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水泥注浆,特别是一种用于水泥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成型试模。
背景技术:
1、水泥注浆作为一种加固材料,广泛应用于隧道注浆、土体加固等。隧道注浆加固施工目的主要是以改善地层松散性状,以及治水,使隧道顶部及侧面增加抗压强度和粘接性,实现加固目的,确保衬砌隧道衬砌后的围岩稳定性及隧道的安全性。桩基后压浆技术是一种将水泥注浆压入桩底、桩侧土体以提高桩基承载力、减小沉降的桩基施工技术,有效解决桥梁灌注桩在成桩过程中存在泥皮沉渣、桩底持力层扰动、桩侧土应力释放松弛等问题,提高桩基承载力及结构安全。注浆浆液的性能在地基工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注浆效果的关键。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通过相关性能试验及测试,把控浆液的性能与质量。
2、申请号202211343712.4,公开了一种水泥胶砂试模,包括试模、成膜底板、底座、试模为矩形箱式模具,设于成膜底板上,试模包括两端的挡板与顶板,以及设于挡板与顶板之间的侧板与隔板,挡板外侧设有限位柱,顶板外侧连接螺栓,螺栓贯穿设于成膜底板上的固定板,两侧侧板外部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匹配设有固定杆。通过螺栓拧紧,将试模固定于限位柱与螺栓之间,试模在成膜底板上更加稳固,避免在振实过程中试模松动。
3、但该现有技术中仍存在问题,施工过程中对水泥注浆材料的流动度要求较大,浆体注入到工程实体后,周围土体会对浆体有个吸水的过程,而在水泥注浆材料在试膜中成型的过程中会有泌水情况,成型后的试件现有的试模无法对其起水分吸附作用,因而易造成试件所测得的抗压强度与实际有较大差异。
4、因此,设计一种能够使试件更贴近实际的成型试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水泥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成型试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将试件成型过程中泌出的水吸附导出,使试件的成型环境更接近实际施工环境,进而使试件的抗压强度更接近实际。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水泥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成型试模,包括底座和框体组件;所述底座包括底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平行设置,且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同一侧;
3、所述框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框体组件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成型腔;
4、所述底座上设有将所述框体组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组件;所述框体组件的内壁上开设有毛细导水槽,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泌水孔;
5、所述框体组件内设有透水膜。
6、优选地,所述框体组件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围成;所述第一侧板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开设有两第一限位槽,两所述第一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边缘处,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开设有两第二限位槽,两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边缘处,且两所述第二限位槽与分别与两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分别插接在两相对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
7、优选地,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毛细导水槽、所述泌水孔连通的毛细排水槽。
8、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锁紧螺杆;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螺杆与所述锁紧孔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抵接。
9、优选地,所述锁紧螺杆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设有旋紧把手。
10、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设有滑块;
11、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连接。
12、优选地,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
13、优选地,所述泌水孔的直径为1-4毫米。
14、优选地,所述毛细导水槽的宽度为0.6到1.2毫米。
15、优选地,所述毛细导水槽的深度为0.5到1毫米。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框体组件的内壁上设置毛细导水槽、在底板上开设泌水孔,能够将试件成型过程中泌出的水吸附导出,使试件的成型环境更接近实际施工环境,进而使试件的抗压强度更接近实际。
18、2.本实用新型在框体组件内设置透水膜,能够使试件成型后表面更加光滑平整,实验数据的离散性小,复现性好。
19、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框体组件设置成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组成,方便试件成型后从模具中取出。
20、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侧板上设置滑块、在第二挡板上设置与其配合的滑槽,方便第二侧板快速安装到位,避免出现左右移动,同时能够对框体组件起到限位的作用,增加框体组件与底座的接触面积,提高框体与底座的连接牢度,避免在振实过程中试模松动。
1.一种新型水泥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框体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泥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组件(2)由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第三侧板(6)和第四侧板(7)围成;所述第一侧板(4)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挡板(102)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5)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挡板(103)的一侧,所述第一侧板(4)靠近所述第二侧板(5)的一侧开设有两第一限位槽(401),两所述第一限位槽(401)位于所述第一侧板(4)的边缘处,所述第二侧板(5)靠近所述第一侧板(4)的一侧开设有两第二限位槽(501),两所述第二限位槽(501)位于所述第二侧板(5)的边缘处,且两所述第二限位槽(501)与分别与两所述第一限位槽(401)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板(6)、第四侧板(7)分别插接在两相对的第一限位槽(401)和第二限位槽(5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水泥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上开设有与所述毛细导水槽(201)、所述泌水孔(1011)连通的毛细排水槽(10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水泥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锁紧螺杆(8);所述第一挡板(102)上设有锁紧孔(1021);所述锁紧螺杆(8)与所述锁紧孔(1021)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杆(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4)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水泥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杆(8)远离所述第一侧板(4)的一端设有旋紧把手(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水泥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5)靠近所述第二挡板(103)的一侧设有滑块(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水泥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0)与所述滑槽(1031)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10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水泥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泌水孔(1011)的直径为1-4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新型水泥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导水槽(201)的宽度为0.6到1.2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泥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导水槽(201)的深度为0.5到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