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转接主线机构以及转移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7-23  17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特别涉及一种车身转接主线机构以及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1、传统bdc存储区车身通过滚床传送滑撬到总装车间,利用侧定设备提升车身与滑撬分离,在通过伸缩叉把车身转接到内饰滑板线,但存在车身晃动、定位差、经常落不进滑板支撑销,精确度不高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身转接主线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车身转接过程中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转接主线机构,能够将车身精确的转移至agv小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包括

2、转移装置,具有一机械爪结构,所述机械爪结构用于将所述车身转移至下一工序;

3、agv小车,用于接收经所述转移装置转移的所述车身并输送至下一工序,agv小车具有视觉引导结构,所述视觉引导结构用于引导所述转移装置将所述车身放置于所述agv小车;以及

4、调整装置,具有一调整范围,用于调整所述车身的位置,使所述车身位于所述机械爪结构的抓取范围。

5、可选地,所述机械爪结构包括夹爪、机械臂以及连接座,所述机械臂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夹爪。

6、可选地,所述夹爪包括爪主体以及两支撑部,每一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爪主体远离所述机械臂的一端,两所述支撑部相对设置;所述爪主体形成有一抓取空间,所述车身进入所述抓取空间,所述支撑部伸出支撑于所述车身的底部。

7、可选地,所述转移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安装于地面,所述连接座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

8、可选地,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支架、定位结构以及升降台,所述支架具有一长度方向,所述定位结构连接于所述支架,并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升降台将所述车身抬升至所述定位结构的调整范围,所述定位结构用于调整所述车身的位置。

9、可选地,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定位结构的一端设置有扫描结构,用于识别所述车身的车型,所述扫描结构与所述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根据所识别的车型进行调整。

10、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座、滑动座以及调整部,所述定位座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滑动座活动连接于所述定位座,所述调整部连接于所述滑动座,并沿垂直所述支架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定位结构设置有两组,并相对设置,两所述调整部相互靠近或远离,调整所述车身位置,两所述调整部朝向远离支架的方向活动,抬起所述车身。

11、可选地,还包括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车身输送至所述调整装置,并将调整后的所述车身输送至所述转移装置,所述车身经所述转移装置转移至所述agv小车。

12、可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件和第二输送件,所述第一输送件用于将所述车身输送至所述调整装置,所述第二输送件用于将所述车身输送至所述转移装置。

13、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身转接主线的转移方法,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车身转接主线机构,包括以下步骤:

14、所述车身进入所述调整装置,调整所述车身的位置;

15、调整后的所述车身进入所述转移装置的抓取范围,所述转移装置抓取所述车身;

16、所述视觉引导结构引导所述转移装置将所述车身放置于所述agv小车。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调整装置、转移装置以及agv小车的相互配合,使得车身在转接主线的过程中稳定,避免车身晃动,视觉引导结构引导车身准确无误的转接于agv小车,提高了车身转接的精确度,保证后续智能转接的精度;转移装置的运行噪声小;提高运输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转接主线机构,应用于车身转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转接主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爪结构包括夹爪、机械臂以及连接座,所述机械臂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夹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转接主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包括爪主体以及两支撑部,每一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爪主体远离所述机械臂的一端,两所述支撑部相对设置;所述爪主体形成有一抓取空间,所述车身进入所述抓取空间,所述支撑部伸出支撑于所述车身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转接主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安装于地面,所述连接座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转接主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支架、定位结构以及升降台,所述支架具有一长度方向,所述定位结构连接于所述支架,并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升降台将所述车身抬升至所述定位结构的调整范围,所述定位结构用于调整所述车身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转接主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定位结构的一端设置有扫描结构,用于识别所述车身的车型,所述扫描结构与所述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根据所识别的车型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身转接主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座、滑动座以及调整部,所述定位座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滑动座活动连接于所述定位座,所述调整部连接于所述滑动座,并沿垂直所述支架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定位结构设置有两组,并相对设置,两所述调整部相互靠近或远离,调整所述车身位置,两所述调整部朝向远离支架的方向活动,抬起所述车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转接主线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车身输送至所述调整装置,并将调整后的所述车身输送至所述转移装置,所述车身经所述转移装置转移至所述agv小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转接主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件和第二输送件,所述第一输送件用于将所述车身输送至所述调整装置,所述第二输送件用于将所述车身输送至所述转移装置。

10.一种车身转接主线的转移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转接主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转接主线机构,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该车身转接主线机构包括转移装置、AGV小车以及调整装置,转移装置具有一机械爪结构,机械爪结构用于将车身转移至下一工序;AGV小车用于接收经转移装置转移的车身并输送至下一工序,AGV小车具有视觉引导结构,视觉引导结构用于引导转移装置将车身放置于AGV小车;调整装置具有一调整范围,用于调整车身的位置,使车身位于机械爪结构的抓取范围。通过调整装置、转移装置及AGV小车的相互配合,使得车身在转接主线的过程中稳定,避免车身晃动,视觉引导结构引导车身准确无误的转接于AGV小车,提高车身转接的精确度,保证后续智能转接的精度;转移装置的运行噪声小;提高运输自动化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满胜,廖辉强,林前程,肖潇,潘子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28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