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模板加工,具体是一种清水混凝土模板加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清水混凝土模板是建筑现代主义的一种表现手法,因其极具装饰效果也称装饰混凝土,其基本想法是于混凝土浇置后,不再有任何涂装、贴瓷砖、贴石材等材料,是表现混凝土的一种素颜的手法。目前的清水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技术缺陷,即虽然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内部可设置钢柱进行加固支撑,但是由于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厚度通常设置较扁,从而还是会导致清水混凝土模板自身的稳定性以及支撑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水混凝土模板加固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清水混凝土模板加固施工方法,所述加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清水混凝土模板和校正模板的大小;
4、对所述清水混凝土模板进行浇筑;
5、通过所述校正模板,对浇筑后的所述清水混凝土模板进行校正。
6、更进一步地讲,所述校正模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分别等倍大于清水混凝土模板的长度和宽度。
7、更进一步地讲,对所述清水混凝土模板进行浇筑,具体如下:
8、根据所述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大小,对实心钢柱进行加工、编号;
9、在加工后的所述实心钢柱的表面开设多个贯穿通孔;
10、将所述贯穿通孔和清水混凝土模板内壁之间通过细螺杆进行连接;
11、通过所述实心钢柱的编号,对加工后的所述实心钢柱进行组装;
12、将组装后的所述实心钢柱放入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内部,并对所述清水混凝土模板进行浇筑。
13、更进一步地讲,所述贯穿通孔的内孔径大于20mm。
14、更进一步地讲,所述实心钢柱的端部和清水混凝土模板内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0mm。
15、更进一步地讲,所述细螺杆的端部设置在贯穿通孔的内部,同时所述实心钢柱的端部和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内壁之间通过细螺杆进行连接。
16、更进一步地讲,所述实心钢柱的内曲面上焊接有多个加强钢筋。
17、更进一步地讲,所述校正模板包括有多个校正框架,同时相邻两个所述校正框架之间进行螺纹连接。
18、更进一步地讲,对浇筑后的所述清水混凝土模板进行校正,具体如下:
19、将所述浇筑后的清水混凝土模板放入校正模板的内部;
20、根据所述浇筑后的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大小、校正模板的内部大小,对所述浇筑后的清水混凝土模板进行修正。
21、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清水混凝土模板加固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22、其一:本发明的加固施工方法通过开设贯穿通孔,并在贯穿通孔的内部设置细螺杆,同时将实心钢柱的端部和清水混凝土模板内壁通过细螺杆进行连接,从而在对清水混凝土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可以保证混凝土能够流入贯穿通孔的内部,进而可以使得实心钢柱与混凝土以及清水混凝土模板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同时还可对清水混凝土模板整体进行加固,还可以提高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建设稳定性;
23、其二:本发明通过校正模板对浇筑并裁剪后的清水混凝土模板进行校正,可以减少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连接不合缝的现象,同时在进行校正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形状和尺寸加工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提高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加工效果。
1.一种清水混凝土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水混凝土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模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分别等倍大于清水混凝土模板的长度和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水混凝土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清水混凝土模板进行浇筑,具体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水混凝土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通孔的内孔径大于2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水混凝土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钢柱的端部和清水混凝土模板内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水混凝土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螺杆的端部设置在贯穿通孔的内部,同时所述实心钢柱的端部和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内壁之间通过细螺杆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水混凝土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钢柱的内曲面上焊接有多个加强钢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清水混凝土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模板包括有多个校正框架,同时相邻两个所述校正框架之间进行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水混凝土模板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浇筑后的所述清水混凝土模板进行校正,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