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用墙基高速相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17  11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技术辅助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用墙基高速相机支架。


背景技术:

1、对碰撞中车辆的车体结构变形进行分析,是对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基础前置工作,其中高速相机在此领域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速摄影相机是工业相机的一种,能够以很高的频率记录一定时长的动态图像,其拍摄速度通常为每秒1000帧—20000帧不等。而极高的拍摄速度,使得拍摄时相机快门以极快的速度开合,导致曝光时间极短,所需进光量极大;这意味着高速相机所需工作条件比较苛刻。

2、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车载固定支架,但在车辆碰撞试验过程中,存在支架随车碰撞时产生抖动影响成像质量的不足,为克服上述不足,如公告号为cn2101186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吊装高速相机支架,其将整个相机支架吊装在天花板上,由于涉及高空作业,存在相机调节不方便的不足;另外,在碰撞试验完成后,也不能将相机支架收纳折叠起来,存在支架收纳不便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用墙基高速相机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相机调节、支架收纳不方便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用墙基高速相机支架,包括支座、相机框、相机和调节组件,支座设置在墙壁上,相机设置在相机框内;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和至少两个旋臂,调节座与支座固定连接,旋臂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相机框与最近端旋臂的第一连接筒转动连接,相邻旋臂之间通过相适配的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转动连接,调节座与最远端旋臂的第二连接筒转动连接。

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现有的高空吊装支架,需要高空作业,其相机的调节不便,也存在安全风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设置旋臂,可在较大程度范围内,调节相机所处位置,满足试验需要的不同整体视角;通过简单方便的转动旋臂的操作,既可以调节相机的前后位置,方便相机对焦,也可以确定相机视角的左右方向。另外,在碰撞试验完成后,还可以通过转动旋臂,将整个相机支架靠墙壁快速收拢,使相机框贴近墙壁收纳,避免损坏风险。

4、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墙壁上,支撑板的上表面和最下方的旋臂下表面齐平且滑动配合。设置支撑板,一方面,在旋转旋臂进行收纳折叠时,支撑板对旋臂的转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相机框等部件直接撞击到墙壁上,另一方面,当相机支架完全折叠收拢后,支撑板还对整个相机支架起到支撑作用,使得相机支架长期折叠收拢后的载荷合理分配,提高相机支架结构的抗疲劳性能。

5、进一步地,相机框为正面不封口的薄壁盒体。将相机设置在相机框内,减少碰撞试验中较大块的碰撞物碎片飞溅对相机带来的损害。

6、进一步地,所述相机框内的底部还设置有云台,相机固定连接在云台上。通过云台,防止相机的抖动,还可以通过云台进行相机上下左右视角的微调。

7、进一步地,支座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相应的螺钉。方便将支架固定在墙壁上。

8、进一步地,相机为高速相机。适用碰撞试验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用墙基高速相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相机框、相机和调节组件,所述支座设置在墙壁上,所述相机设置在相机框内;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和至少两个旋臂,所述调节座与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臂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所述相机框与最左端旋臂的第一连接筒转动连接,相邻旋臂之间通过相适配的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座与最右端旋臂的第二连接筒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用墙基高速相机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墙壁上,支撑板的上表面和最下方的旋臂下表面齐平且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用墙基高速相机支架,其特征在于:相机框为正面不封口的薄壁盒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用墙基高速相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框内的底部还设置有云台,相机固定连接在云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用墙基高速相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支座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相应的螺钉。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用墙基高速相机支架,其特征在于:相机为高速相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技术辅助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用墙基高速相机支架,包括支座、相机框、相机和调节组件,支座设置在墙上,相机设置在相机框内;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和至少两个旋臂,调节座与支座固定连接,旋臂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相机框与最近端旋臂的第一连接筒转动连接,相邻旋臂之间通过相适配的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转动连接,调节座与最远端旋臂的第二连接筒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旋臂,既可以调节相机的前后位置,方便相机对焦,也可以确定相机视角的左右方向。另外,在碰撞试验完成后,还可以通过转动旋臂,将整个相机支架靠墙壁收拢,避免损坏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梁桓子,王冬伟,徐小祥,杨喜,余海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31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199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