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建筑拼缝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缝结构。
背景技术:
1、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作为装配式钢结构外墙板时,相邻两个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之间的拼接缝为通缝,使用过程中板缝处理方法必须适应建筑结构层间位移变形并抵御材料自身热胀冷缩导致的拼接缝开裂、渗水、漏光的风险,因此板缝处理过程是保证墙板与钢结构骨架协调配合的最重要的环节。
2、公告号cn217679728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缝结构,其包括相邻的两块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泡沫棒、密封胶、聚合物砂浆层和纤维网格布;两块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外立面的衔接处开槽形成缝隙;所述的泡沫棒填充于缝隙的最深处,所述的密封胶填充在缝隙内泡沫棒的外侧,所述的聚合物砂浆层设置于密封胶的外侧,聚合物砂浆层的外立面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外立面齐平,所述的纤维网格布设置在聚合物砂浆层的内部。
3、上述拼缝结构在缝隙处填充泡沫棒和密封胶,保证接缝处的密封效果,防水效果好;在密封胶的外侧设置内部还有纤维网格布的聚合物砂浆层,提高了拼缝的质量,不易开裂,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然而当外墙板缝隙因地质沉降等原因增大时,填充于缝隙处的泡沫棒和密封胶会因拉扯与缝隙内壁分离,导致拼缝结构处的防水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的外墙板缝隙在因地质沉降等原因增大时,填充于缝隙处的泡沫棒和密封胶会因拉扯与缝隙内壁分离,导致拼缝结构处的防水性能下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缝结构,包括相邻的两块外墙板本体,两块外墙板本体相邻一侧开设有宽缝,宽缝内壁上开设有窄缝,宽缝内腔中内嵌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宽缝内侧壁上内嵌的两个橡胶板,两个橡胶板之间设有多组第一滑杆,每组中的两个第一滑杆相邻一端均套设有同一个第一滑管,第一滑杆与第一滑管滑动连接,两个第一滑杆位于第一滑管内腔中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呈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两个橡胶板内侧之间设有防水土工布,防水土工布两端分别与两个橡胶板固定连接,防水土工布的中间段内嵌于窄缝内腔中,橡胶板外侧宽缝内腔中填充有密封结构。
4、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用时,用户首先在两块外墙板本体的连接处竖直开设宽缝,并在宽缝内壁上开设窄缝,然后用户挤压两个橡胶板使第一弹簧收缩,将两个橡胶板内嵌于宽缝内腔中,安装完毕后,用户将两个橡胶板之间设置的防水土工布的中间段塞入窄缝内部,并通过海绵压板挤压使防水土工布位于窄缝内的一段与窄缝内壁紧密贴合,即可在宽缝开口端填充密封结构,当两个外墙板本体之间的缝隙因地质沉降等原因增大时,第一弹簧能够在自身恢复力作用下向第一滑管外部推动两端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杆,从而使两个橡胶板始终与宽缝内侧壁紧密贴合,同时内嵌于窄缝内部的防水土工布在两个橡胶板的拉扯作用下展开,对增大后的外墙板缝隙进行防水,尽量避免了现有的外墙板缝隙在因地质沉降等原因增大时,填充于缝隙处的泡沫棒和密封胶会因拉扯与缝隙内壁分离,导致拼缝结构处的防水性能下降的问题。
5、可选的,宽缝内腔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橡胶板大小相适配的容纳槽,橡胶板内嵌于容纳槽内部并与容纳槽内壁紧密贴合。
6、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容纳槽用于容纳橡胶板,增加橡胶板与宽缝侧壁的接触面,从而提高橡胶板的防水性能。
7、可选的,防水土工布位于窄缝内腔中一段的外侧设有海绵压板,海绵压板两侧挤压防水土工布与窄缝内壁紧密贴合。
8、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海绵压板用于向两侧挤压防水土工布,使防水土工布位于窄缝内腔中的一段与窄缝内壁紧密贴合,进一步提高防水土工布的防水性能。
9、可选的,第一滑管靠近海绵压板一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管,第二滑管内腔中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位于第二滑管内腔中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第二滑杆位于第二滑管外部的一端与海绵压板相抵接。
10、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当地质沉降导致两块外墙板本体之间的缝隙增大,从而导致窄缝宽度增大时,第二滑杆能够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窄缝内腔中挤压海绵压板,使海绵压板变形,并挤压两侧的防水土工布始终与窄缝内壁贴合。
11、可选的,第二滑杆远离第二滑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挤压板的宽度小于窄缝的内腔宽度,第二滑杆通过挤压板抵接于海绵压板外侧壁上。
12、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挤压板用于增加第二滑杆与海绵压板之间的接触面,尽量避免第二滑杆在挤压海绵压板时刺穿海绵压板,挤压板的宽度小于窄缝的内腔宽度能够尽量避免挤压板挤压海绵压板的过程中与窄缝内壁产生摩擦,导致挤压板挤压海绵压板受阻的问题。
13、可选的,密封结构包括内嵌于第一滑管外侧的宽缝内腔中的隔板,隔板两端与宽缝内壁固定连接,隔板外侧的宽缝内腔中填充有混凝土填充层。
14、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隔板和混凝土填充层用于对宽缝的开口处进行密封,并将两块外墙板本体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整体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的美观性。
15、可选的,隔板内侧壁与第一滑管外表面之间留设有空隙。
16、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隔板用于阻隔填充于宽缝内腔中的混凝土填充层,尽量避免混凝土填充层与第一滑管和第一滑杆结合,导致混凝土填充层板固后,第一弹簧无法推动第一滑杆与第一滑管相对滑动的问题。
17、综上所述,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申请通过橡胶板、第一滑杆、第一滑管、第一弹簧和防水土工布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当相邻的外墙板本体间的缝隙因地质沉降等原因增大时,第一弹簧能够在弹力作用下推动两个橡胶板反向移动,并带动防水土工布展开,使防水土工布两端始终能够与宽缝内壁贴合进行防水,尽量避免了现有的外墙板缝隙在因地质沉降等原因增大时,填充于缝隙处的泡沫棒和密封胶会因拉扯与缝隙内壁分离,导致拼缝结构处的防水性能下降的问题。
19、2、通过第二滑管、第二滑杆、第二弹簧和挤压板的配合设置,当窄缝因地质沉降增大时,挤压板能够在第二弹簧的推动作用下挤压海绵压板,使海绵压板在挤压作用下变形增宽,从而向两侧挤压位于窄缝内部的防水土工布,使防水土工布与窄缝内壁紧密贴合,进一步防水土工布对相邻外墙板本体之间缝隙处的防水性能。
1.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缝结构,包括相邻的两块外墙板本体(1),两块所述外墙板本体(1)相邻一侧开设有宽缝(2),所述宽缝(2)内壁上开设有窄缝(3),所述宽缝(2)内腔中内嵌有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所述宽缝(2)内侧壁上内嵌的两个橡胶板(4),两个所述橡胶板(4)之间设有多组第一滑杆(5),每组中的两个所述第一滑杆(5)相邻一端均套设有同一个第一滑管(6),所述第一滑杆(5)与所述第一滑管(6)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杆(5)位于所述第一滑管(6)内腔中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呈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7),两个所述橡胶板(4)内侧之间设有防水土工布(8),所述防水土工布(8)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橡胶板(4)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土工布(8)的中间段内嵌于所述窄缝(3)内腔中,所述橡胶板(4)外侧所述宽缝(2)内腔中填充有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宽缝(2)内腔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所述橡胶板(4)大小相适配的容纳槽,所述橡胶板(4)内嵌于所述容纳槽内部并与所述容纳槽内壁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土工布(8)位于所述窄缝(3)内腔中一段的外侧设有海绵压板(9),所述海绵压板(9)两侧挤压所述防水土工布(8)与所述窄缝(3)内壁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管(6)靠近所述海绵压板(9)一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管(10),所述第二滑管(10)内腔中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11),所述第二滑杆(11)位于所述第二滑管(10)内腔中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12),所述第二滑杆(11)位于所述第二滑管(10)外部的一端与所述海绵压板(9)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杆(11)远离所述第二滑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3),所述挤压板(13)的宽度小于所述窄缝(3)的内腔宽度,所述第二滑杆(11)通过所述挤压板(13)抵接于所述海绵压板(9)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内嵌于所述第一滑管(6)外侧的所述宽缝(2)内腔中的隔板(14),所述隔板(14)两端与所述宽缝(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4)外侧的所述宽缝(2)内腔中填充有混凝土填充层(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4)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滑管(6)外表面之间留设有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