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壁机底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14  5


本技术涉及破壁机,特别是一种破壁机底座。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破壁机底座由于电机安装有壳体预设的电机座内,电机与壳体直接接触,使得电机上产生的振动容易传递至整个壳体,进而产生噪音。

2、形如公开号为cn217547837u的专利公开的一种破壁机底座,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上端相连接有蘑菇头本体,蘑菇头本体包括下柱体,在下柱体上设有上柱体,下柱体上设有用于与输出轴连接的下连接槽;上柱体上设有上连接槽,在上连接槽的内壁上设有定位肋,上连接槽内还设有硅胶密封垫。

3、上述技术的破壁机,壳体本体上一体设置有电机座,电机搭接在电机座上,电机产生的振动容易通过电机座传递至整个壳体本体,进而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噪音的破壁机底座。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破壁机底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电机,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上面板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面板之间安装有第一柔性垫圈;所述上面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电机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底部。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电机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插接在所述连接孔内,所述连接柱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连接孔内。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柔性垫圈,所述第二柔性垫圈压接在所述连接柱和连接孔之间。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柱,所述上面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接在所述定位孔内。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面板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通孔和所述定位孔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槽中部镂空形成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大小与所述电机大小适配,所述电机能够上下穿过所述安装孔。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内一体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伸进所述电机座内,所述电机的四周与所述电机座的侧壁之间留有一定间隙。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面板上安装连接板,上面板与连接板之间设置第一柔性垫圈,上面板上设置通孔,电机穿过通孔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使得电机悬挂在连接板的下方,电机不与外壳直接接触,减少振动的传递,进而减少噪音。



技术特征:

1.一种破壁机底座,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安装有电机(4),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壁机底座,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破壁机底座,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破壁机底座,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破壁机底座,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破壁机底座,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壁机底座,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破壁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破壁机底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电机,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上面板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面板之间安装有第一柔性垫圈;所述上面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电机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底部。本技术通过在上面板上安装连接板,上面板与连接板之间设置第一柔性垫,上面板上设置通孔,电机穿过通孔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使得电机悬挂在连接板的下方,电机不与外壳直接接触,减少振动的传递,进而减少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郑耀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十三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5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97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