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及包括该自动转弯储料装置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一种生产线,其包括气缸珩磨机(前工序)和去毛刺机(后工序)。然而,现有的气缸珩磨机的出料线较短(如最多只能存储4个物料),当出料线满料时,气缸珩磨机就会自动停止作业,且当前工序下放的物料被去毛刺机加工完成后,去毛刺机也会自动停止作业;而由于负责气缸珩磨机和去毛刺机岗位的操作人员还要同时兼顾其他的工位作业,因此经常出现设备等待操作人员操作的问题,且操作人员需要频繁的在气缸珩磨机的出料线和去毛刺机之间来回移动,以从气缸珩磨机的出料线取出物料并将其放入下一工位以待去毛刺机对物料进行后工序加工。此外,因为气缸珩磨机的出料角度与毛刺机的进料角度在水平面方向相差90度(即气缸珩磨机的出料线送出的物料需要在水平面上转动90度后才能放入下一工位),使得每个物料都需要进行定位,导致一般的直通衔接机构无法实现该定位处理;而若是在气缸珩磨机和去毛刺机之间引入自动化搬运设备,则需要增加较多的机械及动力装置,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成本,且增加的设备受空间限制大,因此使得自动化搬运设备的引入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物料进行定向转动且降低操作人员工作量的自动转弯储料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自动转弯储料装置的生产线。
3、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其中,包括衔接导向单元和储料单元,衔接导向单元包括第一导槽,第一导槽具有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第一导向通道的第一出口端处设置有转弯触发块,第二导向通道的第二入口端与第一出口端对接,第二导向通道与第一导向通道呈折弯设置,在自动转弯储料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第一导向通道的第一入口端的第一高度、第一出口端的第二高度、第二导向通道的第二出口端的第三高度依次减小,储料单元包括第二导槽,第二导槽的第四入口端与第二出口端对接。
4、由上可见,衔接导向单元用于衔接前级设备和储料单元,且当物料通过衔接导向单元移动至储料单元进行存放的过程中,衔接导向单元使移送过程中的物料发生偏转,使物料进入衔接导向单元时的放置角度与移出衔接导向单元时的放置角度不同,以使物料在移送过程中自动发生预设角度的偏转,实现对物料的定位处理;此外,由于物料的移送、偏置是依靠衔接导向单元的结构及物料所受的重力,因此无需额外设置电气元件进行控制,更好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使得自动转弯储料装置的使用更加的简单、方便,且自动转弯储料装置的使用受空间限制小,使用灵活性高。
5、进一步的方案是,衔接导向单元还包括导向片组和辅助滑轨,导向片组包括第一导向片和第二导向片,第一导向片、第二导向片和辅助滑轨均与第一导槽连接,第一导向片、第二导向片和辅助滑轨之间形成弧形导向通道,弧形导向通道的第三入口端与第二出口端对接,弧形导向通道的第三出口端与第四入口端对接,第三出口端的第四高度小于第三高度。
6、由上可见,通过增设导向片组和辅助滑轨,使得衔接导向单元的结构及布局更加的优化及合理,有利于使物料进行更大角度范围的偏转,同时也使得与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对接的前、后级设备的空间布局更加的优化及合理。
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导槽包括第一折弯段、第一滚动组件、第二折弯段、第二滚动组件和第三导向片,第一折弯段在第一入口端处形成有避让口,第一滚动组件设置在第一折弯段的底部,第一滚动组件和第一折弯段形成第一导向通道,第二折弯段与第一折弯段呈折弯设置,第二滚动组件设置在第二折弯段的底部,第三导向片与第二折弯段或第二滚动组件连接,第三导向片靠近第一出口端的一端具有弧形导向段,转弯触发块位于弧形导向段的伸出端的切线延长线上,第三导向片、第二折弯段和第二滚动组件形成第二导向通道。
8、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物料能够顺畅地沿衔接导向单元移动,并使物料在移动过程中更好的进行角度偏转、定位,从而使得移出衔接导向单元后的物料的能够满足后级设备的加工需求;此外,上述设计能够进一步优化衔接导向单元的结构及布局,并使得衔接导向单元的制作更加简单、方便;再者,第三导向片的弧形导向段设计使与转弯触发块接触后发生偏转的物料更好的进入第二导向通道内。
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滚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架和多个第一滚动件,第一连接架与第一折弯段连接,多个第一滚动件沿第一连接架的延伸方向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连接架上,第二滚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架和多个第二滚动件,第二连接架与第二折弯段连接,多个第二滚动件沿第二连接架的延伸方向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连接架上;第一滚动件为轴承或滚轮,第二滚动件为轴承或滚轮,第一滚动组件和第二滚动组件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第一滚动组件沿第一导向通道的宽度分布,两组第二滚动组件沿第二导向通道的宽度分布。
10、由上可见,通过对第一滚动组件和第二滚动组件对设计,使得物料能够平稳、顺畅地在第一导向通道内和第二导向通道内移动、偏转。
1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辅助滑轨包括两根以上呈并列设置的滑杆,滑杆自第三入口端向第三出口端延伸。
12、由上可见,采用两根以上的滑杆作为辅助滑轨既能够对物料进行可靠的支撑,又能够避免对物料的移动造成阻碍,使得衔接导向单元能够更好地对第二导槽进行对接,并使物料能够更好的滑入第二导槽内。
13、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导槽的第四出口端的第五高度小于第四入口端的第六高度;第二导槽内设置有第三滚动组件,第三滚动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架和多根辊轴,多根辊轴沿第二导槽的延伸方向分布,辊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三连接架上。
14、由上可见,使第二导槽倾斜设置并配合第三滚动组件的设置,使得由衔接导向单元移出的物料能够更好的移动至第二导槽的末端并进行排列存放,使得物料能够填满第二导槽,并防止第二导槽为被填满时物料在衔接导向单元内堆积。
1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导槽在第四出口端处设置有排水口;第一导槽伸入至第二导槽内;排水口上安装有接头。
16、由上可见,排水口有利于储料单元将物料携带的切削液排出第二导槽;将第一导槽伸入至第二导槽内使得第一导槽内物料携带的切削液能够排入第二导槽,从而防止第一导槽内的切削液散落在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周边,污染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周边的环境;排水口上设置接头能够更好地对第二导槽内的切削液进行排泄,并防止排泄过程中切削液溅射到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周边,防止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周边环境被污染。
1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储料单元还包括支架,第二导槽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包括两根支脚和两组驱动机构,第一根支脚位于第四入口端处,第二根支脚位于第四出口端处,两组驱动机构与两根支脚一一对应,驱动机构连接在支脚和第二导槽之间,驱动机构可驱动第二导槽在高度方向上移动。
18、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得储料单元及与其对接的衔接导向单元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前、后级设备,从而使自动转弯储料装置的实用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
1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机构包括丝杠、滑车和调节手轮,丝杠平行于高度方向,丝杠绕自身的轴心可转动地安装在支脚上,滑车在高度方向上与支脚可滑动地连接,滑车与丝杠螺纹连接,第二导槽与滑车连接,调节手轮与丝杠的一端连接;滑车上设置有连接块、转轴和锁紧件,连接块与第二导槽连接,转轴绕自身的轴心与连接块可转动地连接,转轴与滑车连接,转轴垂直于丝杠,锁紧件连接在连接块和转轴之间,锁紧件限制转轴相对连接块转动。
20、由上可见,通过对驱动机构的设计,使得驱动结构能够精准地控制第二导槽及与其对接的衔接导向单元的位置高度;而连接块、转轴和锁紧件的设置则使得储料单元具有折叠功能,以便于对储料单元的运输、收纳。
21、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线,其中,包括上述的自动转弯储料装置。
22、由上可见,设置有上述自动转弯储料装置的生产线,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物料能够通过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在两个加工设备之间进行移动,且物料通过自动转弯储料装置的角度偏转、定位处理后能够适配上述两个设备的不同加工位置需求。此外,由于自动转弯储料装置是依靠机械结构对物料进行运输,因此还无需设置电气器件,使得自动转弯储料装置的使用更加的简单、方便,同时自动转弯储料装置的使用受空间限制小,使用灵活性高,且使用成本更低。
1.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转弯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10.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转弯储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