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气泡杂质的循环管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10  27


本技术涉及热熔胶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消除气泡杂质的循环管线。


背景技术:

1、热熔胶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于环保型化学产品。因热熔胶本身是固体,便于包装、运输和存储,且无溶剂、无污染和无毒;另外,由于热熔胶具有生产工艺简单、附加值高、黏合强度大和速度快等优点,因而备受青睐。

2、目前,在热熔胶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在胶料中会存在小颗粒杂质和气泡,这些颗粒杂质和气泡会对热熔胶的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过滤器仅简单过滤除去热熔胶中存在的颗粒杂质和气泡,不仅过滤器内部残留热熔胶过多,比较浪费,且不能完全除去热熔胶中存在的颗粒杂质和气泡,使得滤出热熔胶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消除气泡杂质的循环管线,采用循环过滤,从而使得含杂质和气泡的热熔胶都能得到有效过滤及回收循环使用,达到节约原料成本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消除气泡杂质的循环管线,包括依次连接的储存釜、搅拌釜、无残留铁过滤器、粗杂质过滤器、循环组件和出料罐;

4、所述粗杂质过滤器、出料罐和循环组件之间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且所述第一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粗杂质过滤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循环组件的其一接口所连,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出料罐的入口相连;

5、所述循环组件的另一接口与所述搅拌釜的入口相连。

6、优选的,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循环管和第一泵体;

7、所述第一泵体设于所述搅拌釜和循环管之间。

8、优选的,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泵体、计量罐和第一开关阀;

9、所述第二泵体、计量罐和第一开关阀设于所述储存釜和搅拌釜之间。

10、优选的,还包括第三泵体和第二开关阀;

11、所述第三泵体设于所述无残留铁过滤器和粗杂质过滤器之间;

12、所述第二开关阀设于所述搅拌釜和无残留铁过滤器之间。

13、优选的,所述无残留铁过滤器包括上盖、密封条、第一滤芯和第一过滤器本体;

14、所述上盖可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过滤器本体的开口,且所述上盖和所述过滤器本体共同围成用于过滤热熔胶的过滤腔,所述第一滤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过滤腔;所述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本体的顶部边缘,且所述密封条抵于所述上盖和所述过滤器本体之间;

15、所述第一过滤器本体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过滤器本体的外侧面,且所述进料管位于所述第一滤芯的上方,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本体相互连通,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搅拌釜的出口相互连通;

16、所述第一过滤器本体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第一过滤器本体的底部由边缘向中央倾斜向下,且所述第一过滤器本体底部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0~40°;

17、所述出料管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本体的底部的最底点,且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本体相互连通,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粗杂质过滤器的入口相互连通。

18、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器本体的内侧壁突出设置有台阶位,所述第一滤芯通过所述台阶位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过滤腔。

19、优选的,所述第一滤芯包括支撑架和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台阶位配合相抵。

20、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底倾斜设置,且所述网底的倾斜角度为25~50°。

21、优选的,所述粗杂质过滤器的入口位于所述粗杂质过滤器的顶部,所述粗杂质过滤器的出口位于所述粗杂质过滤器的底部;

22、所述粗杂质过滤器包括第二过滤器本体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安装于所述第二过滤器本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二滤网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器本体之间留有容纳空间。

23、优选的,所述容纳空间的深度为所述第二过滤器本体的高度的1/3~1/2。

24、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搅拌釜,令储存釜内部的热熔胶与额外添加的固体原料充分接触,起到对热熔胶胶粒进行搅拌的效果;接着通过无残留铁过滤器,使得热熔胶胶粒进行过滤和消除气泡;再通过粗杂质过滤器,使得热熔胶胶粒进行过滤粗杂质;通过循环组件和控制三通阀,将热熔胶胶粒返回搅拌釜,重新进行搅拌和过滤,以消除热熔胶气泡杂质,确保热熔胶的出胶指标,提升热熔胶的出胶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除气泡杂质的循环管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储存釜、搅拌釜、无残留铁过滤器、粗杂质过滤器、循环组件和出料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气泡杂质的循环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循环管和第一泵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气泡杂质的循环管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泵体、计量罐和第一开关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气泡杂质的循环管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泵体和第二开关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气泡杂质的循环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残留铁过滤器包括上盖、密封条、第一滤芯和第一过滤器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气泡杂质的循环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本体的内侧壁突出设置有台阶位,所述第一滤芯通过所述台阶位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过滤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消除气泡杂质的循环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包括支撑架和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台阶位配合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消除气泡杂质的循环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底倾斜设置,且所述网底的倾斜角度为25~5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气泡杂质的循环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杂质过滤器的入口位于所述粗杂质过滤器的顶部,所述粗杂质过滤器的出口位于所述粗杂质过滤器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消除气泡杂质的循环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深度为所述第二过滤器本体的高度的1/3~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热熔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气泡杂质的循环管线,包括依次连接的储存釜、搅拌釜、无残留铁过滤器、粗杂质过滤器、循环组件和出料罐;所述粗杂质过滤器、出料罐和循环组件之间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且所述第一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粗杂质过滤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循环组件的其一接口所连,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出料罐的入口相连;所述循环组件的另一接口与所述搅拌釜的入口相连。本技术采用循环过滤,从而使含杂质和气泡的热熔胶都能得到有效过滤及回收循环使用,达到节约原料成本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谭金发,万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本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4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22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