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介入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介入器械位置锁定组件。
背景技术:
1、二/三尖瓣关闭不全是当今最常见的瓣膜病变之一,主要原因有瓣环扩张、腱索功能不全、瓣膜粘液变性、瓣叶脱垂、风湿性心瓣膜病、缺血性病变等。二尖瓣直视成形术及人工瓣膜置换术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最有效方法,但是由于手术需要体外循环技术支持,给人体带来的创伤比较大,对高龄患者和有较多合并症患者,有相当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经导管介入二尖瓣修复及置换理论上可使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高危患者获益。介入治疗是将人工植入物在体外装载至输送系统上,沿血管路径或穿刺心尖送达二尖瓣瓣环处,然后释放并固定以完全或部分替代自体瓣膜的功能。当前,二尖瓣介入治疗已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众多产品均在研发中。但因二尖瓣本身及周边结构复杂等问题,二尖瓣介入器械的发展面临许多特殊困难。
2、专利cn103826548a提供一种固定组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可植入固定装置,其包括一对固定元件,每个固定元件具有第一端部、与第一端部相对的自由端部和位于第一端部和自由端部之间以结合组织的接合表面,第一端部可动地联接在一起,使得固定元件能够在闭合位置和第一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在闭合位置,接合表面彼此面对,在第一打开位置,接合表面彼此远离定位,该专利锁定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楔形元件,例如滚动元件;滚动元件包括布置在螺柱的相对侧上的一对杠铃件,杠铃件通过释放器具的带钩端操作,在向上的力通过锁定线施加到器具时,带钩端抵抗弹簧使杠铃件升高,杠铃件沿着侧壁或倾斜表面向上拉动,与螺柱解脱;通过带钩端释放杠铃件上的向上的力,弹簧迫使件向下,并将杠铃件楔入器械表面与螺柱之间,这限制了螺柱的运动,继而将制动机构以及远侧元件锁定就位;该实用新型mitraclip的锁定机构的技术缺陷在于:锁定结构设计相对复杂,完成锁定需要滚动元件、弹簧、锁定线、位于楔形的器械表面与螺柱相配合,对装配工艺要求高;弹簧在初始状态处于受力变形状态,锁定线释放后恢复原状,故锁定结构不存在可逆性,若在手术过程中且未完成瓣膜夹持便出现操作失误,该锁定机构无法进行解锁,即意味着手术失败;术后植入器械留存体内,弹簧长时间受力会出现疲劳,从而影响瓣叶夹合力,故该解锁机构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介入器械位置锁定组件,包括活动构型和锁定构型,包括固定柱、固定管、控制杆,所述固定柱、固定管和控制杆具有共同轴线,所述固定管设置为空心结构,当处于活动构型,所述固定柱和控制杆具有在所述固定管的空心结构内轴向移动的自由度,当处于锁定构型,所述固定柱伸入所述固定管的空心结构内,所述固定柱和固定管保持相对静止,所述控制杆离开所述固定管的空心结构;所述活动构型和锁定构型可通过控制所述控制杆的位置实现手动反复切换。
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柱包括柱端部和柱体,所述柱端部设置在所述固定柱的远端;所述柱体与柱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柱体设置为中空结构。
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管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槽;当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槽沿轴向均匀排列。
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固定管轴线间的夹角在远端方向为锐角。
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柱体包括第一段柱、第二段柱、第三段柱,所述第一段柱、第二段柱、第三段柱由远端向近端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段柱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段柱,所述第二段柱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三段柱。
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段柱的远端与所述柱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段柱的近端设置有至少两个贯穿所述柱体的限位锁孔,所述限位锁孔在轴向上的位置与所述限位槽配合设置;所述第一段柱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活动的弹性件和限位锁,所述弹性件用于抵在所述端部和所述限位锁之间,所述限位锁用于锁定所述固定柱和固定管。
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锁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所述限位锁包括头部和至少两个腿部,所述头部与所述弹性件的近端接触,所述腿部的数量与所述限位锁孔配合设置;当处于活动构型,所述腿部伸直并完全处于所述第一段柱的中空结构内;当处于锁定构型,所述腿部发生弯折,伸出所述限位锁孔并伸入所述限位槽,弯折处抵住所述第二段柱的远端。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段柱中设置有嵌入所述柱体内壁的第一控制槽,所述固定管的远端部位设置有嵌入所述固定管内壁的第二控制槽。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控制套,所述第一控制套的远端设置有第一弹性端部,当处于活动构型,所述控制杆贯穿所述第一控制套,所述第一弹性端部在所述控制杆的作用下伸入所述第一控制槽,保持所述第一控制套和所述固定柱在轴向上的相对静止;当处于锁定构型,所述第一弹性端部自发向中心轴线靠拢,靠拢后最大外径小于所述第三段柱的内径。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控制套,所述第二控制套的远端设置有第二弹性端部,当处于活动构型,所述控制杆贯穿所述第二控制套,所述第二弹性端部在所述第一控制套的作用下伸入所述第二控制槽,保持所述第二控制套和所述固定管在轴向上的相对静止;当处于锁定构型,所述第二弹性端部自发向中心轴线靠拢,靠拢后最大外径小于所述固定管的内径。
13、有益效果:
14、(1)锁定结构设计简单,无需滚动元件、锁定线、螺柱或表面粗糙的锁定杆等复杂零件,制造简单,装配简单,造价合理,采购和装配成本都更低,最重要的是操作方便,手术成功率高。
15、(2)可反复操作,通过控制杆的前后移动,以及弹性件的配合,限位锁可以反复进出限位锁孔和限位槽,如果锁定位置不理想,可以反复调整。
16、(3)本方案中虽然应用了弹性件,但是弹性件的功能是完成对限位锁的控制,在理想位置释放后,弹簧并不直接参与对锁定的维持,即使弹簧由于长时间受力出现疲劳,也不会影响长时间的夹持稳定效果。
17、(4)本方案中提供的锁定组件全程通过轴向的移动来实现控制和锁定,无需旋转操作,最大程度避免了对人体组织的损害。
1.一种介入器械位置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构型和锁定构型,包括固定柱(1)、固定管(2)、控制杆(3),所述固定柱(1)、固定管(2)和控制杆(3)具有共同轴线,所述固定管(2)设置为空心结构,当处于活动构型,所述固定柱(1)和控制杆(3)具有在所述固定管(2)的空心结构内轴向移动的自由度,当处于锁定构型,所述固定柱(1)伸入所述固定管(2)的空心结构内,所述固定柱(1)和固定管(2)保持相对静止,所述控制杆(3)离开所述固定管(2)的空心结构;所述活动构型和锁定构型可通过控制所述控制杆(3)的位置实现手动反复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械位置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包括柱端部(11)和柱体(12),所述柱端部(11)设置在所述固定柱(1)的远端;所述柱体(12)与柱端部(11)固定连接,所述柱体(12)设置为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械位置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2)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槽(21);当所述限位槽(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槽(21)沿轴向均匀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械位置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1)与所述固定管(2)轴线间的夹角在远端方向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械位置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2)包括第一段柱(121)、第二段柱(122)、第三段柱(123),所述第一段柱(121)、第二段柱(122)、第三段柱(123)由远端向近端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段柱(12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段柱(122),所述第二段柱(122)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三段柱(1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械位置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柱(121)的远端与所述柱端部(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段柱(121)的近端设置有至少两个贯穿所述柱体(12)的限位锁孔(124),所述限位锁孔(124)在轴向上的位置与所述限位槽(21)配合设置;所述第一段柱(121)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活动的弹性件(4)和限位锁(5),所述弹性件(4)用于抵在所述端部和所述限位锁(5)之间,所述限位锁(5)用于锁定所述固定柱(1)和固定管(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械位置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锁(5)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所述限位锁(5)包括头部(51)和至少两个腿部(52),所述头部(51)与所述弹性件(4)的近端接触,所述腿部(52)的数量与所述限位锁孔(124)配合设置;当处于活动构型,所述腿部(52)伸直并完全处于所述第一段柱(121)的中空结构内;当处于锁定构型,所述腿部(52)发生弯折,伸出所述限位锁孔(124)并伸入所述限位槽(21),弯折处抵住所述第二段柱(122)的远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械位置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柱(123)中设置有嵌入所述柱体(12)内壁的第一控制槽(125),所述固定管(2)的远端部位设置有嵌入所述固定管(2)内壁的第二控制槽(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械位置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套(6),所述第一控制套(6)的远端设置有第一弹性端部(61),当处于活动构型,所述控制杆(3)贯穿所述第一控制套(6),所述第一弹性端部(61)在所述控制杆(3)的作用下伸入所述第一控制槽(125),保持所述第一控制套(6)和所述固定柱(1)在轴向上的相对静止;当处于锁定构型,所述第一弹性端部(61)自发向中心轴线靠拢,靠拢后最大外径小于所述第三段柱(123)的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介入器械位置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控制套(7),所述第二控制套(7)的远端设置有第二弹性端部(72),当处于活动构型,所述控制杆(3)贯穿所述第二控制套(7),所述第二弹性端部(72)在所述第一控制套(6)的作用下伸入所述第二控制槽(22),保持所述第二控制套(7)和所述固定管(2)在轴向上的相对静止;当处于锁定构型,所述第二弹性端部(72)自发向中心轴线靠拢,靠拢后最大外径小于所述固定管(2)的内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