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高轴承套圈辗扩前的预成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10  9


:本技术涉及套圈辗扩锻件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加高轴承套圈辗扩前的预成件。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目前常见的轴承包括外圈、内圈、滚珠和保持架,其中外圈和内圈称为套圈,套圈由圆环形的坯件机加工成,而坯件一般通过棒料进锻造成型,在锻造的后续过程中会采用辗扩工艺,辗扩也称为辗环,其通过芯棒和外模具将锻造成型的套件辗成与轴承套圈相近似的形状,目前一些轴承内圈两端的外壁上成型有凹陷的沟槽结构,其沟槽一般通过机加工成型,但为了减少切屑两端,通过辗扩方式可以实现套圈两端的外壁成型有凹陷结构,就可以减少切屑量,即轴承套圈上设有流线结构;目前对于高度小于26cm的套圈锻件,如图1所示,其锻件3的整体形状近圆柱环状,可以通过常规的辗扩方式可以加工得到如图2所示的辗扩件4,其辗扩件4外壁的上、下端均可以成型凹陷的流线切槽41;但对于高度超过40cm的加高套圈锻件,如采用常规的辗扩方式无法得到设有流线槽结构的加高套圈,所以对于加高套圈,车削量就比较,比较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加高轴承套圈辗扩前的预成件,其在辗扩前的套圈锻件上成型圆锥形的槽面结构,通过常规的的辗扩方式后可以得到流线槽结构的加高套圈。

2、一种加高轴承套圈辗扩前的预成件,包括圆柱环状的套圈,套圈上端的内壁上锻压成型有圆锥形的上扩口、下端的外壁上锻压成型有圆锥形的下缩口,上扩口上、下侧边之间的竖向间距等于下缩口上、下侧边之间的竖向间距。

3、优选的,所述套圈内侧上扩口上、下侧边之间的竖向间距小于套圈高度的一半。

4、优选的,所述套圈内侧上扩口内壁的圆锥锥度等于套圈外侧下缩口外壁的圆锥锥度。

5、优选的,所述套圈内侧上扩口内壁与套圈下端竖向内壁之间的夹角为10°~12°。

6、优选的,所述套圈上内侧上扩口上、下侧边之间的竖向间距大于套圈内侧上扩口下侧边与套圈外侧下缩口上侧边的竖向间距。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8、本预成件上成型圆锥形的槽面结构,通过常规的的辗扩方式后可以得到流线槽结构的加高套圈,从而减少车削量,节省材料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加高轴承套圈辗扩前的预成件,包括圆柱环状的套圈(1),其特征在于:套圈(1)上端的内壁上锻压成型有圆锥形的上扩口(11)、下端的外壁上锻压成型有圆锥形的下缩口(12),上扩口(11)上、下侧边之间的竖向间距等于下缩口(12)上、下侧边之间的竖向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高轴承套圈辗扩前的预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1)内侧上扩口(11)上、下侧边之间的竖向间距小于套圈(1)高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高轴承套圈辗扩前的预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1)内侧上扩口(11)内壁的圆锥锥度等于套圈(1)外侧下缩口(12)外壁的圆锥锥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高轴承套圈辗扩前的预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1)内侧上扩口(11)内壁与套圈(1)下端竖向内壁之间的夹角为10°~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高轴承套圈辗扩前的预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1)上内侧上扩口(11)上、下侧边之间的竖向间距大于套圈(1)内侧上扩口(11)下侧边与套圈(1)外侧下缩口(12)上侧边的竖向间距。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高轴承套圈辗扩前的预成件,包括圆柱环状的套圈,套圈上端的内壁上锻压成型有圆锥形的上扩口、下端的外壁上锻压成型有圆锥形的下缩口,上扩口上、下侧边之间的竖向间距等于下缩口上、下侧边之间的竖向间距。本预成件上成型圆锥形的槽面结构,通过常规的的辗扩方式后可以得到流线槽结构的加高套圈,从而减少车削量,节省材料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项文建,胡昊,王子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集铸锻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3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22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