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案件比的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5-06  7


本发明涉及统计学领域,尤其涉及政务管理案件中除冗余信息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案件比的方法、组件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案件比是衡量政务质量的核心指标,案是指发生的纠纷,件是指这些纠纷进入政务程序所经历的所有环节,每一个环节即为政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案件。案件比数值越大,表示纠纷处理效能越高。现有案件比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穷举法”是根据与诉讼环节有关的“案号”中的关键字,预先分穷举出“纠纷”和“诉讼环节”对应的所有关键字,利用计算机设备搜索关键字的方法分别求和得到相应的案件数,二者相除得到案件比;另一种“计数法”是通过一个进入政务程序的案件为索引,利用计算机设备搜索关联诉讼环节的方法计算出该案件经历的所有诉讼环节数,用1除以该数目,得到此案件的案件比。

2、案件比是评价政务机关工作效能的重要指标,影响着政务机关绩效考核以及政务管理的科学运行,一直深受管理者的关注。惯用的“穷举法”中案与件无法一一对应,“计数法”中案与件一一对应,但仅能计算某一个纠纷的案件比,对于某一统计时段的案件比、某一单位的案件比、以及某一类案由的案件比、尚未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件比的计算公式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计算案件比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计算某一时段、某一单位、某一类案由的案件比。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案件比的计算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3、步骤一,获取相关数据。通过现有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直接查询,获取某一时段由某一单位办理的某一案由的全部生效诉讼案件数、已结案件数、未结案件数、一审未结案件数,二审未结案件数,管辖案件未结案件数,送达案件未结案件数。

4、步骤二,计算案件比。某一时段由某一单位办理的某一案由的案件比,采用的是式

5、

6、本发明的原理是:本发明采用图形模拟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诉讼环节上案件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假设某一时段由某一单位办理的某一案由的案件封闭在一个容器内,固定时段内容器内圆球的数量是固定的,每一个圆球代表一个案件,后续环节的案件排列在前序环节的案件之后,空心球○代表未结案件,实心球●代表已结案件,根据诉讼规律已结案件,经过上诉期或者申诉期,无当事人上诉或者申诉的,则案件生效,生效案件由实心圆球加挡板●|代表。如图1所示,一个纠纷下的所有案件形成一个排列组合,封闭容器内的案件序列存在14种排列组合: 1.立案后,一审未结。记为○;2.立案后,一审未结,后续衍生管辖或送达等“诉中诉”案件未结,记为○○;3.一审案件结案,上诉后,二审案件未结。记为●○;4.一审案件结案,二审结案。结案方式为维持或改判,二审案件生效。记为●●|;5.一审结案,二审结案。结案方式为发回重审,重审案件未结。记为●●○;6.一审结案,二审结案。结案方式为发回重审,重审案件已结,上诉后二审案件未结。记为●●●○;7.一审结案,二审结案。结案方式为发回重审,重审案件已结,上诉后二审案件已结。后续重复排列组合4或排列组合5;8.一审结案,一审生效。当事人自动履行。记为●|;9.一审结案,一审生效。执行案件未结。记为●|○;10.一审结案,一审生效。执行案件已结。记为●|●;11.一审结案,二审结案。二审案件生效,执行案件未结。记为●●|○;12.一审结案,二审结案。二审案件生效,执行案件已结。记为●●|●;13.一审结案,二审结案,再审结案。再审生效,执行案件未结。记为●●●|○;14.一审结案,二审结案,再审结案。再审生效,执行案件已结。记为●●●|●。根据诉讼法,案件被发回重审或者指令再审,撤销原生效诉讼案件,所以生效诉讼案件在一个案件序列中仅能出现0次或1次,不可能同时出现2次或2次以上,所以生效诉讼案件数描述了排列组合4、8、9、10、11、12、13、14的情况;一审未结案件数描述了排列组合1、5的情况;管辖案件未结案件数,送达案件未结案件数描述的排列组合2是排列组合1的特例,因重复计算应当减去;二审未结案件数描述了排列组合3、6的情况。基于上述的数据资料,提出了式的分子。同时,由于案件只能有未结或者已结两种状态,提出了式的分母。利用该公式可计算出某一时段由某一单位办理的某一案由的案件比。

7、案件比的计算组件,其包括,

8、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和/或参与运行的数据;

9、运行模块,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运行过程。

10、还包括,

11、输入输出组件,用于所述的参与运输的数据输入和结果的输出;

12、通讯模块,用于从远端接收所述的运算的数据和/或将结果传到远端。

13、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一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多个程序代码,其用以加载至一电子装置,使得该电子装置执行本申请的方法。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运用案件发生未结、已结、生效的状态,通过图形模拟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案件比的计算公式,即式。该公式降低了案件比的计算难度,有效解决了通过案号穷举模式下因考虑不周全带来的结果不准确,解决案件一一对应的问题,并且能够计算某一时段由某一单位办理的某一案由的案件比,突破仅能计算单个案件的案件比的限制。经实测数据或试验数据验证,所提出的计算公式反映了案件质量的特征,公式从案件状态入手,使人为手段提高案件比的数据造假无从下手,实现在全社会提高政务效能的作用。



技术特征:

1.案件比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2.案件比的计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案件比的计算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一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包括多个程序代码,其用以加载至一电子装置,使得该电子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案件比的一种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相关数据;利用式计算案件比。本发明运用案件发生未结、已结、生效的状态,通过图形模拟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案件比的计算公式,即式。该公式降低了案件比的计算难度,有效解决了通过案号穷举模式下因考虑不周全带来的结果不准确,解决案件一一对应的问题,并且能够计算某一时段由某一单位办理的某一案由的案件比,突破仅能计算单个案件的案件比的限制。经实测数据或试验数据验证,所提出的计算公式反映了案件质量的特征,公式从案件状态入手,使人为手段提高案件比的数据造假无从下手,实现在全社会提高政务效能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马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赫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96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