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涉及一种二次封胶结构及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注塑模具一般包括流道固定板、前模板以及前模芯等结构,前模板与流道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前模板上开设有用于定位安装前模芯的安装孔,热咀安装在流道固定板上,且电源线在流道固定板上走线。当前模芯定位安装至安装孔内之后,热咀内的阀针能够穿过前模芯,使得阀针的出胶口与前模芯后端的成型槽连通,以便于射胶以及产品的成型。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模具,仅在热咀靠近出胶口处设有一圈封胶结构,在高温高压射胶的情况下,由于材料的热胀冷缩,可能会有胶料从封胶结构处渗漏,并顺着热咀外周的发热圈渗漏至安装孔底部的流道固定板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发热圈的外周将会被胶料裹满,从而导致发热圈被烧坏,电源线也有可能会被挤断,此时只能停机维修,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封胶结构,能够提高模具的封胶效果,避免发热圈被烧坏以及电源线被挤断,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二次封胶结构,包括热咀、前模芯、第一封胶环和第二封胶环;所述前模芯的前端开设有阶梯孔,后端开设有与所述阶梯孔连通的成型槽,所述阶梯孔具有第一环形封胶面和第二环形封胶面;所述热咀插接于所述阶梯孔内,所述热咀内穿设有阀针,所述阀针的出胶口与所述成型槽连通,所述热咀的外周套接有发热圈;所述第一封胶环套接于所述阀针的外周,且所述第一封胶环的外周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封胶面;所述第二封胶环套接于所述热咀的外周,所述第二封胶环比所述发热圈更加靠近于所述阀针的出胶口,且所述第二封胶环的外周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二环形封胶面。
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二次封胶结构在热咀上设置了两道封胶位,也即第一封胶环和第二封胶环,并在前模芯的阶梯孔内对应设有第一环形封胶面和第二环形封胶面,当热咀定位插接在阶梯孔内时,第一封胶环与第二封胶环分别贴合连接第一环形封胶面和第二环形封胶面。在高温高压射胶的情况下,因热胀冷缩而导致有胶料从第一封胶环处渗出时,渗出的胶料也会被第二封胶环所拦截,能够避免发热圈裹上胶料,避免发热圈被烧坏以及电源线被挤断,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4、上述的二次封胶结构,所述第一封胶环的前端插接于所述热咀内,后端外周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封胶面。
5、上述的二次封胶结构,所述第一环形封胶面更加靠近于所述阀针的出胶口,且所述第一封胶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封胶环的外径。
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述的二次封胶结构,还包括流道固定板以及与所述流道固定板固定连接的前模板,所述流道固定板开设有走线槽以及与所述走线槽连通的第一安装孔位,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用于定位安装所述热咀,所述前模板开设有与所述走线槽以及所述第一安装孔位连通的第二安装孔位,所述第二安装孔位用于定位安装所述前模芯。该注塑模具采用了上述的二次封胶结构,具有很好的封胶效果,能够避免发热圈被胶料裹满,避免发热圈被烧坏以及电源线被挤断,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7、上述的注塑模具,所述前模芯通过平头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前模板。
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一种二次封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咀(300)、前模芯(400)、第一封胶环(500)和第二封胶环(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封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胶环(500)的前端插接于所述热咀(300)内,后端外周贴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封胶面(4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封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封胶面(411)更加靠近于所述阀针(700)的出胶口(710),且所述第一封胶环(500)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封胶环(600)的外径。
4.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二次封胶结构,还包括流道固定板(100)以及与所述流道固定板(100)固定连接的前模板(200),所述流道固定板(100)开设有走线槽(110)以及与所述走线槽(110)连通的第一安装孔位(120),所述第一安装孔位(120)用于定位安装所述热咀(300),所述前模板(200)开设有与所述走线槽(110)以及所述第一安装孔位(120)连通的第二安装孔位(210),所述第二安装孔位(210)用于定位安装所述前模芯(4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芯(400)通过平头螺丝(900)固定连接所述前模板(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