包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击穿阻燃b1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护套料的氧指数不低于39%,烟密度不低于7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耐击穿阻燃B1级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耐火绝缘线芯、填充层、阻燃包带层和外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绝缘线芯包括由内向外的异形实心导体、防火层和绝缘层,所述防火层采用双层云母带,所述绝缘层采用低烟无卤绝缘材料,所述填充层采用防火泥灌浆,所述阻燃包带层采用玻璃纤维带,所述护套层采用聚烯烃护套料,阻燃包带层与护套层之间设有陶瓷化硅橡胶层。该耐击穿阻燃B1级电缆通过防火泥、玻璃纤维带和陶瓷化硅橡胶层配合形成柔性阻燃结构,有利于提升电缆的防火阻燃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魁学宏,杨光,张龙龙,韩亚飞,胡杰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川集团铜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3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95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