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剥离力的贴合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08  4


本技术涉及显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提高剥离力的贴合膜。


背景技术:

1、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为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面板提供高亮度、高均匀性的面光源。传统的背光模组主要由反射片、导光板、下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上扩散膜等膜片组装而成

2、多层贴合复合光学膜主要作用是将至少两种组合的光学功能集中于一张光学膜上,以替代两张或者多张单一功能的薄型化光学膜,贴合型的复合膜成为行业内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

3、现有的光学膜,存在剥离力低的缺点,剥离力低容易导致裁切时发生分层现象。

4、本申请旨在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一种提高剥离力的贴合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光学膜,存在剥离力低,容易导致裁切时发生分层现象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剥离力的贴合膜,它具有更好的剥离力表现,从而在裁切时不易发生分层现象,并提高亮度,改善体验。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提高剥离力的贴合膜,包括基材、棱镜层和扩散层,所述棱镜层包括沿第一方向的第一棱镜结构和沿第二方向的第二棱镜结构,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相交,第一棱镜结构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不等高棱镜,所述不等高棱镜包括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第一棱镜较第二棱镜更大,第二棱镜结构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等高棱镜,所述等高棱镜与第一棱镜或第二棱镜等高。

4、通过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的相交,使得与上层的扩散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提高剥离力。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大小不一使得光学膜的棱镜结构不规则,从而加强光的漫反射,相比现有的光学膜,有效减少干涉条纹,提高亮度。

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所述结构使得在左右、上下方向的相应位置,可视角度相近。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设有夹角,所述夹角为80°-110°。

7、作为优选,第一棱镜横截面的底边长度为60μm-70μm。

8、作为优选,第二棱镜横截面的底边长度为45μm-55μm。

9、作为优选,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横截面的顶角为80°-110°。

10、作为优选,基材的材质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厚度为75μm-125μm。

11、作为优选,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的折射率为1.47-1.58。

12、作为优选,所述的扩散层的厚度为80μm-120μ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的相交,使得与上层的扩散层的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提高剥离力;

15、(2)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大小不一使得光学膜的棱镜结构不规则,从而加强光的漫反射,相比现有的光学膜,有效减少干涉条纹,提高亮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剥离力的贴合膜,其特征是,包括基材、棱镜层和扩散层,所述棱镜层包括沿第一方向的第一棱镜结构和沿第二方向的第二棱镜结构,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相交,第一棱镜结构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不等高棱镜,所述不等高棱镜包括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第一棱镜较第二棱镜更大,第二棱镜结构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等高棱镜,所述等高棱镜与第一棱镜或第二棱镜等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剥离力的贴合膜,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剥离力的贴合膜,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设有夹角,所述夹角为80°-1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剥离力的贴合膜,其特征是,第一棱镜横截面的底边长度为60μm-70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剥离力的贴合膜,其特征是,第二棱镜横截面的底边长度为45μm-55μ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剥离力的贴合膜,其特征是,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横截面的顶角为80°-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剥离力的贴合膜,其特征是,基材的材质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厚度为75μm-125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剥离力的贴合膜,其特征是,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的折射率为1.47-1.5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剥离力的贴合膜,其特征是,所述的扩散层的厚度为80μm-120μ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剥离力的贴合膜,旨在解决现有的光学膜,存在剥离力低,容易导致裁切时发生分层现象的不足。该技术包括基材、棱镜层和扩散层,所述棱镜层包括沿第一方向的第一棱镜结构和沿第二方向的第二棱镜结构,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相交,第一棱镜结构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不等高棱镜,所述不等高棱镜包括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第一棱镜较第二棱镜更大,第二棱镜结构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等高棱镜,所述等高棱镜与第一棱镜或第二棱镜等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彩容,沈渊,周鹏,曹建,刘斌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4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21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