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地建筑施工用稳定卸力的砂筒支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19  2


本发明涉及工地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地建筑施工用稳定卸力的砂筒支座。


背景技术:

1、预制梁体系转换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体系转换施工过程中,预制梁在相当一段时间是利用砂筒支座进行简支的。传统砂筒支座包括套筒顶帽、侧面开有小孔的套筒底托以及填充砂。简支时,小孔利用沥青或其他易碎材料封口以实现筒内填充砂的支撑作用;拆除时,将小孔封口沥青或易碎材料抠除,由于上部受压,砂子从小孔中流出,顶帽高度随筒内砂子的不断减少而逐渐下降,从而完成临时支座的拆除。

2、这种临时支座缺点在于:套筒中的填充砂在放砂卸力拆除过程中由于砂体流动性并不稳定,套筒顶帽容易出现卡住现象,套筒沉降的速度不能稳定,且预压或者使用过程中对填充砂的平整不具有细微调控能力。最终,这可能会导致砂筒支座的变形,影响施工效率以及砂筒支座的使用寿命。

3、现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19586576u;公开日:2023年8月25日)公开了一种稳定卸力的砂筒支座,解决了上述问题,这种砂筒支座通过润滑剂和打磨工艺减小摩擦力,解决砂筒支座受力时所述上套筒出现轴心偏移的问题,使放砂卸力过程中所述上套筒沉降更稳定,不会发生偏移。

4、但是上述专利在打开出砂口出砂时,砂子进行沉降排出时,砂子容易堆积在出砂口处造成堵塞,砂子排不出来,造成卡死,往往需要进行人工干预敲打震动帮助排沙。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专利在打开出砂口出砂时,砂子进行沉降排出时,砂子容易堆积在出砂口处造成堵塞,砂子排不出来,造成卡死,往往需要进行人工干预敲打震动帮助排沙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地建筑施工用稳定卸力的砂筒支座。

2、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工地建筑施工用稳定卸力的砂筒支座,砂筒支座包括上套筒和下底座两部分组成;

3、下底座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上安装有敲打机构,敲打机构包括:

4、安装板,安装板支撑敲打机构主体;

5、往复电机,往复电机安装在安装板的上方;

6、伸缩轴,伸缩轴连接在往复电机的外侧;

7、连接轴心,连接轴心设置在伸缩轴的顶端;

8、承接板,承接板的底端连接在连接轴心上;

9、转动轴心,转动轴心安装在承接板上;

10、连接杆,连接杆连接在转动轴心的外侧;

11、承接柱,承接柱套接在连接杆的外表面;连接杆贯穿两组承接柱,连接杆连接两组承接柱,连接杆运动带动两组承接柱进行偏转。

12、偏转轴心,偏转轴心设置在承接柱的底端;

13、卡接扣,卡接扣安装在承接柱的顶端;

14、支撑杆,支撑杆贯穿卡接扣;

15、敲打块,敲打块连接在支撑杆的顶端。

16、通过往复电机的工作,往复电机带动伸缩轴进行伸缩操作,伸缩轴带动连接轴心进行同步转动,连接轴心随即带动承接板进行偏转,承接板继而带动其上连接的转动轴心同步运动,转动轴心随即带动连接杆进行偏转,连接杆继而带动承接柱进行运动,通过往复电机带动伸缩轴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承接柱进行往复偏转运动,承接柱从而带动敲打块进行往复敲打,敲打块从而对下圆形钢套筒进行往复敲打,下圆形钢套筒进行震动敲打,下圆形钢套筒内部的砂子从而快速排出,防止出现砂子排出时堵塞在出砂口无法排出的问题。通过多组出砂口同时排砂从而调控砂筒支座卸力的速度,同时对称的出砂口避免卸力过程中上套筒出现倾斜现象,提高了砂筒支座卸力过程的稳定性。

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调节机构包括:

18、安装支架,安装支架支撑调节机构主体;连接横梁,连接横梁安装在安装支架的上方;移动杆,移动杆连接在连接横梁的内侧;移动块,移动块套接在移动杆的外表面;支撑柱,支撑柱连接在移动块的外侧。调节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调节机构呈上下状设置在下底座的顶部与底部,两组调节机构的外侧均连接有敲打机构。

19、通过调节机构内部移动块的工作,移动块从而在移动杆上进行往复移动,移动块从而带动支撑柱进行横向移动,实现支撑柱的位置调整,支撑柱的外侧连接有敲打机构,敲打机构从而进行横向位置调整,敲打机构从而适应各种不同尺寸的砂筒支座,对各种不同尺寸的砂筒支座进行敲打,帮助砂筒支座快速排砂。

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套筒包括上圆形钢套筒和同轴封顶的顶钢板;上圆形钢套筒外壁均匀分布有凸槽,上圆形钢套筒的底端设置有呈锥台状的压块;凸槽的底端呈圆锥状,方便凸槽插接进凹槽的内部。

2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下底座包括下圆形钢套筒,下圆形钢套筒的内部填充有细砂,下圆形钢套筒的内壁均匀布置有凹槽,凹槽至少设置有四组,凸槽与凹槽的数量相匹配,凹槽由下圆形钢套筒内壁的中部过度至上表面,凹槽底部开设有贯穿的出砂口。

2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套筒的上圆形钢套筒内径小于下底座的下圆形钢套筒的内径,上圆形钢套筒竖直插入下底座内部并通过下底座内部的细砂支撑,上套筒的上圆形钢套筒内部采用混凝土浇灌至成型待用,凸槽至少设置有四组,凸槽由上圆形钢套筒外壁的中部过渡至顶钢板底部。上圆形钢套筒外壁的凸槽对应嵌入下圆形钢套筒内壁的凹槽,通过润滑剂和打磨工艺减小摩擦力,解决砂筒支座受力时上套筒出现轴心偏移的问题,使放砂卸力过程中上套筒沉降更稳定。

2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出砂口至少设置有四组,出砂口通过控制出砂的速度,从而调控砂筒支座卸力的速度,同时对称的出砂口避免卸力过程中上套筒出现倾斜现象,提高了砂筒支座卸力过程的稳定性。

2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出砂口设置在下圆形钢套筒的底端,出砂口呈圆形,出砂口初始状态放置与之匹配的塞头进行堵塞。

2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套筒的上圆形钢套筒内部采用混凝土浇灌至成型待用,在下圆形钢套筒的内部填充有细砂,将上圆形钢套筒与下圆形钢套筒进行上下合拢,上圆形钢套筒外壁的凸槽对应嵌入下圆形钢套筒内壁的凹槽,通过润滑剂和打磨工艺减小摩擦力,解决砂筒支座受力时上套筒出现轴心偏移的问题,使放砂卸力过程中上套筒沉降更稳定;在需要进行放砂时,通过打开四组出砂口,同时,由于上圆形钢套筒的底端设置有锥台状的压块,可以加速下圆形钢套筒内部砂子的排出。

26、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7、1、本发明通过敲打块对下圆形钢套筒进行往复敲打,下圆形钢套筒进行震动敲打,下圆形钢套筒内部的砂子从而快速排出,防止出现砂子排出时堵塞在出砂口无法排出的问题。通过多组出砂口同时排砂从而调控砂筒支座卸力的速度,同时对称的出砂口避免卸力过程中上套筒出现倾斜现象,提高了砂筒支座卸力过程的稳定性。

28、2、本发明通过将上圆形钢套筒与下圆形钢套筒进行上下合拢,上圆形钢套筒外壁的凸槽对应嵌入下圆形钢套筒内壁的凹槽,通过润滑剂和打磨工艺减小摩擦力,解决砂筒支座受力时所述上套筒出现轴心偏移的问题,使放砂卸力过程中所述上套筒沉降更稳定。

29、3、本发明通过调节机构内部移动块的工作,移动块从而在移动杆上进行往复移动,敲打机构从而进行横向位置调整,敲打机构从而适应各种不同尺寸的砂筒支座,对各种不同尺寸的砂筒支座进行敲打,帮助砂筒支座快速排砂。

30、4、本发明通过打开四组出砂口,同时,由于上圆形钢套筒的底端设置有锥台状的压块,可以加速下圆形钢套筒内部砂子的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工地建筑施工用稳定卸力的砂筒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筒支座包括上套筒和下底座两部分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地建筑施工用稳定卸力的砂筒支座,其特征在于,上套筒包括上圆形钢套筒和同轴封顶的顶钢板;所述上圆形钢套筒外壁均匀分布有凸槽,所述上圆形钢套筒的底端设置有呈锥台状的压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地建筑施工用稳定卸力的砂筒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筒的上圆形钢套筒内径小于所述下底座的下圆形钢套筒的内径,所述上圆形钢套筒竖直插入下底座内部并通过所述下底座内部的细砂支撑,上套筒的上圆形钢套筒内部采用混凝土浇灌至成型待用,所述凸槽至少设置有四组,所述凸槽由所述上圆形钢套筒外壁的中部过渡至所述顶钢板底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地建筑施工用稳定卸力的砂筒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形钢套筒外壁的凸槽对应嵌入下圆形钢套筒内壁的凹槽,通过润滑剂和打磨工艺减小摩擦力,解决砂筒支座受力时所述上套筒出现轴心偏移的问题,使放砂卸力过程中所述上套筒沉降更稳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地建筑施工用稳定卸力的砂筒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地建筑施工用稳定卸力的砂筒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调节机构呈上下状设置在所述下底座的顶部与底部,两组所述调节机构的外侧均连接有敲打机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地建筑施工用稳定卸力的砂筒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敲打机构设置在所述下底座外侧,所述敲打机构敲击所述下圆形钢套筒,加速所述下圆形钢套筒出砂。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地建筑施工用稳定卸力的砂筒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砂口设置在所述下圆形钢套筒的底端,所述出砂口呈圆形,所述出砂口初始状态放置与之匹配的塞头进行堵塞。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地建筑施工用稳定卸力的砂筒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槽的底端呈圆锥状,方便所述凸槽插接进所述凹槽的内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地建筑施工用稳定卸力的砂筒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贯穿两组所述承接柱,所述连接杆连接两组所述承接柱,所述连接杆运动带动两组所述承接柱进行偏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工地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地建筑施工用稳定卸力的砂筒支座,敲打机构包括:连接杆,连接杆连接在转动轴心的外侧;承接柱,承接柱套接在连接杆的外表面;偏转轴心,偏转轴心设置在承接柱的底端;卡接扣,卡接扣安装在承接柱的顶端;支撑杆,支撑杆贯穿卡接扣;敲打块,敲打块连接在支撑杆的顶端。本发明通过敲打块对下圆形钢套筒进行往复敲打,下圆形钢套筒进行震动敲打,下圆形钢套筒内部的砂子从而快速排出,防止出现砂子排出时堵塞在出砂口无法排出的问题。通过多组出砂口同时排砂从而调控砂筒支座卸力的速度,同时对称的出砂口避免卸力过程中上套筒出现倾斜现象,提高了砂筒支座卸力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果,舒小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昇伸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26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