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铆压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压器进油管开口支架铆压装置。
背景技术:
1、铆压装置是利用冲压机设备和专用连接模具通过一个瞬间强高压加工过程,依据板件本身材料的冷挤压变形,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抗拉和抗剪强度的无应力集中内部镶嵌圆点,即可将不同材质不同厚度的两层或多层板件连接起来。
2、图1是开口支架4加工前预弯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开口支架4加工后的结构示意图。进油管3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两个用于对开口支架4进行定位的定位板31,开口支架4包括架体和两个侧翼43,架体的中心位置经过弯折后套设在进油管3上,两个定位板31分别位于架体的两侧,架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44;架体预弯折后放置在铆压装置的工作台1上,开口支架4包括下架体41和上架体42,上架体42与下架体41之间形成锐角,下架体41抵接在工作台1上,铆压装置对上架体42施力,使上架体42与下架体41相互贴合;两个侧翼43分别位于架体宽度方向的两侧,侧翼43的一端固定在下架体41上,加工前侧翼43的另一端朝上架体42一侧伸出并垂直于下架体41,加工后的侧翼43弯折后抵接在上架体42顶面上,对上架体42和下架体41的抵接进行进一步锁定。
3、利用铆压装置先对上架体42施力,使上架体42与下架体41相互贴合,然后操作人员对两个侧翼43手动进行预翻折,使两个侧翼43远离下架体41的一端相互靠近,然后再用铆压装置进行一次铆压,使侧翼43弯折后抵接在上架体42顶面上。
4、上述的相关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整个加工过程需要两次铆压,还需要人工辅助,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进油管开口支架的加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增压器进油管开口支架铆压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增压器进油管开口支架铆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增压器进油管开口支架铆压装置,用于对开口支架进行加工,包括工作台、驱动组件和上模板,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多个用于支撑进油管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顶面上开设有供进油管对应段放置的定位槽,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支撑开口支架的下模;
4、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上模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上模板位于下模的正上方,所述上模板底端设有多个铆压块,多个铆压块沿水平垂直于定位板的轴线方向依次分布,其中一个铆压块正对两个侧翼,正对侧翼的铆压块底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成型后两个侧翼的塑形槽,所述塑形槽靠近两个侧翼的两个端壁上分别开设有倾斜面,两个倾斜面之间的距离从顶端至底端逐渐变大,当上架体弯折至下侧翼顶端的下方时,所述侧翼抵接在对应倾斜面上,当上架体完全抵紧下架体时,所述侧翼的两侧侧面分别抵接在塑形槽顶壁上以及上架体顶面上。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上模板下移时,铆压块会先抵接在上架体上,驱动上架体向下弯折,知道上架体弯折至下侧翼顶端的下方时,此时两个侧翼顶端能够分别抵接到塑形槽的两个倾斜面上,在倾斜面的作用下,两个侧翼顶端会顺着倾斜面朝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弯折,侧翼顶端会弯折至正对塑形槽的顶壁,最终上架体抵接在下架体上,侧翼在塑形槽的塑形作用下,会弯折抵接在上架体顶面上,完成开口支架的加工,整个加工过程只需要铆压装置运行一次,能够提高进油管开口支架的加工效率。
6、优选的,所述倾斜面至塑形槽顶面之间呈圆弧形平滑过渡。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翼顶端能够更好的沿着圆弧过渡面移动,不易在倾斜面与塑性槽顶面之间的条缝中卡住,同时塑形槽能够对弯折后侧翼进行塑性,使侧翼弯折的弯折处呈圆弧状,减小侧翼由于弯折失误造成拱起的几率。
8、优选的,所述下模顶面上设有多组限位块,多组限位块沿放置在下模后下架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每组限位块分别包括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分别位于下架体宽度方向的两侧且用于抵接下架体的两侧侧壁,两个限位块顶端相互靠近的棱角处开设有倒角,相邻组限位块之间留有供手指进入的间隙。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能够对放置在下模上的下架体起到进一步限位作用,防止在铆压过程中下架体移位。
10、优选的,所述下模顶面上贯穿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放置在下模上下架体上的通孔同轴设置,所述贯穿孔内螺纹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顶端用于穿设下架体上的通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架体放置在下模上时,定位柱穿设在通孔内,能够对下架体在下模上的位置起到进一步限位作用,进一步防止在铆压过程中下架体移位。
12、优选的,所述定位柱底端同轴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始终伸至贯穿孔的下方并固定有供手施力的施力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施力块能够方便的调节定位柱的位置,能够更好的适配不同厚度的下架体。
14、优选的,当预安装有开口支架的进油管放置在下模上时,进油管上的两个定位板分别抵接在下模的两侧外壁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能够与两个定位板进行配合,能够更好的限制进油管以及开口支架的位置,使开口支架在加工过程中更加稳定。
16、优选的,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铆压块作用在开口支架上的压力大小,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上模板的移动路径距离。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铆压块上设置塑形槽和倾斜面,驱动组件驱动上模板下移时,铆压块会先抵接在上架体上,驱动上架体向下弯折,知道上架体弯折至下侧翼顶端的下方时,此时两个侧翼顶端能够分别抵接到塑形槽的两个倾斜面上,在倾斜面的作用下,两个侧翼顶端会顺着倾斜面朝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弯折,侧翼顶端会弯折至正对塑形槽的顶壁,最终上架体抵接在下架体上,侧翼在塑形槽的塑形作用下,会弯折抵接在上架体顶面上,完成开口支架的加工,整个加工过程只需要铆压装置运行一次,能够提高进油管开口支架的加工效率;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倾斜面至塑形槽顶面之间呈圆弧形平滑过渡。侧翼顶端能够更好的沿着圆弧过渡面移动,不易在倾斜面与塑性槽顶面之间的条缝中卡住,同时塑形槽能够对弯折后侧翼进行塑性,使侧翼弯折的弯折处呈圆弧状,减小侧翼由于弯折失误造成拱起的几率;
20、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块,限位块能够对放置在下模上的下架体起到进一步限位作用,防止在铆压过程中下架体移位。
1.一种增压器进油管开口支架铆压装置,用于对开口支架(4)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驱动组件和上模板(2),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多个用于支撑进油管(3)的定位块(11),所述定位块(11)顶面上开设有供进油管(3)对应段放置的定位槽(11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支撑开口支架(4)的下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器进油管开口支架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23)至塑形槽(22)顶面之间呈圆弧形平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器进油管开口支架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5)顶面上设有多组限位块(51),多组限位块(51)沿放置在下模(5)后下架体(41)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每组限位块(51)分别包括两个限位块(51),两个限位块(51)分别位于下架体(41)宽度方向的两侧且用于抵接下架体(41)的两侧侧壁,两个限位块(51)顶端相互靠近的棱角处开设有倒角,相邻组限位块(51)之间留有供手指进入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器进油管开口支架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5)顶面上贯穿开设有贯穿孔(52),所述贯穿孔(52)与放置在下模(5)上下架体(41)上的通孔(44)同轴设置,所述贯穿孔(52)内螺纹连接有定位柱(53),所述定位柱(53)顶端用于穿设下架体(41)上的通孔(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压器进油管开口支架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53)底端同轴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始终伸至贯穿孔(52)的下方并固定有供手施力的施力块(5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器进油管开口支架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预安装有开口支架(4)的进油管(3)放置在下模(5)上时,进油管(3)上的两个定位板(31)分别抵接在下模(5)的两侧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器进油管开口支架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铆压块(21)作用在开口支架(4)上的压力大小,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上模板(2)的移动路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