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面积降落伞的环形收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08  2


本技术属于降落伞,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面积降落伞的环形收口装置。


背景技术:

1、降落伞具有包装体积小、工作高效、成本低廉的优点,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在降落伞充气展开过程中,由于系统突然减速会产生一定的开伞载荷,而开伞载荷的大小限制了降落伞的使用范围。

2、近些年来,随着大型运输机以及大型无人机的发展,对降落伞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要求降落伞的使用速度不断增大,回收物资的重量不断增重。这些要求导致降落伞的使用速度越来越高,面积越来越大。为了提高降落伞的开伞速度,减小开伞载荷,大型降落伞通常采用收口技术进行控制。目前采用的收口控制技术主要是间断式收口控制方法,主要由一根收口绳、收口环和切割器组成。收口环分别缝制在伞衣底边和伞绳交界处的伞衣底边内侧。随着技术的发展,采取在靠近伞衣底边外侧缝制一圈收口绳保护布的方式取代收口环。收口绳穿过收口环并和切割器相连后固定在伞衣底边。而且,现有的间断式收口控制方法采用两个切割器,其中只要一个工作,便可切断收口绳,是降落伞正常充气。这种收口方式,使用的切割器一般采用火药切割器,因此包伞复杂,准备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面积降落伞的环形收口装置,该装置能对降落伞实现收口,能减小降落伞充气过程中的开伞载荷,提升降落伞的开伞速度。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大面积降落伞的环形收口装置,其包括多个收口单元、多个金属眼圈;所述收口单元依次连接形成环形结构;所述金属眼圈均匀分布在环形结构的外侧,且对称设置;

4、所述收口单元包括加强布、网纱织物、第一加强带;加强布、网纱织物通过第一加强带连接;加强布、网纱织物的非连接边缘也设有第一加强带;

5、所述金属眼圈通过第二加强带固定在加强布上;第二加强带与加强布连接;金属眼圈上的通孔与加强布上的通孔、第一加强带上的通孔、第二加强带上的通孔形成穿绳通孔;降落伞伞绳按顺序穿过环形结构上的穿绳通孔。

6、优选的,第一加强带与加强布、网纱织物之间通过锯齿缝线进行缝合,提升强度,确保了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安全性。

7、优选的,所述加强布呈三角形形状,网纱织物呈方形形状,以便更好的实现降落伞的收口。

8、优选的,所述加强布为强度较大的帆布、帆绸类织物、牛津布等,确保了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安全性。

9、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带设置在环形结构的内外两侧,提升强度,确保了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安全性。

10、优选的,根据降落伞的降落伞伞绳间距与伞衣幅数确定金属眼圈的数量和相邻金属眼圈之间的间距,以确保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11、优选的,第二加强带的一端与加强布顶部上的第一加强带连接,第二加强带的一端与加强布底部上的第一加强带连接;第二加强带与加强布连接;以确保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12、优选的,第二加强带与加强布、第一加强带之间通过锯齿缝线进行缝合,提升强度,确保了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安全性。

13、优选的,环形结构的直径远小于降落伞伞衣底边直径,以便更好的实现收口。具体是根据降落伞伞衣结构与面积,经过分析、计算,确定环形收口装置的直径。

14、优选的,一个穿绳通孔能穿1~3根降落伞伞绳。

15、当降落伞进入气流后并逐渐拉直,由于环形收口装置直径远小于降落伞伞衣底边直径,限制了降落伞伞衣底边的充气和展开,从而实现对降落伞伞衣底边的收口功能;随后,当降落伞的充气速度逐渐下降,在降落伞伞绳产生的张力作用下,克服金属眼圈与降落伞伞绳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以及环形收口装置自身产生的气动阻力,使环形收口装置沿降落伞伞绳逐渐向下移动,从而使降落伞伞衣底边逐渐展开,将传统的间断式收口控制更改为连续式收口控制,大大减小降落伞充气过程中的开伞载荷,提升降落伞的开伞速度。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通过设置加强布、网纱织物、第一加强带、金属眼圈对降落伞的收口控制由间断式提升为连续式,能大大减小降落伞充气过程中的开伞载荷,提升降落伞的开伞速度;

18、仅包括加强布、网纱织物、加强带、金属眼圈,结构简单、包装简便,具有准备周期短和工作可靠性高的优点;

19、通过设置加强带、加强布,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

20、通过设置网纱织物(大透气量的纺织材料),以减少降落伞的气动阻力,提升降落伞的开伞速度;

21、通过设置穿绳通孔,并通过加强带(第一加强带、第二加强带)和加强布进行加强,确保了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大面积降落伞的环形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收口单元、多个金属眼圈;所述收口单元依次连接形成环形结构;所述金属眼圈均匀分布在环形结构的外侧,且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面积降落伞的环形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强带与加强布、网纱织物之间通过锯齿缝线进行缝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大面积降落伞的环形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布呈三角形形状,网纱织物呈方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大面积降落伞的环形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布为帆布、帆绸类织物、牛津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大面积降落伞的环形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带设置在环形结构的内外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面积降落伞的环形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降落伞的降落伞伞绳间距与伞衣幅数确定金属眼圈的数量和相邻金属眼圈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面积降落伞的环形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加强带的一端与加强布顶部上的第一加强带连接,第二加强带的一端与加强布底部上的第一加强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大面积降落伞的环形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加强带与加强布、第一加强带之间通过锯齿缝线进行缝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大面积降落伞的环形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结构的直径远小于降落伞伞衣底边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面积降落伞的环形收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穿绳通孔能穿1~3根降落伞伞绳。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面积降落伞的环形收口装置,其包括收口单元、金属眼圈;收口单元依次连接形成环形结构;金属眼圈均匀分布在环形结构的外侧,且对称设置;收口单元包括加强布、网纱织物、第一加强带;加强布、网纱织物通过第一加强带连接;加强布、网纱织物的非连接边缘也设有第一加强带;金属眼圈通过第二加强带固定在加强布上;第二加强带与加强布连接;金属眼圈上的通孔与加强布上的通孔、第一加强带上的通孔、第二加强带上的通孔形成穿绳通孔;降落伞伞绳按顺序穿过环形结构上的穿绳通孔。本技术能对降落伞实现收口,能减小降落伞充气过程中的开伞载荷,提升降落伞的开伞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华,隗秋如,侯世峰,苏明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1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21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