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水泵,具体为一种加热水泵。
背景技术:
1、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加热水泵是现有技术下水泵的一种,其能够对泵出的水进行加热,适用于一些小型饮水机等设备中。
2、但现有的加热水泵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弊端:加热效果较差,加热速度较慢,同时,其加热件表面容易凝结水垢,导致加热的效果较差,因此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热水泵,包括:主体模块以及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安装在主体模块一侧的管体、填充在管体内腔的纳米防垢金属陶瓷球粒、固定在管体一侧的保温壳体、安装在保温壳体内壁上的导热件、套接在导热件外侧面上的电热管、安装在保温壳体一侧的送出管道以及安装在送出管道上且伸入送出管道内腔的温度传感器。
3、所述导热件包括固定在保温壳体内壁上的导热管、呈阵列安装在导热管内壁上的隔板以及呈环形阵列固定在隔板上的圆柱凸起。
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体模块包括水泵主体、安装在水泵主体上的进水管道以及安装在水泵主体一侧的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与管体的一侧连通。
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体的两侧对称开有通孔,且在通孔的内壁上安装有滤网。
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板一侧与导热管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隙,且相邻隔板之间呈中心对称设置,使导热管内形成s型的流道。
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热管呈螺旋状套接在导热管的外侧面行,且横截面为带有圆角的矩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9、1.本实用新型中,在水泵主体的一侧设置保温壳体,并在保温壳体的内腔安装导热件,在导热件外侧面上安装电热管,导热件由导热管、多个安装在导热管内壁上的隔板以及呈环形阵列固定在隔板两侧的圆柱凸起组件,隔板一侧与导热管之间设置有空隙,且相邻隔板之间呈中心对称设置,使水泵主体将水泵入到导热管内后,能够在导热管内呈s型流动,延长了水通过导热管的时间,且增大了水与导热件的接触面积,继而使水能够快速的进行升温,增加了加热水泵的加热效果与加热速度。
10、2.本实用新型中,在保温壳体与税水泵主体之间设置管体,管体一侧与水泵主体连通,另一侧与保温壳体连通,并在管体内腔填充纳米防垢金属陶瓷球粒,当水泵主体将水通过管体泵入到导热件内时,水流在通过纳米防垢金属陶瓷球粒时,水中的悬浮物、细菌和病毒等微小颗粒会被纳米防垢金属陶瓷球粒表面的微孔捕获,进而对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和有机物质进行过滤去除,避免了其粘结在导热件的内壁上形成水垢,避免了导热件受水垢影响导致加热性能衰减。
1.一种加热水泵,包括:主体模块(100)以及加热模块(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200)包括安装在主体模块(100)一侧的管体(210)、填充在管体(210)内腔的纳米防垢金属陶瓷球粒(220)、固定在管体(210)一侧的保温壳体(230)、安装在保温壳体(230)内壁上的导热件(240)、套接在导热件(240)外侧面上的电热管(250)、安装在保温壳体(230)一侧的送出管道(260)以及安装在送出管道(260)上且伸入送出管道(260)内腔的温度传感器(2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块(100)包括水泵主体(110)、安装在水泵主体(110)上的进水管道(120)以及安装在水泵主体(110)一侧的出水管道(130),所述出水管道(130)与管体(210)的一侧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10)的两侧对称开有通孔(211),且在通孔(211)的内壁上安装有滤网(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42)一侧与导热管(241)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隙,且相邻隔板(242)之间呈中心对称设置,使导热管(241)内形成s型的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241)呈螺旋状套接在导热管(241)的外侧面行,且横截面为带有圆角的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