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动童车,具体为一种防水双开门电动童车。
背景技术:
1、电动童车,一种新颖的儿童玩具,儿童可自行驾驶,亦可亲子互动,由电机驱动的,操作安全的仿真玩具电动车。
2、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4451548u提出一种平稳的防水双开门电动童车,该实用新型提出了:“目前大部分的电动童车底盘都不是很高,而儿童对于行驶也没有特别的注意,因此儿童驾驶电动童车往往会涉水,由于电动童车的双开门关闭时,与电动童车的密封性不是很好,涉水时,水会从其底部与双开门的关闭处进入电动童车的内部打湿儿童的鞋脚”的问题,并提出如下技术方案:“设置密封装置,对电动童车的双开门与电动童车关闭之后增加密封性设置,避免电动童车涉水时其内部渗水。”,针对该技术方案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方案提出另一种实施方式来实现增加双开门密封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双开门电动童车,具备了增加双开门与电动童车关闭之后的密封性等优点,解决了电动童车的双开门关闭时,与电动童车的密封性不是很好,进而容易导致内部渗水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增加双开门与电动童车关闭之后的密封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双开门电动童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侧设置有闭合结构;
5、所述闭合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腔内左侧壁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背面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圆心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与第二螺纹杆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筒,前后两侧所述螺纹筒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板,前后两侧所述螺纹筒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前后两侧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前后两侧所述连接板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杆。
6、进一步的,所述车体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与车体的驾驶座上下相对应。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长度大于第一螺纹杆的长度,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左端与安装腔的内左侧壁转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筒为方形设置,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与对应螺纹筒相适配的方形滑口。
9、进一步的,所述滑杆的左端与对应限位板的右侧壁固定连接,且滑杆的左端依次贯穿对应连接板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并与安装腔的内右侧壁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前后两侧所述滑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同侧的两个滑杆分别位于对应螺纹筒的上方和下方。
11、进一步的,前后两侧所述套杆的数量均为三个,且同侧的三个套杆呈竖直等距分布。
12、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前后两侧的车门均开设有与套杆相适配的套槽,所述套杆的右端延伸至对应套槽的内侧与对应的套槽套接。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双开门电动童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该防水双开门电动童车,通过闭合结构强化车体的车门在闭合后与车门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避因密封性不佳造成车体的内部渗水,通过遮雨板对上方的落水进行阻挡,且通过螺纹柱与套筒之间的螺纹连接使遮雨板能更加便捷的拆卸进行清洗。
1.一种防水双开门电动童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2),所述安装腔(2)的内侧设置有闭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双开门电动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4),所述螺纹柱(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遮雨板(15),所述遮雨板(15)与车体(1)的驾驶座上下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双开门电动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7)的长度大于第一螺纹杆(4)的长度,所述第二螺纹杆(7)的左端与安装腔(2)的内左侧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双开门电动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筒(8)为方形设置,所述限位板(9)的内部开设有与对应螺纹筒(8)相适配的方形滑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双开门电动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1)的左端与对应限位板(9)的右侧壁固定连接,且滑杆(11)的左端依次贯穿对应连接板(1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并与安装腔(2)的内右侧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双开门电动童车,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侧所述滑杆(11)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同侧的两个滑杆(11)分别位于对应螺纹筒(8)的上方和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双开门电动童车,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侧所述套杆(12)的数量均为三个,且同侧的三个套杆(12)呈竖直等距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双开门电动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前后两侧的车门均开设有与套杆(12)相适配的套槽,所述套杆(12)的右端延伸至对应套槽的内侧与对应的套槽套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