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吸脱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06  9


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吸脱附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以及“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计划的实施,绿色、节能的环保装置符合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产业,各地方政府也已颁布相关配套的技术开发鼓励和奖励制度,鼓励和奖励先进设备和技术开发,鼓励和奖励使用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企业和推广。

2、吸附装置是常用的vocs环保处理设备,通常采用矩形吸附罐,导致吸附剂的接触面积较小,吸附效率低。另外,现有的吸脱附装置规格不统一,不利于工厂的生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吸脱附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顶部的顶板、底部的底板以及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侧板,其中一侧板上设置进气口,所述箱体内设置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形成气体流动腔,所述气体流动腔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侧设置出气口;所述隔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吸脱附腔,所述吸脱附腔内设置若干吸脱附组件,若干所述吸脱附组件沿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依次间隔平行设置,且所述吸脱附组件竖直设置于所述吸脱附腔内,所述吸脱附组件底部与所述底板配合固定,所述吸脱附组件顶部与所述隔板配合固定;所述吸脱附组件包括配合设置在所述隔板与所述底板上的滤筒以及设置在滤筒内的吸附剂。

2、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与所述底板均采用开孔板制成,所述隔板与所述底板上均设置所述滤筒穿插的贯通孔,所述滤筒顶部通过圆台卡接于所述隔板上,所述滤筒底部穿出所述底板设置卸料板。

3、进一步地,所述滤筒包括套接配合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设置用于容置所述吸附剂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顶部设置内盖板,底部设置卸料板。

4、进一步地,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均采用开孔板制成,所述内筒的底部与顶部均设置孔板,且所述内盖板一端与所述内筒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筒顶部通过螺栓件配合紧固。

5、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若干加强筋板,保证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稳定性。

6、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对应所述滤筒设置料口,料口上设置顶盖板,所述顶盖板与所述料口的沿边通过螺栓件配合紧固;所述卸料板与所述滤筒底部通过螺栓件配合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设置四组吸脱附组件形成模块化吸脱附装置。

8、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剂为颗粒活性炭、柱状活性炭和颗粒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0、(1)本申请的模块化包括两点:其一,吸脱附组件的模块化(即滤筒的模块化),根据吸脱附规格,在不同大小的箱体内设置不同数量的吸脱附组件;其二,吸脱附装置的模块化,根据不同的吸脱附规格,接入不同数量的吸脱附模块;模块化、标准化生产,有利于质量把控和大规模生产,缩短了供货周期,提升了生产效率;

11、(2)滤筒设置为包括外筒和内筒的圆形滤筒,圆筒的结构刚度大,容置腔的吸附剂与圆筒的接触面积大、气流布局均匀、阻力低,形成较低的过滤速度、较长的停留时间,具有净化效率大、节能等优势;

12、(3)通过顶盖板、内盖板和卸料板进行装料和卸料,装卸料方便、密封可靠、操作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吸脱附装置,包括箱体(10),箱体(10)包括顶部的顶板(11)、底部的底板(12)以及设置在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的侧板(13),其中一侧板(13)上设置进气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内设置隔板(15),所述隔板(15)与所述顶板(11)之间形成气体流动腔(16),所述气体流动腔(16)远离所述进气口(14)的一侧设置出气口(17);所述隔板(15)与所述底板(12)之间形成吸脱附腔(18),所述吸脱附腔(18)内设置若干吸脱附组件(20),若干所述吸脱附组件(20)沿所述进气口(14)至所述出气口(17)依次间隔平行设置,且所述吸脱附组件(20)竖直设置于所述吸脱附腔(18)内,所述吸脱附组件(20)底部与所述底板(12)配合固定,所述吸脱附组件(20)顶部与所述隔板(15)配合固定;所述吸脱附组件(20)包括配合设置在所述隔板(15)与所述底板(12)上的滤筒(21)以及设置在滤筒(21)内的吸附剂(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吸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5)与所述底板(12)均采用开孔板制成,所述隔板(15)与所述底板(12)上均设置所述滤筒(21)穿插的贯通孔,所述滤筒(21)顶部通过圆台(19)卡接于所述隔板(15)上,所述滤筒(21)底部穿出所述底板(12)设置卸料板(2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吸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21)包括套接配合的外筒(211)和内筒(212),所述内筒(212)和所述外筒(211)之间设置用于容置所述吸附剂(22)的容置腔(213),所述容置腔(213)的顶部设置内盖板(214),底部设置卸料板(2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吸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11)和所述内筒(212)均采用开孔板制成,所述内筒(212)的底部与顶部均设置孔板(216),且所述内盖板(214)一端与所述内筒(212)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筒(211)顶部通过螺栓件(217)配合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吸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12)和外筒(211)之间设置若干加强筋板(218),保证所述内筒(212)和所述外筒(211)的稳定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吸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对应所述滤筒(21)设置料口(111),料口(111)上设置顶盖板(112),所述顶盖板(112)与所述料口(111)的沿边通过螺栓件(217)配合紧固;所述卸料板(215)与所述滤筒(21)底部通过螺栓件(217)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吸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内设置四组吸脱附组件(20)形成模块化吸脱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吸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22)为颗粒活性炭、柱状活性炭和颗粒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模块化吸脱附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顶部的顶板、底部的底板以及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侧板,其中一侧板上设置进气口,箱体内设置隔板,隔板与顶板之间形成气体流动腔,气体流动腔远离进气口的一侧设置出气口;隔板与底板之间形成吸脱附腔,吸脱附腔内设置若干吸脱附组件,若干吸脱附组件沿进气口至出气口依次间隔平行设置,且吸脱附组件竖直设置于吸脱附腔内,吸脱附组件底部与底板配合固定,吸脱附组件顶部与隔板配合固定;吸脱附组件包括滤筒和设置在滤筒内的吸附剂。本申请根据不同的吸脱附规格,接入不同数量的吸脱附模块;模块化、标准化生产,有利于质量把控和大规模生产,缩短了供货周期,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董晴云,孙炜,张佳伟,刘晓文,陈思文,沈丽萍,何冕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迈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8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96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