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具体为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是一种最常用的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可分为结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膨胀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道路混凝土等,广泛应用于房屋、公路、军事、核能等领域。虽然混凝土坚固耐用,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其内部存在着大量的毛细管道、细微裂缝、孔洞的结构体,是外界水分进入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通道,尤其对钢筋混凝土构筑体,水分经由这些通道渗入到内部后加速钢筋的腐蚀,会对钢筋混凝土构筑体的强度和使用寿命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性后果。目前市面上很多混凝土对于防水抗渗都有所欠缺,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渗漏问题,因此,提升混凝土的防水抗渗性能,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具有优异的防水抗渗性能。
3、(二)技术方案
4、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如下:
5、s1、将淀粉加入烧瓶置于水浴锅中,通氮气,升至80-100℃,水浴加热1-5 h,温度降至55-65℃,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继续通氮气,搅拌3-10 min,快速加入丙烯酰胺,搅拌2-8 h后停止搅拌,将反应产物用丙酮洗涤、搅拌,得到白色沉淀,过滤,真空干燥,得到粗产物;将粗产物用滤纸包裹放入体积比3:1.2-2.5的冰醋酸-乙二醇的混合溶剂浸泡1-5 h,再用丙酮洗至中性,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淀粉-丙烯酰胺接枝产物;
6、s2、将壳聚糖加入8%-16%冰醋酸溶液中,搅拌20-60 min,加热至40-60℃,缓慢加入淀粉-丙烯酰胺接枝产物,不断搅拌,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升温至80-95℃反应2-8 h,得到淀粉-丙烯酰胺-壳聚糖接枝产物;
7、s3、向淀粉-丙烯酰胺-壳聚糖接枝产物中缓慢加入环氧氯丙烷,60-80℃搅拌反应10-30 h,加入5-羟基-2-(甲氧羰基)苯甲酸,搅拌反应2-8 h,待温度降至室温后向其中加入硬脂酸,得到混合溶液;将六水氯化钙加入水中制成溶液,用盐酸调ph至1-2,并逐滴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调ph至4-6,得到淀粉-丙烯酰胺-壳聚糖丙烷-甲氧羰基苯甲酸-钙离子-硬脂酸接枝络合物,即防水成分;
8、s4、将丙烯酸酯、乳化剂二苯醚二磺酸钠、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去离子水中,室温搅拌20-60 min,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钾、碳酸氢钠,反应0.5-4 h;将上述反应液与水性聚氨酯溶液混合,搅拌0.5-2.5 h,得到改性聚氨酯溶液;
9、s5、按重量份称取,将膨润土、活性炭进行粉碎搅拌混合均匀,向其中加入改性聚氨酯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抗渗成分;
10、s6、按重量份称取硅酸盐水泥、石灰、砂、细骨料、粗骨料加入搅拌机中搅拌10-30min,加入水,搅拌10-60 min,加入防水成分和抗渗成分,搅拌均匀静置,浇筑到模具中,固化后得到防水抗渗混凝土。
11、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淀粉、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0.8-1.6;所述引发剂过硫酸铵的浓度为2-8 mmol/l。
12、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壳聚糖、淀粉-丙烯酰胺接枝产物的质量比为1:2-8。
13、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淀粉-丙烯酰胺-壳聚糖接枝产物、环氧氯丙烷、5-羟基-2-(甲氧羰基)苯甲酸、硬脂酸的质量比为1:1.8-5:0.8-1.6:3-8;所述混合溶液、六水氯化钙的质量比为1:0.2-0.6。
14、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丙烯酸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性聚氨酯溶液的质量比为1:0.3-0.8:1.8-4。
15、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抗渗成分包含如下重量组分:20-40份膨润土、5-15份活性炭、10-20份改性聚氨酯溶液。
16、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防水抗渗混凝土包含如下重量组分:60-80份硅酸盐水泥、10-40份石灰、80-120份砂、10-30份细骨料、10-20份粗骨料、60-150份水、3-8份防水成分、3-8份抗渗成分。
17、(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18、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包括:60-80份硅酸盐水泥、10-40份石灰、80-120份砂、10-30份细骨料、10-20份粗骨料、60-150份水、3-8份防水成分、3-8份抗渗成分。
19、防水成分:淀粉、丙烯酰胺、壳聚糖接枝得到接枝产物,淀粉-丙烯酰胺-壳聚糖接枝产物中壳聚糖上的氨基与环氧氯丙烷的环氧基进行开环反应,卤素氯与5-羟基-2-(甲氧羰基)苯甲酸的羟基进行取代反应,与硬脂酸混合成混合溶液;混合液与六水氯化钙进行配合,形成钙离子络合物,得到淀粉-丙烯酰胺-壳聚糖丙烷-甲氧羰基苯甲酸-钙离子-硬脂酸接枝络合物,即防水成分。
20、抗渗成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丙烯酸酯,改性产物再改性水性聚氨酯,与膨润土、活性炭混合得到抗渗成分。
21、防水成分主体为络合物,具有优良的防水效果,是在淀粉的基础上合成的高分子产物,能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防水膜,有效阻挡水的渗入。抗渗成分具有膨胀特性,能将混凝土中的缝隙填满,有效阻挡水分的侵入。本产品具有优良的防水抗渗性能。
1.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淀粉、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0.8-1.6;所述引发剂过硫酸铵的浓度为2-8 m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壳聚糖、淀粉-丙烯酰胺接枝产物的质量比为1: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淀粉-丙烯酰胺-壳聚糖接枝产物、环氧氯丙烷、5-羟基-2-(甲氧羰基)苯甲酸、硬脂酸的质量比为1:1.8-5:0.8-1.6:3-8;所述混合溶液、六水氯化钙的质量比为1:0.2-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丙烯酸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性聚氨酯溶液的质量比为1:0.3-0.8:1.8-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抗渗成分包含如下重量组分:20-40份膨润土、5-15份活性炭、10-20份改性聚氨酯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防水抗渗混凝土包含如下重量组分:60-80份硅酸盐水泥、10-40份石灰、80-120份砂、10-30份细骨料、10-20份粗骨料、60-150份水、3-8份防水成分、3-8份抗渗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