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视频会议一体机的集成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14  2


本技术涉及视频会议一体机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视频会议一体机的集成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在现代办公过程中,常因开会人员距离过远的问题,常需要用到高效视频会议一体机,将外接输送线输送至其内部的数据显示出来,并对会议室内部的影像进行记录。

2、现有的高效视频会议一体机,在使用过程中,针对散热处理问题仅有机身自备的散热格栅、散热孔进行排热处理,存在以下缺陷:散热效果一般,散热效率低下,不适合视频会议一体机的长时间持续使用,易出现机身过热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视频会议一体机的集成散热结构。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高效视频会议一体机的集成散热结构,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嵌设有散热格栅,所述散热格栅的外侧设置有抽气组件,所述显示屏上嵌设有两个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外侧接触有两个安装至显示屏外侧的水冷盒,两个所述水冷盒之间安装有两个折管,左侧所述折管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桨,所述驱动桨的外侧设置有传动机构。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5、所述抽气组件包括微型气泵、两个导管与卡盒,所述卡盒安装至显示屏上且处于散热格栅的外侧,所述微型气泵安装至显示屏的外侧,所述微型气泵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分别与两个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左侧所述导管远离微型气泵的一端穿入并固定连接至卡盒的内部。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圆盒、传动轴与一组旋转板,所述圆盒安装至显示屏的外侧,右侧所述导管远离微型气泵的一端穿入并固定连接至圆盒的内部,所述旋转板安装至传动轴的外侧且处于圆盒的内部,所述传动轴的顶端穿过圆盒并转动连接至左侧折管的内部,所述传动轴的顶端与驱动桨的底端固定连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水冷盒的上嵌设有制冷器,所述制冷器的发热端处于水冷盒的外侧。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顶部所述水冷盒上安装有与其连通的注水管。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本方案采用抽气的方式提升散热格栅的散热效率,搭配吸热板对显示屏内部热量进行快速吸附,随后采用低温水源将吸附的热量进行快速消除,搭配快速散热效果,降低机身过热现象发生,便于设备长时间持续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视频会议一体机的集成散热结构,包括显示屏(1),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1)上嵌设有散热格栅(2),所述散热格栅(2)的外侧设置有抽气组件(3),所述显示屏(1)上嵌设有两个吸热板(9),所述吸热板(9)的外侧接触有两个安装至显示屏(1)外侧的水冷盒(4),两个所述水冷盒(4)之间安装有两个折管(5),左侧所述折管(5)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桨(6),所述驱动桨(6)的外侧设置有传动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视频会议一体机的集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组件(3)包括微型气泵(31)、两个导管(32)与卡盒(33),所述卡盒(33)安装至显示屏(1)上且处于散热格栅(2)的外侧,所述微型气泵(31)安装至显示屏(1)的外侧,所述微型气泵(31)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分别与两个导管(32)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左侧所述导管(32)远离微型气泵(31)的一端穿入并固定连接至卡盒(3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视频会议一体机的集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7)包括圆盒(71)、传动轴(72)与一组旋转板(73),所述圆盒(71)安装至显示屏(1)的外侧,右侧所述导管(32)远离微型气泵(31)的一端穿入并固定连接至圆盒(71)的内部,所述旋转板(73)安装至传动轴(72)的外侧且处于圆盒(71)的内部,所述传动轴(72)的顶端穿过圆盒(71)并转动连接至左侧折管(5)的内部,所述传动轴(72)的顶端与驱动桨(6)的底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视频会议一体机的集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盒(4)的上嵌设有制冷器(8),所述制冷器(8)的发热端处于水冷盒(4)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视频会议一体机的集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顶部所述水冷盒(4)上安装有与其连通的注水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视频会议一体机的集成散热结构,属于视频会议一体机领域,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嵌设有散热格栅,所述散热格栅的外侧设置有抽气组件,所述显示屏上嵌设有两个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外侧接触有两个安装至显示屏外侧的水冷盒,两个所述水冷盒之间安装有两个折管,左侧所述折管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桨,所述驱动桨的外侧设置有传动机构。该技术,采用主动吸热处理搭配散热格栅处的抽气作业,提升散热效率与效果,减少机身过热现象发生,便于设备长时间持续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胡海波,孔德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瑞威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3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97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