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汽车试验,具体涉及一种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1、汽车发动机在进行性能试验或热试点火之前,需保证发动机线束的接地端子接地可靠,在接地测试过程中不能发生接地端子松脱的现象,否则会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或者中途熄火的问题。
2、为了实现带接地端子的线束的可靠接地,现有技术通常采取通过螺钉或螺柱压紧接地端子的方式实现对接地端子的压紧,压紧时需手持接地端子,使接地端子的中心孔与螺钉或者螺柱对齐;拆装接地端子的过程中需反复扭转螺钉或螺柱,拆装步骤繁琐,进行发动机批量接地测试时,由于拆装时间较长导致测试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发动机批量热试时频繁拆装接地端子的使用需求,拆装过程中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地装置无法对接地端子实现快速拆装,无法满足高效率的产品批量接地测试需求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接地装置,包括:
4、接地板,所述接地板上设有第一定位部和安装座,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实现接地端子的定位;
5、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与所述安装座活动连接,所述压紧机构具有弹性压紧组件,所述弹性压紧组件上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匹配设置。
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第一定位部可以实现接地端子在接地板上的快速定位,便于通过压紧机构对预定位置的接地端子进行快速压紧;通过压紧机构与安装座之间的相对运动实现对接地端子的快速压紧和快速释放;压紧机构具有弹性压紧组件,弹性压紧组件上设有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匹配设置,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配合可实现对接地端子的快速压紧,并为接地端子施加压紧力,避免接地端子从接地板上脱出。
7、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连接的导向面和定位面。
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导向面将接地端子引导至定位面处,实现对接地端子的快速定位,在此种定位方式下,试验人员只需将接地端子大致放置在第一定位部上,即可通过导向面的引导作用实现接地端子的精确定位,不需试验人员精确寻找定位位置,可提升接地端子在接地板上定位的便捷度。
9、进一步,所述导向面包括凸出于所述接地板的球面,所述定位面包括与所述球面过渡连接的圆柱面,所述圆柱面与所述接地端子的中心孔相匹配设置。
1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使第一定位部的顶端呈球头状,便于将接地端子套入。
11、进一步,所述弹性压紧组件包括压杆、弹性件和传动件,所述压杆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压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传动件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压杆和所述传动件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压杆的滑动方向平行。
1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弹性件对压杆施加弹力,从而使压杆具有压紧接地端子的压力,避免接地端子从接地板上脱出。
13、进一步,所述弹性压紧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压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件为可拆卸式的连接,在所述压杆的滑动方向上,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传动件的两侧。
1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固定件实现对压杆、弹性件和传动件的锁紧连接。
15、进一步,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弹性压紧组件连接。
1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驱动组件动作使弹性压紧组件靠近或远离接地端子,从而实现对接地端子的快速压紧和快速释放。
17、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手柄和连杆,所述驱动手柄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连杆铰接,所述传动件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连杆铰接。
1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使弹性压紧组件、驱动组件与安装座组成曲柄摇杆机构,当曲柄摇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可实现压紧机构的自锁。
19、进一步,所述驱动手柄包括连接的u形铰接部和手柄部,所述u形铰接部中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杆和所述安装座的避让空间。
2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u形铰接部分别与铰接座的两侧、连杆两侧对称铰接,用于实现连杆机构之间的稳定传动,u形铰接部中部具有用于容纳连杆和安装座的避让空间,避免驱动手柄相对安装座转动时,与连杆和安装座发生干涉。
21、进一步,所述连杆包括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和第三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于与所述安装座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与所述驱动手柄抵接,所述第三抵接部用于与所述传动件抵接。
2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以通过连杆的不同区域与传动件、安装座和驱动手柄分别实现抵接限位,避免过度转动驱动手柄造成曲柄摇杆机构损坏。
23、进一步,所述接地板上设有接地连接部。
2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在接地板上形成多个用于与其它试验装置连接的常接地点,可以通过同一个接地板实现多个试验装置和接地端子的接地,可以简化接地结构设置,降低试验成本。
2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26、(1)本申请通过接地板上的第一定位部实现了接地端子的快速定位,通过弹性压紧组件的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配合实现对接地端子的快速压紧,避免接地端子在试验过程中脱出接地板,试验结束后通过压紧机构与安装座的相对运动解除弹性压紧组件对接地端子的压紧,此时接地端子可以从接地板上被取出。通过压紧机构可以实现发动机接地端子的快速压紧和快速释放,接地端子的拆装便捷,适用于发动机批量接地测试的工况。本申请的接地装置的压紧方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螺栓拧紧的压紧方式,不仅接地牢靠,而且更加快捷方便,有助于降低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27、(2)本申请通过弹性压紧组件、驱动组件和安装座组成曲柄摇杆机构,需要实现接地端子的压紧时,将驱动手柄正向扳动,连杆随之转动,连杆转动过程中带动传动件转动,传动件再带动压杆转动并压紧在接地端子上,驱动手柄与连杆达到重叠共线状态,传动件由于受弹性件的弹力作用,无法进一步被下压,此时曲柄摇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可实现压紧机构的自锁;当需解除对接地端子的压紧时,将驱动手柄反向扳动即可;通过扳动驱动手柄即可实现接地端子的快速压紧和快速释放。(3)本申请在接地板上除了设有可对接地端子进行频繁拆装的第一定位部和压紧机构,还设有多个接地连接部作为常接地点,可满足不同试验装置的接地需求,可以简化发动机性能测试试验系统中的接地结构设置,降低试验成本。
1.一种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1)包括连接的导向面(111)和定位面(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111)包括凸出于所述接地板(1)的球面,所述定位面(112)包括与所述球面过渡连接的圆柱面,所述圆柱面与所述接地端子(3)的中心孔相匹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紧组件(21)包括压杆(212)、弹性件(213)和传动件(214),所述压杆(212)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定位部(211),所述压杆(212)的第二端与所述传动件(214)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213)抵接于所述压杆(212)和所述传动件(214)之间,所述弹性件(213)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压杆(212)的滑动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紧组件(21)还包括固定件(215),所述压杆(212)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件(215)为可拆卸式的连接,在所述压杆(212)的滑动方向上,所述固定件(215)和所述弹性件(213)位于所述传动件(214)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2)还包括驱动组件(22),所述驱动组件(22)与所述弹性压紧组件(2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2)包括驱动手柄(221)和连杆(222),所述驱动手柄(221)分别与所述安装座(12)和连杆(222)铰接,所述传动件(214)分别与所述安装座(12)和所述连杆(222)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手柄(221)包括连接的u形铰接部(2211)和手柄部(2212),所述u形铰接部(2211)中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杆(222)和所述安装座(12)的避让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22)包括第一抵接部(2221)、第二抵接部(2222)和第三抵接部(2223),所述第一抵接部(2221)用于与所述安装座(12)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2222)用于与所述驱动手柄(221)抵接,所述第三抵接部(2223)用于与所述传动件(214)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板(1)上设有接地连接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