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行站电压同步的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5-20  6


本发明属于电性能测试领域,具体来说,特别涉及基于运行站电压同步的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运行站电压同步是指将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与电网的运行电压进行同步,使发电机能够与电网有效地连接并注入电力,运行站电压同步需要通过控制发电机的励磁系统来实现,首先,需要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压,使其与电网的运行电压接近,并且相位差较小,然后,通过控制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与电网的运行电压保持同步,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使用自动同步装置来实现运行站电压同步;自动同步装置可以监测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相位,以及电网的运行电压;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方法是一种用于测试和校验继电保护设备的负荷能力的方法。

2、中国专利cn111060771a公开了继电保护与自动化带模拟负荷校验系统,在工程启动投产前开展三相一次通流及一次通压试验,应用模拟的一次电流及一次电压加以检验和判定。包括电气一次电路、三相一次通流及一次通压试验装置e01、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r02和电流差动保护r01;所述电气一次电路包括母线、电流互感器101、电流互感器102、电流互感器201、电流互感器202、电压互感器300、开关k1,开关k2、开关k3、测试间隔点l1和测试间隔点l2;所述电流互感器101的第一端、电流互感器201的第一端和开关k3的一端都连接在母线上。

3、在电力系统中,母线以及主变压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母线差动保护是对电路中的母线进行保护,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是对电路中的主变压器进行保护,当母线或者主变压器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的将母线或主变压器与其他电力元件分隔开,从而保证了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若母线差动保护或者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本身存在问题,当电路中母线或者主变压器出现问题,母线差动保护或者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无法隔开母线或者主变压器,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瘫痪。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运行站电压同步的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系统及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发明为一种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对继电保护结构进行充电,使得继电保护结构带负荷;

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构建继电保护结构集,所述继电保护结构集中包括母线差动保护以及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停止运行所述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对所述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进行充电,使得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得到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以及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

7、s2、对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以及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进行数据采集;

8、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9、对所述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以及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周围的电磁场强度进行数据采集,得到第一电磁场强度数据集和第二电磁场强度数据集;

10、s3、对所述第一电磁场强度数据集和第二电磁场强度数据集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到母线差动保护负荷特性以及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负荷特性;

11、s4、根据所述母线差动保护负荷特性以及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负荷特性判定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是否能够投入使用;

12、通过对继电保护结构里的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进行充电操作,从而使得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对带了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进行数据采集,可以更加真实且准确的反映出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在电路中是否存在问题;对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得出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各种负荷特性,便于发现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在电路中的问题,以便解决问题,使得母线差动保护对母线以及整个电路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能够更好的对电路中的主变压器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13、优选地,所述s1包括以下步骤:

14、s11、构建继电保护结构集a={a1,a2},其中a1,a2分别为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同时设定充电电荷量集a′={a1′,a′2,...,a′j,...,a′a″},其中ai′为第j种电荷量,a″为电荷量种类总个数;

15、s12、将a1和a2进行停止运行,再根据所述充电电荷量集对停止运行后的a1和a2进行充电,得到带负荷a1和a2,得到第一校验集a″′={a1″′,a′2″,...,a′j″,...,a′a″″}和第二校验集b={b1,b2,...,bj,...,ba″},其中a′j″为充了第j种电荷量之后的a1,bj为充了第j种电荷量之后的a2;

16、通过充电电荷量集a′={a1′,a′2,...,a′j,...,a′a″},对要进行校验的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带上不同量的电荷,不同的电荷量会对校验的结果造成影响,从而使得后续分析的结果更加准确。

17、优选地,s2中对所述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以及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进行数据采集包括以下步骤:

18、s21、设定所述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的最大轴向径长为c″′,记为第一径长,设定所述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最大轴向径长为d,记为第二径长;

19、所述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的最大轴向径长为母线差动保护结构的横截面周边上任意两点间的最长距离;

20、所述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最大轴向径长为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结构的横截面周边上任意两点间的最长距离;

21、s22、根据所述第一径长构建第一传感器排列圆环,设定第一传感器排列圆环的直径为d′,则d′>d;再根据第二径长构建第二传感器排列圆环,设定第二传感器排列圆环的直径为d″,则d″>d;

22、s23、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排列圆环上以及第二传感器排列圆环上均匀设置多个传感器,分别构成第一传感器阵列和第二传感器阵列;设定第一传感器阵列中传感器的总个数为d″′,第二传感器阵列中传感器的总个数为e;

23、s24、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阵列对第一校验集a″′={a1″′,a′2″,...,ai″′,...,a′a″″}周围的电磁场分布进行测量;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阵列对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周围的电磁场强度进行测量,得到第一电磁场强度数据矩阵e′,如下:

24、

25、和第二电磁场强度数据矩阵e″,如下:

26、

27、其中e′ji为当对第一校验集a″′={a1″′,a′2″,...,a′j″,...,a′a″″}中的a′j″进行测量时第一传感器阵列中第i个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电磁场强度,ei′j′为当对第二校验集b={b1,b2,...,bj,...,ba″}中的bj进行测量时第二传感器阵列中第i个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电磁场强度;

28、通过设置第一传感器排列圆环和第二传感器排列圆环,并在第一传感器排列圆环和第二传感器排列圆环上均匀设置多个传感器,从而可以对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以及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进行周围的电磁场强度进行全面的采集,从而为后续对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以及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中的电流进行计算提供的全面的数据支持。

29、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磁传感器;

30、磁传感器的体积较小,且不会收到周围干扰磁场的干扰,使得采集得到的电磁场强度数据更加的准确。

31、优选地,所述s3包括以下步骤:

32、s31、构建测量算法集e″′={e1″′,e′2″,e3″′},同时设置传感器个数阈值集f={f1,f2},其中e1″′、e′2″和e3″′分别表示信号处理平均值算法、信号处理空间付式交换算法和信号处理卡尔曼滤波算法;f1和f2分别为第一传感器个数阈值和第一传感器个数阈值;

33、所述信号处理平均值算法为采用多个传感器且基于安培环路定律的对电气电路中电流进行计算的一种算法;

34、所述信号处理空间付式交换算法为一种基于空间付氏变换的求解非线性方程的算法,可以在较少传感器个数的情况下,计算得到较高精确度的电流值;

35、所述信号处理卡尔曼滤波算法―种递推滤波算法,用于根据已知系统模型和噪声特性,通过信号估计和校正,得到最佳滤波值,再根据经过滤波的信号计算待测电流值;

36、s32、当d″′≥f2时,采用所述信号处理平均值算法对第一电磁场强度数据矩阵e′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第一电流数据集f′={f1′,f2′,...,fj′,...,fa″′};当e<f1时,同样采用所述信号处理平均值算法对第二电磁场强度数据矩阵e″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第二电流数据集f″={f1′,′f2″,...,fj″,...,fa″″};

37、当f1≤d″′<f2时,采用所述信号处理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第一电磁场强度数据矩阵e′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第三电流数据集f″′={f1′,″f2″,′...,fj″,′...,fa″″′};当f1≤e<f2时,同样采用所述信号处理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第二电磁场强度数据矩阵e″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第四电流数据集g={g1,g2,...,gj,...,ga″};

38、当d″′<f1时,采用所述信号处理空间付式交换算法对第一电磁场强度数据矩阵e′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第五电流数据集g′={g1′,g′2,...,g′j,...,g′a″};当e≥f2时,采用所述信号处理空间付式交换算法对第二电磁场强度数据矩阵e″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第六电流数据集g″={g1″,g′2′,...,g′j′,...,g′a″′};

39、s33、根据s32,得到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的电流数据集

40、h″={h1″,h2″,...,hj″,...,ha″″},记为第一最终电流数据集;还得到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电流数据集h″′={h1″,′h2″′,...,hj″′,...,ha″″′},记为第二最终电流数据集;其中hj″为对第一校验集a″′={a1″′,a′2″,...,a′j″,...,a′a″″}中的a′j″进行测量得到的电流值,hj″′为对第二校验集b={b1,b2,...,bj,...,ba″}中的bj进行测量得到的电流值;

41、s34、根据所述第一最终电流数据集和第二最终电流数据集得到a′j″的测量数据矩阵和bj的测量数据矩阵;

42、针对对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以及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周围设置的传感器数量多少,分别采用不同的算法对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以及带负荷的主变压器中的电流进行计算,提高了计算效率以及计算的准确性。

43、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平均值算法计算a′j″和bj的电流的公式分别如下:

44、

45、

46、式中:h为真空磁导率,h′为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

47、信号处理平均值算法适用于当传感器数量较多的情况,能够充分的利用多个传感器的采集数据,从而准确的计算出电流值。

48、优选地,所述s34包括以下步骤:

49、s341、设定第一数据类型矩阵,如下:

50、

51、其中b1′1,b1′2,b1′3分别表示a相差流、b相差流和c相差流;b2′1,b2′2,b2′3分别表示a相电流幅值、b相电流幅值和c相电流幅值;b3′1,b3′2,b3′3分别表示a相电流相位、b相电流相位和c相电流相位;b4′1,b4′2,b4′3分别表示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b5′1,b5′2,b5′3分别电流流向、有功功率流向和无功功率流向;

52、s342、根据所述根据第一最终电流数据集h″={h1″,h2″,...,hj″,...,ha″″}和第一数据类型矩阵,并采用功率表对b4′2、b4′3、b5′2和b5′3进行测量,得到a′j″的测量数据矩阵,如下:

53、

54、其中b1″1(j),b1″2(j),b1″3(j)分别表示a′j″的a相差流数据、a′j″的b相差流数据和a′j″的c相差流数据;b2″1(j),b2″2(j),b2″3(j)分别表示a′j″的a相电流幅值数据、a′j″的b相电流幅值数据和a′j″的c相电流幅值数据;b3″1(j),b3″2(j),b3″3(j)分别表示a′j″的a相电流相位数据、a′j″的b相电流相位数据和a′j″的c相电流相位数据;b4″1(j)表示a′j″的电流数据矩阵,如下:

55、

56、b4″2(j)表示a′j″的有功功率数据矩阵,如下:

57、

58、b4″3(j)表示a′j″的无功功率数据矩阵,如下:

59、

60、其中b4″11i(j)表示a′j″的第i路的a相电流值,b4″12i(j)表示a′j″的第i路的b相电流值,b4″13i(j)表示a′j″的第i路的c相电流值;b4″21i(j)表示a′j″的第i路的a相有功功率数值,b4″22i(j)表示a′j″的第i路的b相有功功率数值,b4″23i(j)表示a′j″的第i路的c相有功功率数值;b4″31i(j)表示a′j″的第i路的a相无功功率值,b4″32i(j)表示a′j″的第i路的b相无功功率值,b4″33i(j)表示a′j″的第i路c相无功功率值;b″′表示a′j″的电路总个数;

61、b5″1(j)表示a′j″的电流流向数据矩阵,如下:

62、

63、b5″2(j)表示a′j″的有功功率流向数据矩阵,如下:

64、

65、b5″3(j)表示a′j″的无功功率流向数据矩阵,如下:

66、

67、其中b5″11i(j)表示a′j″的第i路的a相电流流向数据,b5″12i(j)表示a′j″的第i路的b相电流流向数据,b5″13i(j)表示a′j″的第i路的c相电流流向数据;b5″21i(j)表示a′j″的第i路的a相有功功率流向数据,b5″22i(j)表示a′j″的第i路的b相有功功率流向数据,b5″23i(j)表示a′j″的第i路的c相有功功率流向数据;b5″31i(j)表示a′j″的第i路的a相无功功率流向数据,b5″32i(j)表示a′j″的第i路的b相无功功率流向数据,b5″33i(j)表示a′j″的第i路c相无功功率流向数据;

68、根据所述第二最终电流数据集h″′={h1″,′h2″′,...,hj″′,...,ha″″′}和第一数据类型矩阵,并采用功率表对b4′2、b4′3、b5′2和b5′3进行测量,得到bj的测量数据矩阵,如下:

69、

70、其中l11(j),l12(j),l13(j)分别表示bj的a相差流数据、bj的b相差流数据和bj的c相差流数据;l21(j),l22(j),l23(j)分别表示bj的a相电流幅值数据、bj的b相电流幅值数据和bj的c相电流幅值数据;l31(j),l32(j),l33(j)分别表示bj的a相电流相位数据、bj的b相电流相位数据和bj的c相电流相位数据;l41(j)表示bj的电流数据矩阵,如下:

71、

72、l42(j)表示bj的有功功率数据矩阵,如下:

73、

74、l43(j)表示bj的无功功率数据矩阵,如下:

75、

76、其中l411i(j)表示bj的第i路的a相电流值,l412i(j)表示bj的第i路的b相电流值,l413i(j)表示bj的第i路的c相电流值;l421i(j)表示bj的第i路的a相有功功率数值,l422i(j)表示bj的第i路的b相有功功率数值,l423i(j)表示bj的第i路的c相有功功率数值;l431i(j)表示bj的第i路的a相无功功率值,l432i(j)表示bj的第i路的b相无功功率值,l433i(j)表示bj的第i路c相无功功率值;l′表示bj的电路总个数;

77、l51(j)表示bj的电流流向数据矩阵,如下:

78、

79、b5″2(j)表示bj的有功功率流向数据矩阵,如下:

80、

81、b5″3(j)表示bj的无功功率流向数据矩阵,如下:

82、

83、其中l511i(j)表示bj的第i路的a相电流流向数据,l512i(j)表示bj的第i路的b相电流流向数据,l513i(j)表示bj的第i路的c相电流流向数据;l521i(j)表示bj的第i路的a相有功功率流向数据,l522i(j)表示bj的第i路的b相有功功率流向数据,l523i(j)表示bj的第i路的c相有功功率流向数据;l531i(j)表示bj的第i路的a相无功功率流向数据,l532i(j)表示bj的第i路的b相无功功率流向数据,l533i(j)表示bj的第i路c相无功功率流向数据;

84、s343、根据a′j″的测量数据矩阵、a′j″的有功功率数据矩阵和a′j″的无功功率数据矩阵得到所述母线差动保护负荷特性;根据bj的测量数据矩阵、bj的有功功率数据矩阵和bj的无功功率数据矩阵得到所述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负荷特性;

85、根据计算得到的电流值,得到a相差流、b相差流、c相差流、a相电流幅值、b相电流幅值、c相电流幅值、a相电流相位、b相电流相位和c相电流相位,同时配合功率表采集得到的有功功率数据和无功功率数据,从而为后续进行母线差动保护负荷特性以及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负荷特性进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86、优选地,所述s343包括以下步骤:

87、s3431、根据b5″1(j)、b5″2(j)和b5″3(j),当b5″11i(j)比b5″12i(j)超前、b5″12i(j)比b5″13i(j)超前、b5″13i(j)比b5″11i(j)超前、b5″21i(j)比b5″22i(j)超前、b5″22i(j)比b5″23i(j)超前、b5″23i(j)比b5″21i(j)超前、b5″31i(j)比b5″32i(j)超前、b5″32i(j)比b5″33i(j)超前、b5″33i(j)比b5″31i(j)超前时,则判定a′j″上接线顺序正确,否则,a′j″上接线顺序错误;

88、再根据l51(j)、l52(j)和l53(j),当l511i(j)比l512i(j)超前、l512i(j)比l513i(j)超前、l513i(j)比l511i(j)超前、l521i(j)比l522i(j)超前、l522i(j)比l523i(j)超前、l523i(j)比l521i(j)超前、l531i(j)比l532i(j)超前、l532i(j)比l533i(j)超前、l533i(j)比l531i(j)超前时,则判定bj上接线顺序正确,否则,bj上接线顺序错误;

89、所述超前为电流流向或者功率流向数据之间一种数量关系,用于电流流向角度或者功率流向角度之间的比较;

90、s3432、当a′j″上接线顺序正确时,设定第一角度偏差阈值c和第一幅值差阈值c′;

91、当|b2″1(j)-b2″2(j)|<c′、|b2″2(j)-b2″3(j)|<c′、|b2″3(j)-b2″1(j)|<c′、

92、120-c≤|b3″1(j)-b3″2(j)|≤120+c、120-c≤|b3″2(j)-b3″3(j)|≤120+c且120-c≤|b3″3(j)-b3″1(j)|≤120+c时,判定a′j″上接线无异常情况;

93、当bj上接线顺序正确时,设定第二角度偏差阈值l″和第二幅值差阈值l″′;

94、当|l21(j)-l22(j)|≥l″′或|l22(j)-l23(j)|≥l″′或|l23(j)-l21(j)|≥l″′或

95、|l31(j)-l32(j)|<120-l″或|l31(j)-l32(j)|>120+l″或|l32(j)-l33(j)|<120-l″或

96、|l32(j)-l33(j)|>120+l″或|l33(j)-l31(j)|<120-l″或|l33(j)-l31(j)|>120+l″时,判定bj上接线有异常情况;

97、s3433、当a′j″上接线无异常情况时,设定第一差流阈值c″,当b1″1(j)≤c″、b1″2(j)≤c″且b1″3(j)≤c″时,则a′j″差流满足要求,当b1″1(j)>c″或b1″2(j)>c″或b1″3(j)>c″时,则a′j″差流不满足要求;

98、当bj上接线无异常情况时,设定第二差流阈值m,当l11(j)≤m、l12(j)≤m且l13(j)≤m时,则bj差流满足要求,当l11(j)>m或l12(j)>m或l13(j)>m时,则bj差流不满足要求;

99、将接线顺序是否正确、接线有无异常情况以及差流是否满足要求作为母线差动保护负荷特性以及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负荷特性;

100、对计算得到的a相差流、b相差流、c相差流、a相电流幅值、b相电流幅值、c相电流幅值、a相电流相位、b相电流相位和c相电流相位,同时配合功率表采集得到的有功功率数据和无功功率数据之间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得到母线差动保护负荷特性以及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负荷特性,从而可以判断出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在电路中是否存在问题。

101、优选地,所述s4包括以下步骤:

102、s41、当对第一校验集a″′={a1″′,a′2″,...,a′j″,...,a′a″″}中的每种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进行s3431、s3432和s3433的判断,当每种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的接线顺序正确、接线无异常情况且差流满足要求,则该母线差动保护能够投入使用;否则,不能够投入使用;

103、当对第二校验集b={b1,b2,...,bj,...,ba″}中的每种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进行s3431、s3432和s3433的判断,当每种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接线顺序正确、接线无异常情况且差流满足要求,则该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能够投入使用;否则,不能够投入使用;

104、对于存在问题的母线差动保护以及主变压器差动保护,不投入使用,从而保证了电路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05、一种基于运行站电压同步的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系统,包括母线差动保护数据采集模块、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数据采集模块、母线差动保护数据处理模块、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数据处理模块和负荷特性分析模块;

106、所述母线差动保护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

107、所述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

108、所述母线差动保护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的各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109、所述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各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110、所述负荷特性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对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以及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各项数据的处理结果得到母线差动保护的负荷特性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负荷特性,并进行分析。

111、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差动保护数据采集模块、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数据采集模块、母线差动保护数据处理模块、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数据处理模块和负荷特性分析模块,通过对继电保护结构里的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进行充电操作,从而使得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对带了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进行数据采集,可以更加真实且准确的反映出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在电路中是否存在问题;对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得出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各种负荷特性,便于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使得母线差动保护对母线以及整个电路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能够更好的对电路中的主变压器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11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通过设置第一传感器排列圆环和第二传感器排列圆环,并在第一传感器排列圆环和第二传感器排列圆环上均匀设置多个传感器,从而可以对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以及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进行周围的电磁场强度进行全面的采集,从而为后续对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以及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中的电流进行计算提供的全面的数据支持,且针对对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以及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周围设置的传感器数量多少,分别采用不同的算法对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以及带负荷的主变压器中的电流进行计算,提高了计算效率以及计算的准确性。

114、本发明中采用运行站电压同步技术对本发明的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系统进行电力支持,运行站通过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系统来实现电压同步,可以实现快速和准确地将发电机并网,并在电网故障时能够及时切除发电机,运行站电压同步是确保发电机与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能够保证电力系统以及本发明中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115、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磁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平均值算法计算a′j″和bj的电流的公式分别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4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43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的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方法的基于运行站电压同步的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线差动保护数据采集模块、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数据采集模块、母线差动保护数据处理模块、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数据处理模块和负荷特性分析模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运行站电压同步的继电保护带负荷校验系统及方法,涉及电性能测试领域,对母线差动保护以及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进行充电,使得继电保护结构带负荷;对带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以及带负荷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进行数据采集;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到母线差动保护负荷特性以及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负荷特性,本发明通过对带了负荷的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进行数据采集,可以更加真实且准确的反映出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在电路中是否存在问题;得出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各种负荷特性,使得母线差动保护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对电路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方愉冬,吴佳毅,裘愉涛,徐灵江,谭小兵,汪卫东,王松,朱红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00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