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药品加工设备,具体为一种肝素钠自动沉淀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肝素的中文别名叫肝素钠,首先从肝脏发现而得名,是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酸脂,平均分子量为15kd,呈强酸性,它也存在于肺、血管壁、肠粘膜等组织中,是动物体内一种天然抗凝血物质,现在医学上用的肝素钠大多来源于牛肺或猪小肠粘膜,需要进行提取。
2、如申请号为201820160138.1的一种提高生产效率且无污染的肝素钠沉淀装置,通过搅拌环与螺旋叶的协调搅拌,加速了肝素钠溶液与酒精溶液的反应速率,大大提高了搅拌反应沉淀的效率,产生的沉淀物肝素钠粉末通过提手将滤筒拿出,从而沉淀物通过滤网的过滤作用,直接得到肝素钠沉淀物,免去了传统的反应后再沉淀的步骤,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该装置的反应内腔较小,搅拌运行的空间有限,无法大批量沉淀混合溶液,另外,该装置需人工卸除沉淀,对于人工而言较为耗费体力。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肝素钠自动沉淀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肝素钠自动沉淀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肝素钠自动沉淀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固定连接于壳体一侧外表面的控制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往复丝杆,所述第一往复丝杆的外圆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珠螺母座,所述第一滚珠螺母座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杆。
3、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往复丝杆,所述第二往复丝杆的外圆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珠螺母座。
4、优选的,所述第二滚珠螺母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刮板,所述壳体的两侧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座。
5、优选的,所述卡座的内表面设置有滤板,且橡胶刮板滑动连接于滤板的上表面。
6、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表面设置有密封柜门,所述壳体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壳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观察玻璃。
7、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酒精桶,所述酒精桶的外圆面固定连接于阀管,切阀管连接于壳体的上表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一往复丝杆、第一滚珠螺母座、电机座、第二电机、螺旋叶片杆的设置,该装置工作时,可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往复丝杆转动,第一往复丝杆转动可带动第一滚珠螺母座及电机座滑动,再开启第二电机带动螺旋叶片杆对内部液体由下而上进行搅拌,同时电机座可带动螺旋叶片杆对内部进行往复搅拌,此设计增大了壳体内部空腔面积的同时还可对内部空腔进行均匀搅拌,提高了生产效率;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电机、第二往复丝杆、第二滚珠螺母座、橡胶刮板、卡座、滤板、密封柜门的设置,该装置排液后,可打开密封柜门控制第三电机带动第二往复丝杆转动,第二往复丝杆转动可带动第二滚珠螺母座下的橡胶刮板对滤板上的沉淀物进行自动清刮。
1.一种肝素钠自动沉淀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固定连接于壳体(1)一侧外表面的控制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往复丝杆(4),所述第一往复丝杆(4)的外圆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珠螺母座(5),所述第一滚珠螺母座(5)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座(6),所述电机座(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素钠自动沉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9),所述第三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往复丝杆(10),所述第二往复丝杆(10)的外圆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珠螺母座(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肝素钠自动沉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珠螺母座(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刮板(12),所述壳体(1)的两侧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座(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肝素钠自动沉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13)的内表面设置有滤板(14),且橡胶刮板(12)滑动连接于滤板(14)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素钠自动沉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密封柜门(15),所述壳体(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液管(16),所述壳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观察玻璃(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素钠自动沉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酒精桶(17),所述酒精桶(17)的外圆面固定连接于阀管(18),切阀管(18)连接于壳体(1)的上表面。