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制孔测量,尤其涉及一种错孔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1、在航空制造领域,在飞机结构装配制造过程中,叠层制孔是飞机装配制造过程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需要人工在零件叠层上大量制孔,然后通过铆钉、螺栓等标准件进行连接。用于安装同一标准件的两个孔的轴线距离,称为错孔量。当叠层制孔的叠层孔的错孔量偏离设计精度而未能有效测量时,将影响飞机的强度、疲劳性能以及在结构装配过程出现大干涉量装配故障,严重时可导致整机产品质量的降低及飞行事故的发生。
2、受制于飞机结构的复杂性、空间局限性、以及制孔种类及大小的多样性,关于错孔量的测量,现有工艺测量方法仅通过游标卡尺或经验性目测来进行,存在准确度低、适用性差、测量效率低等问题,且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错孔量测量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错孔量测量方法存在测量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错孔量测量装置,包括两个支承座,两个支承座侧壁均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均连接有定位套,两个支承座之间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用于带动两个支承座发生相对位移,以使两个定位套分别贴合不同孔位的测量孔内壁。
3、可选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用于同轴连接其中一个支承座,第一壳体远离第一连接轴的一面滑动连接有移动轴,移动轴的轴线与第一连接轴的轴线不重合,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远离移动轴的一面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用于同轴连接另一个支承座,且在初始状态下第二连接轴的轴线与第一连接轴的轴线重合。
4、可选地,第一壳体外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刻度线,多个第一刻度线沿着移动轴的滑移方向布置。
5、可选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牵引组件,牵引组件包括第一活动轮和第二活动轮,第一连接轴活动伸入第一壳体并同轴连接第一活动轮,移动轴活动伸入第一壳体并同轴连接第二活动轮,第一壳体端面开设有与移动轴的移动方向配合的导向槽,且第一活动轮和第二活动轮之间抵触设置有弹簧。
6、可选地,牵引组件还包括绕设于第一活动轮和第二活动轮外侧之间的传动带,传动带上开设有断口,且断口处连接有牵引带,牵引带连接有活动伸出第一壳体侧壁的拉杆。
7、可选地,拉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刻度线,多个第二刻度线沿着拉杆伸缩方向布置。
8、可选地,第一壳体内壁靠近牵引带处设置有两个限位杆,且两个限位杆贴合传动带外壁,拉杆位于两限位杆之间。
9、可选地,两个支承座内均设有空腔,空腔内均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连接至少两个连接杆,定位套包括至少两个与对应连接杆连接的弧形板,弧形板用于贴合测量孔内壁,调节组件用于带动连接杆沿支承座侧壁同时伸出或伸入空腔。
10、可选地,第一连接轴活动连接并贯穿对应支承座,第二连接轴活动连接并伸入对应支承座,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套设于第一连接轴或第二连接轴上的调节齿轮,调节齿轮啮合连接有至少两个齿条,齿条围绕调节齿轮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齿条均滑动连接于支承座内,且齿条的一段活动伸出支承座侧壁并连接对应的连接杆。
11、可选地,移动轴和第二连接轴均活动连接并伸入第二壳体内,移动轴和第二连接轴伸入第二壳体内的一段外壁开设有一圈齿槽,移动轴和第二连接轴外侧之间通过齿槽啮合套设有内齿带,内齿带活动设置于第二壳体内。
12、可选地,支承座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套,齿条的一段滑动连接于对应导向套内,齿条的另一段活动伸出导向套。
13、可选地,齿条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刻度线,多个第三刻度线沿着齿条滑移方向布置。
14、本申请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申请包括两个支承座,两个支承座侧壁均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均连接有定位套,两个支承座之间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用于带动两个支承座发生相对位移,以使两个定位套分别贴合不同孔位的测量孔内壁。基于本申请的结构,需要测量两个孔的错孔量时,可将其中一个支承座两侧的定位套嵌入并贴合其中一个测量孔,此时该支承座和定位套保持不动,且此时支承座轴线与测量孔轴线重合,然后根据另一个测量孔的位置,通过移动组件使另一个支承座移动,以使该支承座以及对应定位套可嵌入并贴合另一个测量孔内,此时仅需检测两个支承座的轴线间距,即为检测的错孔量,通过两个可相对平移的支承座的轴线可准确表征错孔量,误差低,从而提高了测量准确度,且无需使用游标卡尺等工具,操作简单,测量方便,提高了测量效率。
1.一种错孔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承座,两个所述支承座侧壁均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均连接有定位套,两个所述支承座之间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两个所述支承座发生相对位移,以使两个所述定位套分别贴合不同孔位的测量孔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孔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用于同轴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支承座,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面滑动连接有移动轴,所述移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线不重合,所述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移动轴的一面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用于同轴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承座,且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错孔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外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刻度线,多个所述第一刻度线沿着所述移动轴的滑移方向布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错孔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第一活动轮和第二活动轮,所述第一连接轴活动伸入所述第一壳体并同轴连接所述第一活动轮,所述移动轴活动伸入所述第一壳体并同轴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轮,所述第一壳体端面开设有与所述移动轴的移动方向配合的导向槽,且所述第一活动轮和所述第二活动轮之间抵触设置有弹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错孔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绕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轮和所述第二活动轮外侧之间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上开设有断口,且所述断口处连接有牵引带,所述牵引带连接有活动伸出所述第一壳体侧壁的拉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错孔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刻度线,多个所述第二刻度线沿着所述拉杆伸缩方向布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错孔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壁靠近所述牵引带处设置有两个限位杆,且两个所述限位杆贴合所述传动带外壁,所述拉杆位于两所述限位杆之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错孔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承座内均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连接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杆,所述定位套包括至少两个与对应所述连接杆连接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用于贴合所述测量孔内壁,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连接杆沿所述支承座侧壁同时伸出或伸入所述空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错孔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活动连接并贯穿对应所述支承座,所述第二连接轴活动连接并伸入对应所述支承座,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或所述第二连接轴上的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啮合连接有至少两个齿条,所述齿条围绕所述调节齿轮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齿条均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承座内,且所述齿条的一段活动伸出所述支承座侧壁并连接对应的所述连接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错孔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均活动连接并伸入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移动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伸入所述第二壳体内的一段外壁开设有一圈齿槽,所述移动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外侧之间通过所述齿槽啮合套设有内齿带,所述内齿带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错孔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套,所述齿条的一段滑动连接于对应所述导向套内,所述齿条的另一段活动伸出所述导向套。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错孔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刻度线,多个所述第三刻度线沿着所述齿条滑移方向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