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抬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17  0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肢体抬高装置。


背景技术:

1、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病人劳动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险。该病一直在临床上深受重视。十九世纪著名医学家魏尔啸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液滞缓,静脉壁的损伤和高凝状态。左下肢血栓形成远远高于右下肢,特别是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有时下肢静脉血栓还可以向心性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堵塞肾静脉而引起肾功能衰竭从而威胁生命。

2、临床中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医生会嘱咐其将下肢抬高20-30度,制动,并禁止按摩热敷等操作,临床多采用普通枕头予以肢体垫高,但是此种方法会出现患肢抬高角度不够与因无法固定角度,出现肢体角度下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抬高装置,该装置可以调节患者肢体抬高的角度,使患肢在抬高时角度固定不会出现滑落下移的状况,从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肢体抬高装置,包括底板,

4、底板的顶端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呈开口状;

5、安装槽内沿其开口端方向铰接安装有连接板;

6、连接板靠近底板的一端上等距对称开设有限位槽;

7、安装槽内对称安装有铰接座,铰接座上均铰接安装有铰接块,铰接块的另一端均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铰接块的一端均抵持在限位槽内;

8、连接板远离底板的一端上设有沙发垫。

9、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底板的顶端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呈开口状,安装槽内沿其开口端方向铰接安装有连接板,将患者的下肢搭设放置在连接板上,连接板靠近底板的一端上等距对称开设有限位槽,安装槽内对称安装有铰接座,铰接座上均铰接安装有铰接块,铰接块的另一端均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铰接块的一端均抵持在限位槽内,调节好连接板的角度后,将支撑杆抵持在限位槽将连接板进行限位,防止其发生下滑的情况,连接板远离底板的一端上设有沙发垫,通过设置沙发垫使患肢放置在连接板上时更加舒适。

10、进一步的,底板上延其水平方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表面上转动安装有转环;

11、转环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杆。

12、当不使用装置时,将支撑杆从限位槽内取出,将连接板放置在安装槽内,拧动连接杆外的转环,使限位杆将连接板限位在安装槽内,这样折叠后方便携带。

13、进一步的,底板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安装有把手。

14、通过设置底板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安装有把手,这样使用者携带时方便拿取。

15、进一步的,限位槽内均镀有磁铁,支撑杆远离铰接块的一端上镀有磁铁。

16、通过设置支撑杆通过磁铁可以磁吸在限位槽内,以防连接板朝向患肢的一侧发生倾倒,对患者照成不必要的伤害。

17、进一步的,连接板与沙发垫之间设有魔术粘贴,连接板与沙发垫之间通过魔术粘贴相粘连。

18、通过设置连接板与沙发垫之间通过魔术粘贴相粘连,方便将沙发垫取下清理。

19、进一步的,沙发垫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上缝合安装有拉带。

20、通过设置沙发垫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上缝合安装有拉带,方便使用者将连接板从安装槽内拉出。



技术特征:

1.一种肢体抬高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肢体抬高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呈开口状;安装槽内沿其开口端方向铰接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靠近底板的一端上等距对称开设有限位槽;安装槽内对称安装有铰接座,铰接座上均铰接安装有铰接块,铰接块的另一端均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铰接块的一端均抵持在限位槽内;连接板远离底板的一端上设有沙发垫。通过设置将患者的下肢搭设放置在连接板上,调节好连接板的角度后,将支撑杆抵持在限位槽将连接板进行限位,防止其发生下滑的情况,连接板远离底板的一端上设有沙发垫,通过设置沙发垫使患肢放置在连接板上时更加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吴美景,宋美兰,吴秀娟,李林霞,王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口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103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98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