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带压平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14  5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铅带压平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1、公知的,在蓄电池生产加工中,铅带原料的使用必不可少,在对铅带的厚度进行测量是制造蓄电池中不可缺少的步骤,然而现有技术中对铅带厚度的测量是两个操作人员一人手持铅带片,一人手持千分卡尺螺旋测厚仪,将铅带放置测针之间,调节千分卡尺螺旋测厚仪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有两个弊端:1、由于铅带在剪裁时会发声翘曲,因此使得测量精度不准确;2、现有的手持式测铅带的方式占用人工,操作极为不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带压平测量装置。

2、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铅带压平测量装置,包括底、千分卡尺螺旋测厚仪和压平组件,在底座的上面中部固定有竖向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设有通过连接件固定的千分卡尺螺旋测厚仪;压平组件设置在支撑杆的一侧,其包括气缸、固定板、上压板和下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支撑杆的一侧面上,气缸固定在固定板的上面,且气缸的伸缩轴穿过固定板上的通孔设置在固定板的下部,在伸缩轴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上压板,上压板滑动设置在支撑杆侧面上,下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且与上压板上下对应设置。

4、所述的铅带压平测量装置,连接件呈“u”字形状,在“u”形开口的下面固定有向上凸起的顶块,在连接件上面的螺栓孔内连接有紧固螺栓,千分卡尺螺旋测厚仪固定在紧固螺栓与顶块之间。

5、所述的铅带压平测量装置,在支撑杆侧面上开设有竖向的滑槽,滑槽的上端开设在固定板下底面的位置,下端位于支撑杆的底部。

6、所述的铅带压平测量装置,下固定板的内端面与支撑杆的侧面相接触,且滑槽的宽度小于下固定板的宽度。

7、所述的铅带压平测量装置,上压板的内端面上固定有滑块,上压板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铅带压平测量装置,通过在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千分卡尺螺旋测厚仪,在支撑杆的侧面上设置压平组件,在同一台仪器上既完成对铅带的压平又能完成对铅带的测量,操作过程一人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量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铅带压平测量装置,包括底、千分卡尺螺旋测厚仪和压平组件,其特征是:在底座的上面中部固定有竖向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设有通过连接件固定的千分卡尺螺旋测厚仪;压平组件设置在支撑杆的一侧,其包括气缸、固定板、上压板和下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支撑杆的一侧面上,气缸固定在固定板的上面,且气缸的伸缩轴穿过固定板上的通孔设置在固定板的下部,在伸缩轴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上压板,上压板滑动设置在支撑杆侧面上,下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且与上压板上下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带压平测量装置,其特征是:连接件呈“u”字形状,在“u”形开口的下面固定有向上凸起的顶块,在连接件上面的螺栓孔内连接有紧固螺栓,千分卡尺螺旋测厚仪固定在紧固螺栓与顶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带压平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在支撑杆侧面上开设有竖向的滑槽,滑槽的上端开设在固定板下底面的位置,下端位于支撑杆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带压平测量装置,其特征是:下固定板的内端面与支撑杆的侧面相接触,且滑槽的宽度小于下固定板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带压平测量装置,其特征是:上压板的内端面上固定有滑块,上压板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技术总结
一种铅带压平测量装置,涉及蓄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千分卡尺螺旋测厚仪和压平组件,在底座的上面中部固定有竖向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设有通过连接件固定的千分卡尺螺旋测厚仪;压平组件设置在支撑杆的一侧,其包括气缸、固定板、上压板和下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支撑杆的一侧面上,气缸固定在固定板的上面,且气缸的伸缩轴穿过固定板上的通孔设置在固定板的下部,在伸缩轴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上压板,上压板滑动设置在支撑杆侧面上,下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且与上压板上下对应设置;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量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范雷,石东亮,李运琪,王江波,张旭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源市万洋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3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24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