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杆转动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07  3


本技术涉及灯具,特别涉及一种灯杆转动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灯架调节方式往往是:灯杆端部与灯座通过简单的铰接,然后再通过在铰接处施加摩擦保证其不受重力影响,进而使灯光照射角度调整之后保持稳定,就比如:

2、公告号为cn202274343u,公告日为2012年06月13日的一篇中国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可旋转台灯,所涉及到的让灯架转动的便于调节灯光照射角度的结构仅仅只是第一支架与底座转轴连接,而怎样固定文中并没有描述,但出于常识,此处往往利用第一支架和底座之间的摩擦维持状态不变,在实际生活中调节角度时,摩擦力如果较大,使用者在抬高灯架时,往往要使用两只手进行调节,如果使用者不方便两只手操作,其调节难度将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常规下转轴结构在调整灯架时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灯杆转动调节机构,灯杆在以端部为原点摆动时,或者说将灯架抬高时,弹性回转件对其施加一个辅助的力助其回到初始状态位置,而维持灯架静止时,弹性回转件和摩擦组件同时抵消灯具重力,具有方便调节灯架且灯架回位省力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灯杆转动调节机构,包括:

4、连接座,配置为灯杆的转动支撑主体,其上方部分形成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围成一个供灯杆下端插置且活动的调节空间;

5、灯杆,灯杆下端套接固定有铰接套,铰接套在所述调节空间中转动,灯杆以端部的铰接套为原点转动;

6、转轴套件,从所述连接座侧方插入并穿过所述铰接套,铰接套绕着其轴心周向转动;

7、弹性回转件,设置在所述调节空间内部并与灯杆相连,其配置为使得灯杆在从倾斜状态运动到竖直状态时给操作者提供助力;

8、摩擦组件,设置在铰接套与连接座之间,并与两者紧密贴合,使灯杆调节后停留在相应位置。

9、本方案中,连接座上方的部分形成了下转轴结构的壳体,之后的部件在壳体内部组合连接形成完整的下转轴结构,壳体内存在调节空间用于容纳其余部件,此时,包括弹性回转件等部件全部限位与调节空间内,可以使本方案的设计更具稳定性。铰接套呈柱状,轴心方向垂直于连接座侧面所在的平面,转轴套件沿着铰接套的轴心方向从连接座外插入并穿过铰接套,铰接套围绕转轴套件转动,弹性回转件与灯杆连接并固定,初始状态时,可以理解为灯架处于最高处,弹性回转件配合摩擦组件抵消掉灯具的重力对其运动趋势的影响,保持灯架稳定,因此,灯架对于摩擦组件所提供的摩擦力要求较小,在下压灯架时,弹性回转件积蓄与此时灯杆旋转方向相反的力,但此力不大于摩擦组件带给铰接套的摩擦力,当使用者上调抬高灯架时,弹性回转件积蓄储存的力辅助人手抬高灯架,具有省力的优点。

10、作为优选,灯杆处于竖直状态下时,弹性回转件处于未产生弹性形变的初始状态;灯杆处于倾斜状态时,弹性回转件变形以产生复位弹力。这样当灯杆处在竖直状态下弹性回转件不变形只靠摩擦组件提供的摩擦力定位,在灯杆朝任意方向倾斜后,当需要往反方向调节时,都能够提供助力;例如,当使用者上调灯杆时,灯杆随之转动而弹性回转件积蓄储存的力辅助人手抬高灯架,具有省力的优点。

11、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回转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在所述铰接套周向外侧,所述壳体内部朝向扭簧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卡接扭簧的一个弹力臂,扭簧的另一个弹力臂与灯杆固定连接,灯杆在竖直状态时扭簧不形变,灯杆倾斜状态时扭簧形变产生扭矩,并作用于灯杆,进而在灯杆从倾斜状态回到竖直状态时使用者提供助力。壳体属于连接座整体的一部分,通过卡槽将扭簧一端与壳体固定能有效保证其稳定性,扭簧在灯杆旋转时持续积累势能,在转动灯杆时释放以起到辅助作用,使整个过程更加轻松。

12、作为优选,所述灯杆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在所述铰接套的一侧边,扭簧的另一个弹力臂插接至所述孔洞内。根据杠杆原理可知,孔洞距离铰接套轴心越远,灯架抬高时,扭簧提供给灯杆的辅助作用就越大,扭簧对重力抵消程度越大,反之则辅助作用和抵消程度越小,可以通过孔洞距离铰接套轴心的距离调整整个下转轴结构各个位置的参数,在放置到不同重量的灯具上使用时,设计者只需对孔洞距离铰接套轴心距离调整后自行定制生产即可,此结构适用范围广。

13、作为优选,所述摩擦组件包括紧密贴合的摩擦片和垫片,所述垫片位于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并与壳体紧密贴合且与壳体保持相对静止,所述摩擦片位于靠近所述铰接套的一侧并与铰接套紧密贴合且与铰接套保持相对静止。铰接套转动时带动摩擦片转动,与垫片之间形成摩擦,配合弹性回转件抵消灯具本身重力对灯杆运动状态的影响。

14、作为优选,所述垫片为铜片,所述壳体与所述铜片贴合位置采用铝合金材料,所述摩擦片使用pom材料,摩擦片周片设有缺口,铰接套上与摩擦片贴合的部分设有与所述缺口相适配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卡接并固定摩擦片。铜片与铝合金之间金属的摩擦系数要大于pom材料与铜片之间的摩擦系数,这样就保证了铜片与壳体保持相对静止,同时节约了固定铜片的成本。

15、作为优选,转动套件为对锁螺母,所述对锁螺母两端部分别位于连接座两侧,对锁螺母依次串接起铜片、摩擦片和铰接套,并通过调整对锁螺母的松紧程度进而调节摩擦片与垫片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对锁螺母为常规配件,在此不做赘述,对锁螺母可以调整轴向的长度并保持静止,调整对锁螺母的轴向长度即可调整壳体的侧向厚度也就是厚度,也就时压缩调节空间的厚度,而在装配完成时,摩擦组件完全顶在壳体和铰接套上,铜片具有韧性,因此发生弹性形变,进而对摩擦片的压力增大,摩擦力也随之增大,在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调整对锁螺母对摩擦组件提供的摩擦力进行调节,进而选择调整到合适的摩擦力,方便使用者使用。

16、作为优选,所述灯杆下端设有延伸限位部,所述延伸限位部伸出所述铰接套外并与壳体内壁配合,灯杆摆动到设定角度时延伸限位部与壳体内壁抵接。可以设定转动角度,进而防止扭簧损坏,使此结构的使用寿命有保障,或者扭簧在灯杆旋转时积蓄的扭矩过大造成灯架回弹。

17、作为优选,连接座直接作为灯杆的底座立于桌面或地面上;或者,连接座插接在一立于桌面或地面的底座上。如果连接座与一立于桌面或地面的底座插接配合,那么这样可以使得连接座与灯杆之间的组装可以独立完成,且完成组装后可以在包装运输环节以及在安装时候时实现灵活拔插,以节约包装体积,实现了灵活应用。

18、作为优选,连接座插接在底座上时,底座上开有插置槽,所述连接座两侧边设有凹陷的直槽,所述底座的插置槽内设有凸起的滑块,连接座通过所述直槽与所述滑块的配合插接在底座内。滑块与直槽的配合,使连接座与灯架底座的安装更精准。配合度高。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通过弹性回转件与摩擦组件同时抵消掉重力对灯架运动状态的影响,其中弹性回转件还能在灯杆以铰接套为原点摇摆时积累势能用于辅助人手拨动灯杆的转动调节,调节过程可单手操作,对摩擦组件所提供的维持灯架不动的摩擦力要求小,调节更灵活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灯杆转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杆转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灯杆(3)处于竖直状态下时,弹性回转件处于未产生弹性形变的初始状态;灯杆(3)处于倾斜状态时,弹性回转件变形以产生复位弹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杆转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回转件为扭簧(10),所述扭簧(10)套在所述铰接套(15)周向外侧,所述壳体(1)内部朝向扭簧(10)的一侧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卡接扭簧(10)的一个弹力臂,扭簧(10)的另一个弹力臂与灯杆(3)固定连接,灯杆(3)在竖直状态时扭簧(10)不形变,灯杆(3)倾斜状态时扭簧(10)形变产生扭矩,并作用于灯杆(3),进而在灯杆(3)从倾斜状态回到竖直状态时使用者提供助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杆转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3)设有孔洞(12),所述孔洞(12)在所述铰接套(15)的一侧边,扭簧(10)的另一个弹力臂插接至所述孔洞(12)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杆转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组件包括紧密贴合的摩擦片(21)和垫片,所述垫片位于靠近所述壳体(1)的一侧并与壳体(1)紧密贴合,所述摩擦片(21)位于靠近所述铰接套(15)的一侧并与铰接套(15)紧密贴合且与铰接套(15)保持相对静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杆转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为铜片(22),所述壳体(1)与所述铜片(22)贴合位置采用铝合金材料,所述摩擦片(21)使用pom材料,摩擦片(21)周片设有缺口(4),铰接套(15)上与摩擦片(21)贴合的部分设有与所述缺口(4)相适配的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卡接并固定摩擦片(2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杆转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动套件为对锁螺母(23),所述对锁螺母(23)两端部分别位于连接座(5)两侧,对锁螺母(23)依次串接起铜片(22)、摩擦片(21)和铰接套(15),并通过调整对锁螺母(23)的松紧程度进而调节摩擦片(21)与垫片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杆转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3)下端设有延伸限位部(24),所述延伸限位部(24)伸出所述铰接套(15)外并与壳体(1)内壁配合,灯杆(3)摆动到设定角度时延伸限位部(24)与壳体(1)内壁抵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杆转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座(5)直接作为灯杆的底座立于桌面或地面上;或者,连接座(5)插接在一立于桌面或地面的底座(6)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杆转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座(5)插接在底座(6)上时,底座(6)上开有插置槽(18),所述连接座(5)两侧边设有凹陷的直槽(9),所述底座(6)的插置槽(18)内设有凸起的滑块(13),连接座(5)通过所述直槽(9)与所述滑块(13)的配合插接在底座(6)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灯杆转动调节机构,其通过弹性回转件与摩擦组件同时抵消掉重力对灯架运动状态的影响,其中弹性回转件还能在下连杆以铰接套为原点摇摆时积累势能用于辅助抬高灯架,调节过程可单手操作,对摩擦组件所提供的维持灯架不动的摩擦力要求小,调节更灵活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阮柯达,杨顺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朗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21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