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管道排泥,具体为防堵塞的排泥设备。
背景技术:
1、许多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污水,处理污水时最常使用的运输工具便是管道,管道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可避免污染物与环境直接接触导致影响了当地的生态或市貌,随着社会对管道的需求逐渐增加,人们遇到的相关困难也越来越多,如管道阻塞清理就成为困扰使用者的最大困难之一,通常为了疏通这些被阻塞的管道,需要工人手动拆除后疏通或者直接替换,对于使用者而言会造成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引发不良的使用体验。
2、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排污管道一旦被阻塞,需要人工手动清理管道,造成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从而影响生产效率;2、人工手动清理管道可能会导致污渍泄流致使环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堵塞的排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防堵塞的排泥设备,包括清扫装置,所述清扫装置前端设置有扫丝,所述扫丝环绕固定于连接杆侧面,所述连接杆一端安装于固定轴内部,所述固定轴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侧面均匀分布焊接连接有三个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壳体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外侧环绕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所述弹簧远离第一支撑杆一端与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杆一端安装有履带轮,所述履带轮与管道内壁接触,所述壳体背面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主轴连接有螺旋桨,壳体外壁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管道靠近管道阀门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贯通管道内壁通过排泥阀门与连接口内部贯通。
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扫丝规则排列成矩形平面,所述扫丝组合体共计四片,且均匀环绕固定于连接杆侧面。
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内壁滑动连接。
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履带轮呈倒三棱柱形状,且外侧包裹有小型履带。
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排泥阀门安装在连接口上端。
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为防水材质。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中,清扫装置启动后会带动连接杆沿轴心开始旋转,由于扫丝固定于连接杆侧面致使扫丝开始围绕连接杆轴心做旋转运动,粘连于管道内壁的污渍被扫丝扫下后混入水流,被冲向排泥口,以达到清理管道的目的,需要排泥时需要将排泥阀门附近的管道阀门关闭,向管道内部注水,连接口连接水管,打开排泥阀门,便可收集到清扫装置清理出的污渍。
9、本实用新型中,弹簧簧体环绕第二支撑杆安装并使远离第一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杆底部,致使第二支撑杆可因外界压力作用滑入第一支撑杆内壁,又因弹簧作用不断对履带轮施力,达到适用于不同管道直径的效果,履带轮需要与管道紧密接触,倒三棱柱形状的履带轮可以增大与管道的接触面积,在水流冲击下保证装置可以固定于管道内壁并正常实施工作。
1.防堵塞的排泥设备,包括清扫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装置(1)前端设置有扫丝(2),所述扫丝(2)环绕固定于连接杆(3)侧面,所述连接杆(3)一端安装于固定轴(4)内部,所述固定轴(4)与壳体(5)固定连接,所述壳体(5)侧面均匀分布焊接连接有三个第一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7)远离壳体(5)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二支撑杆(8)外侧环绕安装有弹簧(6),所述弹簧(6)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7),所述弹簧(6)远离第一支撑杆(7)一端与第二支撑杆(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8)远离第一支撑杆(7)一端安装有履带轮(9),所述履带轮(9)与管道(12)内壁接触,所述壳体(5)背面安装有电动机(11),所述电动机(11)主轴连接有螺旋桨(10),壳体(5)外壁设置有定位装置(17),所述管道(12)靠近管道阀门(13)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14),所述排泥口(14)贯通管道(12)内壁通过排泥阀门(16)与连接口(15)内部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的排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扫丝(2)规则排列成矩形平面,所述扫丝(2)组合体共计四片,且均匀环绕固定于连接杆(3)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的排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8)与第一支撑杆(7)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的排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轮(9)呈倒三棱柱形状,且外侧包裹有小型履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的排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阀门(16)安装在连接口(15)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的排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17)为防水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